十年之前,哈根达斯是情侣们约会时追求情调的首选之地,单是两球冰淇淋就要卖到35元,价格是当时市面上常见茶饮的三倍,盛放在那款辨识度极高的白色容器之中,品尝一口便能感受到那份“爱她就要带她来”的温馨情意。
十年之后,北京王府井APM的哈根达斯分店,从地上楼层转移到了地下楼层;郑州国贸的该品牌网点,将一半的经营空间提供给喜茶品牌;即便是在上海南京西路,那家号称核心咖啡店的地方,也张贴了以九块九分钱冰咖啡为噱头的宣传告示。
过去备受追捧的冷饮品牌,如今沦为商场中无人问津的角落,转变如此之大令人费解
一、哈根达斯的 “贵”,曾经是门好生意
1990 年代,哈根达斯初到中国,定位为平价高端产品。
创始人 对 “崇洋媚外” 有着深刻理解 —— 选用模仿丹麦语特征的 “-Dazs” 名称,并构建 “欧洲贵族甜品” 的故事线,以此引导当时的中国顾客产生认知:品尝哈根达斯 代表着 优越的格调。
哈根达斯很精明,它瞄准了中国的“送礼时机”。1997年它推出的“哈根达斯月饼”,把冰淇淋装在月饼的外壳中,售价在200到500元一盒,结果成为了中秋节赠送的必需品,其销售额在中国市场占了28%。
哈根达斯在中国发展的最好时候,旗下拥有 400 家分店,这个数字相当于全球门店总数的一半,每年的销售业绩都在增长 23%,并且为全球创造了 50% 的利润。有亚太区副总裁 Pedro Man 这样评价品牌:“哈根达斯在汽车界的地位,有点像劳斯莱斯,但实际上更像是保时捷,因为人们不是买不起,而是觉得拥有它很有身份象征意义。”
二、被奶茶 “拽进” 同一条跑道,哈根达斯输得彻底
2015年往后,新兴的饮品行业迅速发展,让哈根达斯原先的定位受到了冲击,其高端市场的构想因此被完全打破。
喜茶和奈雪将奶茶的经营场所从路边小店迁移至大型商场,通过打造“社交场所”与“优质原料”的结合,吸引了哈根达斯原本服务的目标群体,即那些愿意为“互动体验”支付费用的年轻消费者。
例如,哈根达斯的“双球冰淇淋”售价为35元,喜茶的“多肉葡萄”标价28元,这两种甜点都能带来购物时的短暂愉悦,不过奶茶更为便捷、更为解渴,并且适合用来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照片。
更加糟糕的是,奶茶的普及化,让哈根达斯被置于一个难以适应的竞争场合。
2022年,喜茶率先将价格区间调整至15至25元,奈雪则上线“9元畅享系列”,新式茶饮由此从“小众”转向“普及”。相比之下,哈根达斯的冰品受限于冷链成本高(运输温度需维持在零下18至零下25摄氏度),且保质期短(易融化),难以像奶茶那样实现大规模普及。
于是,我们看到:
三、哈根达斯的 “贵”,为什么不灵了?
哈根达斯面临的问题核心在于,其品牌形象追求的是精致感,但实际销售对象却是普通消费者群体,这两者之间存在矛盾。
先前,哈根达斯的 “高价位”,源于 “特定场所”(店铺的豪华布置)、“互动功能”(作为赠礼的用途)、“文化背景”(欧洲贵族的象征)。而今,这些特点都被奶茶 “取代” 了。
四、哈根达斯的出路,在哪里?
哈根达斯不是没尝试过转型:
结语:“贵” 的本质,是 “不可替代”
哈根达斯的价格,过去被视为身份的象征;如今的高价,必须具备充分的理由支撑。
例如,意大利制作的 (手工冰品),售价在 30-50 元每份,价格超过哈根达斯,不过因为强调 “手工即时制作、糖分脂肪含量少、食材优质”,反而被当作 “品质提升” 的代表。
哈根达斯的发展方向,并非通过降低价格来争夺顾客,而是要创新对高端的诠释,比如选用更顶级的食材(例如仅限欧洲出产的香草),打造更与众不同的感受(例如提供个性化冰淇淋),从而让顾客认为:“花五十元购买哈根达斯,物有所值。”
毕竟,“贵” 从来不是问题,“贵得没道理” 才是。
当年流行过 “带她去哈根达斯表达爱意”,如今年轻人倾向于购买能够拍照、可以分享、值得纪念的冰淇淋。
哈根达斯那层虚幻的尊贵幻象,该破灭了。不过,关于这个品牌的叙述,依然可以延续下去——前提是,它必须寻获某种独一无二的价值支撑。
@爱喝奶茶的人表示:真是难以想象啊!上次去购物中心寻找哈根达斯,转了三圈才在地下楼层找到,夹在喜茶和瑞幸之间,仿佛是个被忽视的老物件。9.9 元的咖啡是它最后的坚持吗?品着咖啡,我忽然回想起十年前和伴侣享用的双球时光 —— 那时觉得 35 元是“爱情的代价”,如今觉得 35 元能买到三杯奶茶,让我畅饮一整天。
@哈根达斯忠实顾客:真的很感动!前天购入了哈根达斯的散装产品,买四送二的活动使得单价大幅降低,折算下来每盒只要18块钱,价格比普通饮品还要实惠。不过品尝时却觉得有所缺失——啊,想起来,是缺少了从前那种“我很有经济实力”的感觉。过去昂贵是因为情调,如今贵得我总得编些由头来说服自己:‘这冰品乳脂含量很高’‘这器具是特别出品的’…… 可我无法自欺欺人,它终究只是冰品而已!”
@节俭达人:太搞笑了!哈根达斯搞出 9块9一杯的咖啡时,我也去尝了一回——口感跟星巴克的 15块钱咖啡差不多,不过杯身刻着‘-Dazs’的标识,立刻觉得‘划算了’!并非咖啡有多棒,而是花 9块9,我得了‘高级’的感觉。如果哈根达斯推出一款‘五十元顶级香草’,采用阿尔卑斯山的香草制作,再配上水晶杯,我一定会购买它。这并非因为价格昂贵,而是因为它的定价有充分的理由——毕竟,又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冰淇淋享受一次‘高级待遇’呢?
@00 后小朋友:我妈妈讲她小时候享用哈根达斯是“高级享受”,如今在我看来,这家冰淇淋店的产品价格竟然比喜茶推出的“多肉葡萄”饮品更实惠?有一次我购置了一杯喜茶,花费了28元,我妈妈表示“这个价格比哈根达斯还要高”,我回应道:“妈妈,现在哈根达斯的咖啡售价只要9.9元,比一般茶饮更为划算!”我妈妈一时语塞,最终感叹道:“这个时代真的不同了。”
多长时间没去哈根达斯了?对于它那 9.9 元的咖啡和搞的优惠活动,你有什么不满吗?要是哈根达斯推出 50 元的顶级香草口味,你会考虑购买吗?欢迎在下面讨论,也许能帮哈根达斯想出个“值”得买的新借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