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对准哪吒躯体时,直播间观众产生疑问,那是个手办吧,2月25日,劳动报职工明星会客厅栏目直播时,采访了上海工匠、上海糖师师培训学校技术总监郁慧,她亲手制作的翻糖哪吒,在直播中被大家热烈讨论。那哪吒的神情极为生动,身上飘动的混天绫,仿佛是哪吒“重生”的景象,从一团白粉变化成一个完整的魔童模样,郁慧也在直播过程中向观众们分享了她的工作历程,还有那个小小的翻糖背后默默付出的辛劳。
“哪吒”诞生记
制作需整整三天时间
直播当天正值工作日午间,但糖师师培训学校里两个烘焙班级的学生席满了人。作为技术总监,上海工匠郁慧自春节过后几乎没有休息。她既要指导学生,又需构思新的翻糖造型。春节期间,《哪吒之魔童闹海》广受欢迎,郁慧在社交平台上也展示了翻糖制作的哪吒形象。直播当天,郁慧特意拿出这件作品,向观众们展示,同时讲解了这件作品的制作经过。
郁慧讲述,打造这个糖塑哪吒,耗费了三天工夫,这个高十几厘米,类似手办的外形,制作过程却很细致。从一块普通的白糖团开始,经过上色、塑四肢、做脸、理头发、缝衣服、系丝带、装风火轮,每一步都是先里后外,逐层加工。
我们首先塑造哪吒的四肢,借助专用工具,将四肢的轮廓勾勒出来,随后让它们自然风干。紧接着开始制作脸部,以及服饰等部件。整个过程如同将多个玩偶逐层套入。郁慧透露,在探究哪吒的混天绫时,他们遇到了一个棘手问题,如何呈现混天绫特有的轻盈姿态,这个环节在造型上极为考究。郁慧先以棉花暂时固定混天绫的舞动姿态,接着用糖块细致地塑形并粘贴,待糖块凝固后,再轻柔地撤除棉花,如此一来,一条能随哪吒在风中摇曳的混天绫便制作完成了。
有观众在直播间留言说这个翻糖版的哪吒非常传神地表现了魔童皱眉的样子,并且透着一股子满不在乎的神态。另外,郁慧也谈到,在制作人物面部时,他们反复修改了好几次,利用小小的糖块进行细致的调整,从而让哪吒的细微表情得以呈现出来。要捕捉他那种带着怒气,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气势,在塑造翻糖人物形象时,表情往往是最难处理的部分。
最难的一步是“跨出去”
甜蜜事业背后的苦与咸
郁慧在直播时也提及了她的工作经历,这一路走来其实挺坎坷的。她上学时主修的是会计,工作后干了几年管账,孩子出生后,她决定做个专职妈妈。她向来喜爱甜品,由此产生了亲手制作西点的想法,接着前往上海食品协会所属的职业培训学校进修西点技艺,但觉得收获有限,便远赴海外,遍访糖艺及蛋糕装饰领域的众多国际大师求教。学成归国后,她开办了自己的工作室。2018年,郁慧设立了上海糖师师培训学校有限公司,将个人技艺传授给更多学员。
郁慧留学海外期间,她发现制作的形象多为西洋名人,她随即琢磨,东方古典人物为何不能被创作,由此“贵妃醉酒”里杨贵妃的形象在她脑海中形成,这款以“贵妃醉酒”为主题的翻糖作品,在上海工匠评选表彰大会的技艺展示部分获得了热烈反响,杨贵妃的服饰头饰精致华丽,面容似花朵映照明月,体态像柳枝随风摇曳,形态逼真,令人赞叹不已。现场有人赞叹:那真是巧夺天工的杰作,实在不忍心品尝。
说起自己并非科班出身,这些年来的拼搏经历,郁慧坦言,其实最艰难的一环就是要鼓起勇气迈出第一步,从零基础做起,每天、每周、每月,直至一年,只要能持续这样,越到后来反而越能得心应手,最吃力的都是起步的阶段。采访里,郁慧也聊到了自己的家人情况,她表示,自己女儿现年20岁,不过,每当她想起女儿历次过的生日,就感到有些难为情,补充道:“我制作了那么多个蛋糕,也做了许多翻糖手艺,却没能为女儿做一个她真心喜欢的作品,这些年因工作太繁忙,也让我觉得对家人有所亏欠。”郁慧坦言,家人的鼎力相助和深刻体谅,对她获得当前这些成绩起到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