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空置率居高不下,禁止大量购买的规定接连出台,从国外购买也遭遇缺货——日本的抹茶正面临史无前例的货源短缺问题。日本作为全球优质抹茶的核心供应地,其抹茶产品过去是各大商场货架上的常客,现在却变得难以寻觅。
供应与需求的不平衡状况,反映出消费领域的显著波动,显示出旧有制造方式的不足,也关联着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
全球抹茶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日本财务厅统计表明,2024年该国绿茶相关商品出口总额为364亿日元(折合17亿人民币),同比提升25%。其中,抹茶这类粉末状茶品出口额占比超过七成。
这一增长和社交媒体的扩散作用关系很大,因为抹茶因为健康特点和好看的外表,成了年轻一代生活态度的代表,关于它的标签#总共吸引了超过十亿次的点击;在平台上,#和抹茶有关的视频观看次数超过了四十二亿,包含了从怎么泡到各种新奇吃法的丰富内容。
算法推荐系统善于发现用户喜好,持续推送抹茶饮品制作、探店体验等短视频,让小众饮品获得广泛关注。网红效应进一步激发需求,众多博主推出的日本静冈抹茶合作产品,刚上市就卖光,迅速掀起了消费热潮。
日元价值下滑,与海外旅行产生需求合并作用。自二零二三年始,日元兑换比率降至三十年来最弱程度,美元对日元比率超越一比一百五十,货币价值降低幅度达百分之十八,因此日本商品及服务对海外旅客的诱惑力显著增强。
日本观光厅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往日本旅游的人数共计3700万,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47%。
京都宇治和东京浅草的茶店是游客们的热门选择,外国旅客不仅在此大量购买抹茶粉和抹茶点心,还将消费感受以短小的视频方式分享到世界各地。
这种通过网络宣传引导,再到实体店实现购买的方式,促使国际社会对日本国产抹茶的熟悉程度和购买意向飞速提升。日本媒体分析,到2025年,涉及抹茶的订单数量会再增加两成到三成,供应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在短时间里不容易解决。
京都宇治抹茶
日本制茶业极重古法传承,导致原料供应受限。在栽培环节,采摘后的茶叶要接受为期二十日的阴棚管理,利用茅草帘或特制遮光罩遮挡日光,此举旨在增加氨基酸的积累,并促使茶叶呈现诱人的翠绿基调。
茶树从幼苗长成成熟植株要经历五个年头,而且对土壤的酸碱平衡和山势高度要求很高,就算增加种植面积也无法迅速提高产量。加工过程中,为了确保达到十微米的精细程度同时防止氧化反应,行业依然主要采用石磨来研磨茶叶。
这台石磨由天然花岗岩打造,通过磨盘缓慢转动来加工茶叶,每钟头只能磨出40克抹茶,仅能冲泡10到12份抹茶拿铁,现代的机械虽然能加快速度,却无法复制传统手艺的口感,产量的增加面临困境。
生产主体的小型化加剧供应弹性不足。
日本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茶叶园地由个人农户管理,单个种植地块的面积通常不超过两公顷,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这种零散的耕作方式造成新技术的应用进展迟缓,同时商家会优先满足寺庙、神社等老客户的采购需求。
丸久小山园这家有百年历史的茶庄,已经针对普通顾客规定了每人最多能买两包的限制,同时计划在七月重新开始供货。日本人口的老龄化现象非常突出,根据农林水产省公布的信息,该国种茶的农民人数从2000年的五万二千人急剧下降到2020年的仅一万一千人,其中超过百分之七十的茶农年龄超过六十五岁,由于缺乏后人继承,很多茶园已经荒芜,这导致整个产业的劳动力资源持续流失。
全球抹茶产业缺乏统一质量标准,导致市场信任集中于日本品牌。
中国和韩国等新兴产区的制茶量正在快速增加,其中中国的抹茶产量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5000吨,贵州省的产量占比达到25%,然而消费者对于“宇治抹茶”和“静冈抹茶”这两个品牌的认知非常固定,难以改变。日本通过举办茶道比赛和行业协会的认证活动,成功构建了一个从种植、加工到品质控制的全面规范体系。
日本茶叶中央机构明确要求,制作抹茶必须选用经过遮光处理的茶叶,并且研磨环节温度需控制在35℃以下,这样做是为了维护茶叶中的营养素。这种严谨的规范加上京都、宇治等地区老牌茶厂的深厚底蕴,让日本占据了全球超过七成的高端抹茶市场。
这种思想隔阂导致替代品无法迅速补足空缺,虽然有些中国产的抹茶在实验分析时表现不亚于甚至优于日本同类产品,不过最终消费者还是偏重选用日本国产的原料。
大型饮品集团为了确保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宁可忍受原料不足的困境,也不愿意随便变换供货渠道。比如,某个跨国茶饮公司始终选用日本宇治的抹茶粉末,导致部分分店不得不削减抹茶类饮品的供应,从而更加重了市场对日本抹茶的依赖程度。
日本抹茶供应不足,凸显了全球特色农产品供应体系的薄弱环节与发展空间。手工艺的传承确保了产品的高水准,却削弱了行业对市场剧变的适应力;网络平台引发的追捧,既提供了商业契机,又加剧了买卖脱节的问题。若新开发的种植区能够克服资格评定与市场推广的障碍,也许会彻底改变世界抹茶市场的竞争态势。
日本业界必须在继承传统手艺和推进工业化制造之间找到恰当的折中方案,借助技术革新,比如开发低温打磨装置,或者开展集约化种植协作,以此慢慢减轻供货紧张状况,这场抹茶匮乏的风波,最终会促使世界特色农产供应链朝更稳健的路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