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上海外滩这片被誉为远东金融中心的区域里,众多高楼林立,复星艺术中心在此脱颖而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该建筑由+与 联合打造。
建筑外观
〖 :由托马斯· 赫斯维克创立。托马斯· 赫斯维克,英国人,1971年诞生于伦敦;先后在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和伦敦皇家艺术学院进修,1994年自建设计机构;2004年荣获皇家工业设计荣誉勋章;2006年11月8日,斩获菲利普王子奖;2010年,在众多顶尖设计师中胜出,为上海世博会英国馆担纲设计;2012年,负责伦敦奥运会主火炬塔的设计工作。他被英国业界誉为“新的莱昂纳多·达芬奇”。〗
设计理念:
托马斯表示,这个在老城码头建造全新地标的项目,对我们而言是一次极为特别的经历,它促使我们努力运用新颖的技巧,让这个建筑与古老的城市文化融为一体,同时也为众多市民营造一个舒适宜人的公共活动区域,这些构造物围绕着崭新的公共区域,与外滩大厦进行了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风貌交流。这种情况下,新娘头冠上的金色饰穗被当作了装饰主题,古老的编造手法被加进了当代的金属管件里。
传统中式新娘头冠
建筑介绍:
它宛若新妇的饰冠,金色穗带之后,隐约可见那婀娜的身姿。参差不齐的金柱交织成三层可拆解的帘幕。音乐响起时,帘幕便缓缓转动,建筑仿佛化作一个舞动的乐盒,在光影流转中,生成变幻无穷的灯影与帘幕交错之景。
夜景
可移动的幕帘
建筑顶部设有通向夜空的露台,日本“后物派”艺术家宫岛达男在此布置了300盏发光的LED数码灯,这些灯营造出与建筑外立面、夜空融为一体的“数码空中庭园”。
天台
室内介绍:
这座建筑包含地面以上四层和地下三层结构。它的外墙采用了特殊的遮阳设计,既能让室内获得充足的自然光线,又能有效阻挡大部分阳光的直射。光线会穿过这些特殊设计的遮阳层之间的缝隙,在室内形成斑驳陆离的光影效果,仿佛充满了生命力。这个空间内部用途广泛,可以用来举办学术讲座、专题讨论会、电影放映等活动。同时也能够承接国际性会议、企业品牌推广活动、小型文艺表演以及各种类型的展览展示项目。
舞动的光影
一层室内
结构、材料: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的建筑外壳采用铝制圆管构筑的三重帷幕,各层帷幕呈现各异的古铜色系,这是通过在铝管外覆金色不锈钢薄片,并加以纹饰与文字刻印,从而制成富有艺术气息的“金色流苏”。这675根铝制圆管存在尺寸差异,既有长达16米的,也有短至2.1米的,粗细也各不相同。
外围设计分解图
外围装饰细部详图
幕帘局部细节
结语:
复星艺术中心属于外滩金融中心,是其中仅有的文化设施。当璀璨的帷幕慢慢拉开,象征一场场文化盛宴即将上演。在外滩众多高楼中,它体型虽不大,却完全符合外滩艺术象征的定位,并且是上海城市文化建筑的最新典范。
项目名称:复星艺术中心;
总建筑面积:4000㎡;
所在地:上海;
建筑设计: &+;
摄影师:Y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