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咖啡南洋香

日期: 2025-09-29 01:07:33|浏览: 1|编号: 14359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早些时候,媒体报道评选出全球八座顶级咖啡都市,其中新加坡是仅有的亚洲代表。的确,这座岛屿城市遍布各式咖啡馆。试想一下,香港作为东西方文明交融的重要枢纽,二十多年前我初次造访时,咖啡店相当罕见,或许如今数量已大幅增加,这大概是因为港式茶楼传统根深蒂固,导致咖啡文化未能获得足够重视,逐渐被忽视。新加坡的商场和景点,到处都能见到欧美咖啡品牌的身影,例如星巴克,它们分布密集,几乎随处可见,这类店铺实际上是西方文化模式的复制品,在世界各地都很常见,随便哪个城市都可能遇到。新加坡华人有独特的咖啡习俗,去“小贩中心”稍作观察便可知晓,这些场所多为露天、无空调的政府组屋配套餐饮点,类似街边小吃摊,售卖的咖啡均采用传统手工制作,无需借助咖啡设备,添加的甜味剂是预先包装的炼乳而非新鲜牛奶,口感醇厚宜人,饮用时需趁热用工具充分混合,制作步骤是先在杯中放入炼乳和糖块,随后缓缓注入沸水,最后搅拌至均匀。我初到此地,当地咖啡每份需支付六角新币,折合约三元人民币,如今价格调整为每杯一元,尽管有所增加,然而与星巴克相比,仍然要经济得多。

新加坡存在本土咖啡连锁品牌,例如“亚坤”与“土司工坊”,它们与欧美连锁店形成对比,售卖南洋特色咖啡和奶茶,此外还提供烤吐司搭配咖椰酱(kaya)以及半熟蛋,后者可蘸胡椒粉和浓稠黑酱油食用,这套组合堪称新加坡代表性早餐,不仅限于早晨时段,此类店铺全天营业,供应午餐和下午茶点同样便捷。

新加坡西餐厅的厨师团队里,海南籍人士占据多数,在殖民时期,他们曾为英国人家族和大酒店服务,期间掌握了西餐制作和咖啡冲调的技艺,新加坡声名显赫的莱佛士酒店,当年咖啡的冲泡工作就是由海南人负责的,此后他们独立创业,开设了属于自己的咖啡店,他们的咖啡制作方式有别于常规炒法,会将糖和黄油与咖啡豆一同烘焙,再研磨成粉,因此风味格外浓郁。他们还创造了“布袋”冲调方式,把咖啡粉装进布袋里,用沸水浸润,布袋上下提动,这样咖啡才能萃取出来。许多事情都在变化,由于外来移民逐渐进入餐饮领域,加上老一辈“海南伯”纷纷离开岗位,如今可能很难再喝到海南人冲泡的南洋咖啡了。

若想品尝地道的南洋咖啡,可以前往东海岸路的“真美珍”,这家店是新加坡留存至今历史最悠久的海南咖啡店,制作的咖啡品质上乘,供应的糕点同样充满怀旧气息。只是它距离我的住处实在太远,一年大约只能去上两三次。不过,最近听说这家店已经停业了,感到惋惜,这些老牌店铺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消失。我常去的咖啡店是海南二街的“喜园”,位置很理想,从国家图书馆出来,或者从书城(百胜楼)逛完,我都会不自觉地走向喜园,点一杯咖啡,稍作休息。

在南洋地区,咖啡当地不称为咖啡,而是叫做Kopi;而售卖咖啡的店铺则被称作Kopi店。Kopi这个词源自马来文,意为咖啡,而Tiam则是闽南话中店铺的意思。这种语言现象是典型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混搭语”,尽管其构成方式特殊,但当地所有人都能够理解并普遍使用。早些时候我频繁前往马来西亚背包旅行,待得最久的地方是街边的场所:那里有高耸的屋顶,有缓慢转动的吊扇,有马赛克铺就的地板,有和蔼的老人,有摊开的《星洲日报》,有香醇的咖啡,有流动的日光,有靠背木椅,有云石圆桌,如同完全沉浸在了往昔的时光之中。一只猫懒散地卧在角落。我以异乡人的身份置身于南洋的环境之中,却感到无比自在。

或许被南洋咖啡所吸引,我有时一觉醒来,也会煮一杯咖啡来品尝,为了省事,便选用从超市购置的速溶黑咖啡,搭配“子母牌”甜味剂,甜味剂的醇厚,远胜鲜奶,如今,许多人注重养生,却对甜味剂有所顾虑,这样反而错过了美味,我一边享用,一边暗自得意,你瞧,几道光线正洒在我的工作台上。

周末,假如不想亲自下厨,我会去邻近的亚坤或者土司工坊享用一顿南洋式早餐,同时还要看看手机,给些点赞,说几句闲话。倘若那时点赞数不少,夸奖的话也多,我就透露个内情:并非你的文字出色,而是当天咖啡味道真不错,就请你谢谢南洋,谢谢南洋咖啡!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