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钟楚涵 孙吉正 上海报道
最近,85度C被曝出在杭州、上海、南京等城市有不少门店停业。10月15日,85度C相关人士对媒体透露,当前85度C集团正在根据新的店铺扩张计划进行筛选,淘汰一部分门店,同时也会在年底前增设一些加盟店。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85度C在大陆市场的大规模门店调整,根本原因在于品牌逐渐失去吸引力,产品缺乏竞争力。具体来说,品牌形象变得模糊不清,新产品的推出速度跟不上市场变化,长时间没有能够激发消费者热情的明星产品,因此门店经营状况持续下滑。当前,租赁费用与劳动力开销等管理开销出现不可逆转的增长,同时,部分地段的店铺经营收益未达标准,这两方面因素联合推动了公司实施停业计划,目的是控制损失并提升管理效能。
闭店止损
85度C的停业跟其母公司的商业规划变动有关。10月9日,85度C的母公司美食-KY透露,董事会对中国大陆市场的运作方向进行了重新规划,打算对那些长期盈利能力不达标的个别店面或区域停止服务。这次的变动规模是五年以来最显著的,估计一年内要关闭的店铺会超过四十家。
这反映了85度C在中国大陆的销售额持续走低。根据资料,2023年下半年之后,美食-KY在中国大陆的营收从赚钱变成了亏钱。到2025年上半年,美食-KY在中国大陆的亏损金额达到了2亿元新台币。
艾媒咨询的负责人张毅对媒体表示,就经济状况而言,85度C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经营成果不断变差,从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慢慢出现亏损,现在采取的停止部分门店营业的措施是为了减少损失。从市场竞争角度分析,85度C的亏损和门店关闭与品牌及产品吸引力的减弱有关,这个品牌曾是早期网络热门选择,近年来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慢慢减弱。品牌形象显得陈旧是关键因素,此外,产品方面,85度C缺少引人注目的全新商品,与国内市场迅速更新换代的步伐相比,85度C显得落后。对顾客而言,其魅力也不够。”
根据公开信息,85度C于2003年在台湾地区建立。2007年12月,该品牌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分店在上海威海路落成。2010年,85度C的母公司美食-KY实现股票公开交易。到目前为止,85度C已经拓展到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美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区域。
餐饮领域研究专家林岳向媒体人士透露:85度C最初在台湾地区将自身确立为高端咖啡品牌,以星巴克为参照物,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价格更具吸引力。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后,85度C的商业模式转变为专业烘焙店铺,因此鲍师傅、好利来等本土烘焙企业便构成了它的竞争关系。当前中国地区顾客在购买烘焙食品时,倾向于为不含添加剂、无防腐剂的健康选项支付更高价格,但85度C在此方面显得观念陈旧且技术落后,鲜少开发创新产品或引入新理念。
根据资料统计,截至今年六月三十日,85度C在中国大陆经营着四百四十一家分店,分布在江苏、上海、福建的店铺数量分别是134家、119家、109家。张毅对此评论道:现阶段85度C的分店大多设立在华东地区,特别是在江苏、上海、福建的比例超过九成,其经营区域显得较为集中。一些分店的位置周边竞争很猛烈,这造成85度C在当前的经营格局中,未来能拓展的地域非常有限。
烘焙市场不断迭代
艾媒咨询发布的资料表明,2023年内地烘焙品零售市场总额为5614.2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9.2个百分点,预测到2029年这一数字将增至8595.6亿元。从市场分布情况来看,张毅强调说,烘焙领域整体集中率不高,规模较小的品牌目前仍占据主导地位。根据艾媒调查的资料可知,中国内地烘焙店市场绝大部分由门店数量不超过二十家的品牌构成,其市场占有率超过半数,而大型连锁品牌则非常少见。
张毅谈到烘焙市场的新动向,表示该领域持续扩张。不过,品牌更新换代现象突出,众多传统烘焙店纷纷停业,而不少新式店铺凭借特色商品、全新面貌及服务方法加入竞争。消费者更倾向于健康多样选择,比如低脂低糖类产品,这类商品正广受欢迎。行业竞争态势发生了转变,不再局限于单一商品的较量,而是演变成为对原材料质量、商品革新、供应链效能以及创新应用感受等多方面的全面比拼。在这一演变中,本土企业通过迅速把握顾客需要,逐步扩大了市场份额。就销售网络构造而言,烘焙专卖店的市场份额呈现持续减少的趋势,而跨界餐饮业(例如新兴的茶饮店)和部分零售网点(例如超市)的烘焙业务则实现了快速扩张。
赖阳强调,观察内地烘焙市场,整体容量持续扩大,但结构出现显著调整。国际企业占有率下滑,桃李面包这类本土企业依靠对销售途径的强力覆盖和费用管理快速壮大,另外,许多新兴品牌借助商品更新换代和目标客户推广,在高端市场赢得了一席之地。市场需求转向更注重品质和个性化的产品,促使健康烘焙品类迅速成长,例如采用低糖和低脂配方,同时定制化服务也变得日益普遍,线上购物平台和直播销售方式则改变了传统增长方式,这反映出市场正在呈现明显的两端分化,一端追求极致的效率与便利,另一端则强调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体验,那些无法在这两端建立明显优势的企业,其发展前景受到很大限制。
业内权威人士认为,当前烘焙领域中,85度C仍然占有有利地位。张毅强调:该企业拥有较为深厚的品牌积淀,特别是在区域市场的品牌影响力较为突出。此外,85度C具备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例如设有昆山总部生产基地以及多个地方分店,这些构成了其核心竞争力。产品系列已经相当完善,涵盖了面包、蛋糕、饮品等所有类型,并且能够实现全天候的销售服务。
赖阳表示:85度C之所以具备竞争力,是因为其早期建立的中央工厂能够产生规模效益,从而降低供应链成本,同时,其完善的门店标准化管理体系,也确保了产品的高性价比,因此,在低线城市依然存在发展空间。
85度C透露的信息显示,该品牌在淀山湖、杭州、厦门、东莞设有制造基地,在北京、青岛、成都、福州建立了配送站点。淀山湖的工厂投资了4.4亿元,主要负责为85度C在中国大陆的门店供应冷冻面团和蛋糕等商品,其产能足以覆盖800家门店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对外出口。
此外,据记者获悉,85度C在暂停部分门店运营的同时,也在积极筹备开设新的店铺。根据掌握的信息,85度C品牌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扩张采取了直营和加盟两种方式。10月15日,85度C的一位负责人告知记者,现阶段直营店占据主导地位,加盟店的数量正在稳步增长,预计到年底加盟店的布局将进一步提升。
85度C的未来走向,赖阳指出:该品牌面临的困境十分棘手,并且具有全局性特点;品牌形象显得陈旧,创新力又显匮乏,导致它无法吸引年轻一代消费者;店铺赚钱能力减弱,让它难以应对大都市高昂的开销。能否实现根本性的蜕变,将决定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这不仅仅是调整店铺布局或增加几种商品,而是要全面革新市场方向,从单纯售卖物件转变为倡导生活态度,把审美理念、创新思维和文化特色全面融入商品设计和品牌塑造,这样就能在消费习惯不断变化和竞争异常激烈的背景下,为自己的发展确立新的立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