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和元宵节一样,也是开展灯谜活动的关键时段。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上海青年宫(大世界)曾经主办过两次覆盖全国的秋夜灯谜大赛,那些关于中秋的谜语深受大众喜爱。
“中秋灯谜”首要特征在于谜题或谜语中融入中秋特色元素。例如:“火种传递”(猜一个传统节日)答案为“中秋”,“火种传递”原本是体育竞技中的一个特定环节,为何会联想到“中秋”?此处所谓“交接”,实则以灯谜形式另作诠释,应理解为“相互交织连通”,“火种”(由火、禾、中构成)进行“交接”,便能重新拼合成“中秋”,例如“上海一去愁心无”这个谜语,其答案亦是“中秋”,“上海”可以缩写为“申”,将其中“一”剔除,便得“中”,“愁”字去掉“心”部分,就变成了“秋”。如:中秋返乡(猜日本老电影名一)望乡,望在古代月相纪日法中代表满月那天,因此对上中秋,乡指家乡;高兴过中秋(猜手机品牌昵称一)喜疯十五,高兴即是喜爱,中秋是农历十五,过疯了就是尽情玩乐。
中秋的核心是皓月,用古代咏月诗句作谜语,例如:“举杯对天上的月亮”(猜包装标识用语一)“顶端朝上”,意指“这酒杯的顶朝向天空”;“这头朝上”,说明“这酒杯端着往天上”;“月亮何时才最圆”(猜会计术语一)“账面盈余”,意为“查问月亮最圆(满月)的时刻”;“同享皎洁月光”(猜上海中学名二)“大同、光明”,表示“大家共同都拥有明亮的月亮”;“小时候不认识月亮”(猜电脑术语一)“读取光盘”,谜面源自李白《古朗月行》“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当作白玉盘”,接着往下说,谜底重新理解为“读作‘盘’”;“捧水月在掌心”(猜成语一)“掌中宝玉”,这“宝玉”已是月亮的雅称;“月亮何时才能照着我回家”(猜称呼一)“思想家”,意思是“思考思念家乡”;“天边一轮刚升起,地上百姓抬头望”(猜旅游用语一)“首府游览”,重新解读为“首(头)府抬首观看月光”;“鼓胀”(猜李白五言诗句一)“长安整夜亮”,解释为“长”安中夹着一个“月”。月饼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形容“造型很时髦”的月饼类型是“潮式”,它并非指“新潮的样式”;称作“用”的月饼别名叫“月团”,谜面像是两个“月”字合在一起;代表“二三其德”的月饼品种是“五仁”,因为“二”和“三”合起来是“五”,“仁”意味着“仁德”;符合“不落伍,不粗俗”的月饼品牌是“新雅”,通过反向解释,“落伍”和“粗俗”的反面就是“新”和“雅”。
家人欢聚之时,可以试试这些“中秋灯语”,为节日增添些许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