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爷牛腩遭投资人起诉 网红餐厅缘何频频昙花一现

日期: 2025-10-11 07:04:12|浏览: 3|编号: 15188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财联社北京记者杨泽世报道,近期疫情急转直下,众多餐饮企业被迫停业,巨额的房屋租赁费用不断追讨,上游商家的货款催逼,还有拖欠的员工薪酬,这些都已让经营方感到力不从心,也许在天气转暖之前,就需要与各大商业中心协商,决定关闭店面,进行最终的破产清算程序。雕爷牛腩运营主体一宗餐饮企业,近期向朝阳大悦城店铺众筹参与者发送了书面通知。

雕爷牛腩曾经借助宣传攻势声名鹊起,后来因为缺乏新的宣传点子而逐渐衰落。前宅食送负责人、餐饮老板内参高管穆杨对财联社报业人员说明,“爆款模式容易让人印象深刻,比如黄太吉的薄饼、西少爷的馍夹肉、雕爷牛腩的牛肚,都是不错的开端,不过后续品类不够丰富,核心产品线不足,使得顾客不会频繁购买。因此营销话题虽然不错,但仅是涉足餐饮领域的一种表象,真正关键的是产品实力,这使得其缺乏根本支撑。

由盛转衰引发投资人诉讼

2015年9月22日,两百名投资者与北京一宗牛腩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即雕爷牛腩大悦城店项目,还有北京长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签署了《投资份额收益权转让协议》;这二百名投资者,他们通过京东东家平台,对雕爷牛腩大悦城店实施了投资,并且每个人投资的金额是人民币一万;他们共同享有该店铺百分之五十的股权收益权;在投资开始的时候,他们每人还额外获得了五千元的消费券。 ”有投资人于2020年5月6日在某投诉平台上对外表示。

这位投资者表示,协议规定每年支付分红,同时发放消费券,现在已经实施了第四年,雕爷(创始人孟醒)在微博上承认出售了公司,通过查询相关企业主体资料,核实到股东发生了变动,这启动了协议中相应的3.1融资退出条款的回购规定。二零一九年八月三十一日,十一位投资人同京东与雕爷方商议回购相关事宜,到了九月十五日,对方提出一个漠视投资人正当权益的方案,所有投资人一致拒绝任何违背先前约定的方案,并且要求京东方面促使雕爷牛腩方执行回购责任。

财联社记者联系了某家餐饮行业的工作人员,对方以难以告知为由拒绝接受采访,记者提供的采访问题,到文章完成时也没有收到回应。

根据相关资料,雕爷牛腩这家公司成立于2012年,其核心业务定位为“轻奢餐”,声称其牛腩秘方是用五百万港币从香港名厨戴龙手中买来的,2013年该公司成功募集到六千万元的A轮融资,到了2017年1月,它又得到了盛大集团的资本注入。

根据业内专家分析,这个品牌的发展历程呈现先盛后衰的趋势,其创始人孟醒于2019年8月通过社交媒体透露,对于雕爷牛腩的餐饮业务他一直抽不出精力去关注,并且该业务持续走下坡路,到2019年上半年,雕爷牛腩已经出售给了一家专门从事餐饮运营的企业。

根据掌握的信息,雕爷牛腩经营主体注册于2012年11月,初始登记的资本金为20万元。2019年6月3日,餐饮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孙丽婷变更为潘行雷,原有自然人股东孟醒、田晖、孙丽婷及法人股东上海黑奔马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均不再担任投资人,新加入的自然人股东为潘行雷和李志宏;到了同年11月,公司又增补了自然人股东朱天成。

由于一笔餐饮企业的股权关键调整以及财务数据没有准时公布,导致集资参与者感到不快。根据这些集资者提供的资料,2020年4月28日,该餐饮公司向参与者递送了通知函,说明“考虑到大悦城店涉及集资款项,公司负责人正采用私下向他人借贷的手段来维护集资资金的安全。”对于那种承诺的履行办法,出资人感到很不满意,并明确表示,对方借口新冠疫情是无法抗拒的因素,不肯遵守协议的承诺,还打算走破产清算的途径,项目方面将投入的一万元本金被迫转为消费基金,并且已经在其小程序上冻结了消费选项,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虚假宣传和欺骗消费者、违背合同约定。

据了解,最近,雕爷牛腩的出资人陆续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对其提起了法律行动,其中一些案件已经进入了协商解决程序。

网红餐厅陷“花无百日红”困局

根据业内人士分析,雕爷牛腩目前的状态反映出这个品牌正在经历从高峰走向低谷的过程,此外,网络知名餐厅的式微并非孤例,例如同为2012年开业的黄太吉,这家企业借助网络理念经营餐饮业务,其核心商品是煎饼果子

那时,黄太吉表示要成为中国的麦当劳式品牌,扭转煎饼果子原本的街边摊形象,选用包装考究、店内用餐的方式,意图创立一个以煎饼果子为主打的中式潮流快餐加盟体系。这个品牌也借助各种宣传点子迅速走红。该公司在2013年获得了创业工场提供的数百万元天使投资资金;2015年,该公司吸引了分享投资和金慧丰投资投入的数千万资金作为A轮融资,并且同年完成了1.8亿元规模的B轮融资,公司估值增长至2.5亿美元;2016年,该公司接受了饿了么的战略投资;2017年,该公司又获得了盛景网联的战略投资。

业内专家指出,虽然投资踊跃,但黄太吉的运营状况未达预期目标。公司曾计划从单一品牌扩展为多个品牌,例如推出“牛炖先生”炖菜品牌、“大黄疯”小火锅品牌以及“从来”饺子馆品牌等,不过由于高昂的场地成本和业绩不佳,这些尝试最终未能成功。

从市场层面来看,目前黄太吉已基本上销声匿迹。根据天眼查披露的数据,黄太吉品牌运营主体畅香利泰(北京)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处境艰难,该公司在1月17日及4月21日两次被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对象,对应的执行金额分别是3.8万元和14万元,其法定代表人齐宝玉更是在5月11日收到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发出的限制消费指令。

实际上,一些曾经非常火爆的网络饭店正在逐渐消失,比如“赵小姐不等位”已经关闭了全部分店,“很高兴遇见你”也曾经有过大规模的店铺停业,北京市内现在仅剩下朝阳大悦城的那家店还在经营。

知名餐饮店的停业现象十分普遍。倘若仅凭一时风潮而缺乏持续改进,或者进行无序扩张,其财务状况必将面临困境。因此,从这类餐厅的发展角度出发,必须首先确保菜品质量,然后才能逐步提升品牌形象和完善服务机制。食品行业专家朱丹蓬对此表示。

穆杨的看法是,先要招徕访客,接着要苦练内功,对商品、计策、管理加以改进,这样未来才能稳定发展。对于特别明确的单品,比如肉夹馍、牛腩这类,起初能招揽顾客,但长久下去也会妨碍顾客持续光顾。

过去的餐饮行业技艺比较薄弱,竞争方式也比较简单,后来有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加入,他们带来了新的经营思路,宣传推广工作也做得相当出色。不过,老牌餐饮公司了解这些情况之后,能够凭借一些新的产品、推广方式来吸引顾客,在产品方面会很快追上那些新兴的知名餐饮企业。穆杨这样认为。

内部人士指出,网红餐厅未充分利用发展机遇,一旦其特色被竞争对手掌握,就接近经营终点。同时,也不排除创始人无意长期经营餐饮,计划复制网红模式推出新产品,或者直接将其推上热度后出售,以此进行资本运作。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