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中秋节之前,商店里价格从一千元开始的高端月饼套装很受欢迎,有人争相预定,即使黄牛抬高价格也很难买到。
今年九月刚开始,精品月饼货架显得十分空旷,几乎可以听见包装材料相互触碰的细微声响,而散装月饼摊位前,等候购买的人群却多得不得了,一直排到了收银的地方。
过去那种用黄金装饰的盒子装着、内含燕窝的豪华月饼,现在连降价都吸引不了顾客购买;相反,每份四块售价十元的普通豆沙点心、即时烘烤的五仁糕点,反而成了人们争抢的抢手货。
之所以会有如此情况的出现,其实消费者有关系?
地铁里的月饼暗战:它是打工人的 “公司晴雨表”
没人比打工人更懂 “月饼里的公司信号”。
早些年互联网发展迅猛时,知名企业间在月饼包装上的竞争激烈得如同顶级高手对决:2017年百度推出具备AR功能的月饼,扫描后可进行月球探测互动游戏;2018年阿里巴巴礼品盒中内置小型摩天轮装置,同时京东则随月饼附赠了专属设计的盘碟和周边玩具。
那个时期的月饼包装,常被用作社交圈中展示经济实力的工具,同时也是企业资金状况良好的体现。
近些年情况发生很大转变:阿里巴巴开始发放价值120元的购物卡,字节跳动直接取消了中秋节礼品,有职员抱怨说“这笔开销我离职了也得记住”。
更令人难过的是,一旦单位不发放月饼,职场人的不安情绪会立刻高涨: "团建活动减少、小零食品质下降我都承受了,连价值一两百元的月饼都舍不得买,难道是资金周转困难?" 有在字节工作的员工透露,没有收到月饼时,家人最先想到的是 "你是不是被解雇了?"
广式月饼难吃还霸榜?年轻人把月饼吃成 “性价比游戏”
更有意思的是,没多少人真把月饼当 “美食”。
中秋刚过,许多人家就开始将月饼作为礼物,送给亲戚和朋友们,最后传到谁手中,也仅仅是为了象征性地品尝一下,甚至有人会皱着眉头抱怨,说在这个 2025 年居然还有这么难吃的食物。
网友们还曾尝试将汉堡放入月饼的模子里,后来明白,即便是再美味的事物,一旦被赋予这种造型,味道也会随之改变,月饼在这方面展现出一种“化神奇为腐朽”的奇特效果。
可为啥最难吃的广式月饼能一统江湖?
答案蕴含于先人的谋略之中:丰富的糖分与油脂赋予其固有的抗腐能力,坚实的饼壳足以承受漫长的流转,迥异于苏式月饼稍一触碰便粉身碎骨的形态。
而且它的圆形也暗示着“团圆”的意思。
不过,现在年轻人不吃这一套了。
2024年电商平台交易记录表明,月饼的价位区间由过去的10至50元降低为0至50元,一元一个的简易包装月饼销售量常常达到十万以上。
沈阳有顾客一次购买 30 块每块 1.2 元的月饼,表示 “作为零嘴相当划算”;北京稻香村绝大部分销量来自基础款,顾客可以自行挑选口味搭配,既经济又绿色。
民众对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升,低糖食品受到广泛青睐,哈尔滨地区低糖月饼销量大幅增长,增幅达到120%;京东平台上低糖五仁产品的成交总额显著提升,增加了45%;多数消费者在选购月饼时会优先查看产品成分表,以往高热量食品已不再受到追捧。
区域月饼逆袭成顶流:行业洗牌下,“好吃不贵” 才是王道
近些年,月饼领域还显现出一个新动向,便是地方特色月饼逐渐走红。
山西特产的空芯月饼,即当地人称的“糖干炉”,借助网络平台迅速走红,今年中秋节期间销量激增,同比增长1277%,单日成交量达到1500份。
店家特意将月饼的尺寸缩小并增加厚度以防止破碎,外地订单的比例高达百分之七十,就连山西省的文化旅游部门也来为其宣传。
另有五十枚装的一盒贵州本地医院出品的月饼,以及杭州法净寺凌晨四时就开始排队的刚出炉的糕点,包装十分简陋,完全凭借成分实在取胜。
这些新兴品牌的兴起,反映了月饼市场的深刻变革:2024 年整体销售额已超过 300 亿元,2025 年预计将增长至 325 亿元,然而推动发展的主要力量,如今已不再是高端礼品盒。
区域品牌的市场占比在 2020 年时为 28.5%,到了 2025 年这一比例已增长至 35.2%,辉同行同稻香村合作推出的月饼在 1 个小时内就全部卖出了 24 万盒,这说明将传统元素与目标客户营销相结合的方式非常有效。
年轻人购买月饼的动机发生了转变,其中半数以上的人将其视为普通食品,散装和混合装的商品销量持续攀升。
精致的礼品盒在陈列处不再受欢迎,人们不再让它肩负人情往来的重担,转而把它当作美味的小吃来享用,这成为了大家对于月饼的全新追求。
结语
可再怎么变,打工人对公司发月饼的执念没变。
依照某些人的观点,月饼对于上班族而言,好比春节时的春晚,虽然偶有批评,却不可或缺。
这个胖乎乎的物件里面,装的不单是甜食和油脂,还包含着上班族最为珍视的那份归属心。倘若某个单位在中秋节之际不发放月饼,职场人士的私人记事簿里,很可能会记录下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