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悟了!以前花的什么冤枉钱!网友:下次生日我也不买蛋糕了!

日期: 2025-10-14 08:05:19|浏览: 4|编号: 15407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168块的生日蛋糕,三口就被娃抹脸,剩下一半第二天发酸。

那位好朋友前些天通过电话抱怨过,紧接着又发来一张照片:她家里客厅的矮几上,一个去除外皮的榴莲旁边,竖着几支数字蜡烛,周围散落着一些红艳艳的浆果,仿佛为那个水果举行了一场迷你庆典。

我注视着照片停顿了片刻,随即察觉到——今年似乎已经没有人展示那种装饰着厚实奶油、插着塑料“生日快乐”标牌的圆形蛋糕了。

查询了相关资料,令人惊讶的是:去年搜索“水果蛋糕DIY”的次数增加了45%,其话题阅读量达到了500万以上。

不是大家吃不起蛋糕,是“吃蛋糕”这件事被重新算账:

六寸动物奶油款,168起步,还得提前三小时取;

相同重量的榴莲,加上芒果和草莓,在商店购买最高等级的品种,总共花费九十元,处理完毕后进行装盘,整个过程只需十分钟,用于摄影的画面效果能够达到百分之百的理想程度。

更加令人惊喜的是,完全无需担心奶油残留,第二天也不会发现蛋糕边缘出现陈旧迹象,可以直接作为水果碟食用,这样垃圾桶的负担也会减轻许多。

蛋糕店最先嗅到危险。

我家楼下那家经营了八年的面包店,最近更换了宣传单,内容如下:欢迎携带新鲜蔬果,我们将提供制作服务,收取三十八元费用,并会为您完成切割、装盘以及装饰牌匾等步骤,半小时后即可来取成品。

老板的原话,“反正奶油也卖不动,不如赚点人工钱。

前往现场观看,一位身穿学生服装的年轻人提着装满山竹和阳光玫瑰的袋子,希望将它们摆成“18”的形状,师傅一边把水果剥开,一边抱怨说,如今青少年比我们懂得更多花样。

最绝的是宝妈群体。

有人将哈密瓜掏空制成器皿,其内填入蓝莓与荔枝,再插上蜡烛,称作“永不腐坏的甜点”。

有些人直接把面包片从中间剖开,夹入一层芒果和一层肉饼,然后插上小蜡烛,生日愿望就写成了“盼来年能减十斤”,结果评论区的人全都笑翻了,纷纷留言说“吃完这顿再开始减肥”。

我经历过一次,将西瓜切成小块,交错排列成三角锥形,顶端放一颗小圆点,用手机拍摄后分享到社交平台,附上文字“三十岁后的甜点特权”。

这次的奶油蛋糕收获的点赞远超往年的任何一次作品,一位同事私下发消息询问购买途径,我告诉他们链接就在自家附近的超市,对方随后回了个表示疑惑的表情符号。

说到底,大家不是讨厌仪式感,是讨厌仪式感的浪费。

奶油+海绵+塑料装饰,吃又吃不完,扔又扔得心疼;

用新鲜水果代替,仪式感依然浓厚,既抚慰了肠胃,又节省了开支,连第二天早晨的酸奶也增添了风味。

当然,翻车也有。

有人把香蕉当主体,两个小时后表皮发黑,照片像恐怖片;

还有某些人过分自信于自身的切菜技巧,切出的芒果片厚度参差不齐,堆叠到第三层时立刻坍塌,全家人因此笑得毫无力气许愿。

但恰恰是这些瑕疵,才让“DIY”三个字显得格外生动——奶油蛋糕抹得再平滑,也无法捕捉到这种因手抖而产生的趣味。

下次生日,你会选哪种?

是继续给蛋糕店贡献168,还是拎一袋最爱的水果回家自己摆?

反正蜡烛一插,许愿那秒,没人关心底座是奶油还是西瓜。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