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有网民在辽宁阜新市“好芙利(大润发店)”的评论里写道,围裙上印着好利来,但店铺名称却是好芙利,实在令人费解,据称好利来品牌下从未有过好芙利这个分店。
不止少数网友注意到,众多城市的顾客都察觉到,原先的好利来出现了变化。根据公开信息,好利来遍布全国八十余个大中型城市,门店数量将近千家,在北京、天津、沈阳设有三处现代化食品生产基地,员工规模超过万人。
微信公众号“好芙利”发布的文章透露,好利来仅保留主要城市门店,其他区域店名分别变为“好芙利”、“甜星”、“蒲公英”、“心岸”、“麦兹方”,中原公司旗下的吉林市、铁岭、锦州、大同、烟台、佳木斯、阜新、济宁、赤峰等地的六十多家店都改用了“好芙利”这个名称。
好芙利公司的工作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的采访人员透露,位于“中原”区域的好利来门店将全面转型为好芙利,其产品种类较以往将有所革新,具体涉及的区域包括东北及山东两地。
吉林市这边,好利来和好芙利同时有售,但根据网友透露,好利来店铺内都贴有说明,内容是“中原区域原先的好利来现已全部改名为好芙利”。
根据启信宝资料,辽宁好芙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韩光,该公司于今年6月4日新设成立。韩光还控制着其他多家企业,这些公司名称中包含“好利来”或“好芙利”,并且都位于东北和华北区域。
5月28日,微信公众号“甜星苏州”发布信息称,1996年6月1日,好利来于苏州开设了首家分店,在好利来公司联合创始人兼华东区域负责人吴冰的推动下,目前该区域已有超过五十家直营门店,并且所有华东地区的好利来店铺现已统一更名为“甜星”。
南昌、平顶山等地的好利来分店将换用“蒲公英”作为新店名,山西、河北、甘肃等区域的好利来会采用“心岸”作为品牌新称,安徽芜湖一带的好利来则决定使用“麦兹方”作为店铺的新标识
来源:平顶山好利来微信公众号
好利来相关工作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的询问作出回应,当前该品牌尚有27座城市在经营。根据大众点评平台的信息核实,好利来在北京地区大约设有170个经营网点,成都地区大约有80个,西安地区大约有50个,上海地区仅保留1个。
经营理念差异致各片区“割据”
根据公开信息,1992年,好利来公司的发起人罗红,因寻不到称心如意的蛋糕,为了给母亲庆贺其退休后的首个生日,选择投身糕点制作领域,由此设立了“好利来”品牌。罗红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还是享誉世界的大师级摄影师,长期在野外捕捉大型哺乳动物的影像,其活动范围覆盖全球各地。
日前,罗红于好利来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文章,阐述了部分城市好利来店铺更名的缘由。
好利来于1992年建立后没过多久,罗红的两个兄长以及一些同伴参与进来,帮她以连锁经营模式拓展业务,到1999年,他们已经把分店开到了国内十几个地方,当时,因为几位合伙人管理看法不同,大家决定推行“合伙人之间相互授权经营”,把全国的好利来划分为好几个区域,每个合伙人单独负责一个区域,好利来这个牌子还是罗红个人的。每个片区每年向公司总部缴纳一定的品牌管理费。
罗红谈到,好利来自2007年起就确定不再增设分店,直至今年5月才在上海设立门店,这期间长达12年里,好利来始终未曾前往其他城市进行扩张。
罗红表示,创始团队在2018年经过商议确定了“缩减经营范围,维持品质水准”的方针,针对不同地域的具体状况决定保留部分店面,另外也终止了已经推行了十九年的联合创始人之间的合作经营模式,各个创始人得以自主创立独立于好利来的全新品牌,这些新品牌由他们单独负责构思,独立进行资金投入,独立负责管理,这才导致了公司名称的变更。
但原先的好利来店铺在更名之后,怎样塑造品牌影响力,怎样培养顾客的忠实度,是个难题。
中国食品行业专家朱丹蓬指出,好利来这次内部调整在预料之中,根本原因在于合伙人管理思路存在差异。其余合伙人渴望快速扩大规模,以便增加收益,但罗红主张稳步发展,缺乏远大目标。回顾好利来成长轨迹,公司既未着力开发南方区域,也未考虑上市等融资手段。以好利来现有实力,这些行动本应不难实现。这更说明了好利来及罗红本人的务实和坚守。”
好利来分拆后,旗下各品牌未来走向,朱丹蓬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好利来这个老牌子,凭借原先积累的声誉,往后应该没什么大麻烦,但那些新成立的公司,发展起来可能就没那么简单。
食品行业研究专家韩亮指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合伙人因利益划分和经营观念不合而结束合作的现象较为普遍,此次好利来公司的变动也属于此类情形。对于烘焙类注重消费感受的食品,只要其产品口感和品质保持稳定,“更名”对店铺运营可能不会造成太大阻碍。但消费者并未察觉,公司更名意味着其经营团队和管理体系发生调整,这种变动或许会给好利来及其衍生的新品牌造成潜在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