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第一股”克莉丝汀确定退市!曾卖房自救无果,创始人称管理层出现分歧甚至内讧

日期: 2025-09-16 20:07:45|浏览: 1|编号: 13387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图源:微信公众号“克莉丝汀

本报()记者方凤娇 上海报道

曾经拥有上千家门店的食品界“明星”克莉丝汀,彻底跌落神坛。

克莉丝汀公司最近发布了官方通知,该公司于12月12日收到了香港联合交易所的书面通知,依据该通知,该公司将在12月27日被终止其上市资格。

克莉丝汀一度是国内食品行业的领军企业,被誉为“烘焙业的开创者”。它曾经开设了上千家分店,但两年前所有店铺都停止营业了。公司近年来遭遇重重困境,先是持续亏损,接着关闭了所有实体店,后来银行账户被查封,董事长也被限制了出行自由。即便后来变卖房产来偿还债务,最终还是没能扭转颓势,如今已经确认要退出股市,实在让人感到惋惜。

部分知名奢侈品牌的存续期正慢慢变短,其原因是整个新兴消费领域出现了激烈的同质化竞争现象。食品行业研究专家朱丹蓬在接受《华夏时报》媒体人询问时,如此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从巅峰到退市

根据克莉丝汀12月13日晚上公布的通告,上市覆核委员会在2024年12月3日已经举行了关于停牌决定的覆核审讯会议。2024年12月12日,公司接到联交所的书面通知,里面说明,在全面核查所有相关情况与材料,并且仔细研究了公司及港交所上市部提供的所有说明之后,上市复核小组最终选择支持上市小组依照《上市规则》第6.01A(1)条作出的取消公司上市资格的决议。

克莉丝汀方面透露,公司已经收到联交所的书面通知,该通知明确指出公司股票挂牌的最后期限是2024年12月24日,同时说明股票的挂牌资格将于2024年12月27日上午九时正式终止。

根据可查信息,克莉丝汀自1993年问世,属于首批引入外资的烘焙企业,同时也是国内首批主打高端西点蛋糕的品牌,至今已运营三十余年。该品牌借助中央工厂及西点烘焙冷藏技术,在各个门店供应面包、蛋糕、月饼和各式糕点。公司主要布局在长三角核心区域,具体包括上海以及江苏、浙江两省的重要城市。构建多元销售体系,凭借社区便利店、轨道交通网点、核心商圈店以及欧风现制店,锁定多元消费群体。同时历年来荣获“上海知名品牌”等殊荣,成为众多人的成长印记。

二零一二年,克莉丝汀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交易,是中国烘焙行业首家上市企业。其发展顶点时,该公司在全国布设了1052家分店,其中上海市内便设有543家门店。

刚进入市场时,它的股票价格曾达到1.7元每单位,总价值一度突破200亿元,不过接着股价便逐年走低,现在仅跌到0.057元每单位,总价值也仅剩6910万元。

公司经营自2019年起呈现下滑趋势,克莉丝汀那一年停掉了117个分店;次年又关闭了99个;再往后关闭了55个;从2022年12月开始,旗下所有店铺都停止了服务;到了2023年3月,总部变得人迹罕至;同年所有分店也停止了运作。

因为所有分店都停业了,连财务报表都出不来,克莉丝汀在2023年4月3日就停止了股票交易,到现在已经停牌快二十一个月了。当克莉丝汀面临困境那一年三月,创始人罗田安公开表示:(门店)基本没法继续经营了,盼望(公司)能尽快完成破产程序。

今年10月18日晚上,克莉丝汀发布通告,解释因该公司没有达成所有重返市场的要求,香港交易所因此决定撤销克莉丝汀的上市资格,也就是决定让其退市。克莉丝汀同时说明,按照上市条例,公司有权在10月23日之前申请香港交易所复核这个退市决定。倘若克莉丝汀不申请复核,它的上市资格将在10月29日上午9点正式终止。10月23日,克莉丝汀提交了申请,要求覆核除牌决定。

但是到今年12月13日晚上,克莉丝汀公布通告,最终上市时间为12月24日,12月27日将彻底取消上市资格。

目前,《华夏时报》的相关人员在美国等地的网络平台上查找“克莉丝汀”,这些平台反馈显示所有相关店铺都已停止营业。“克莉丝汀”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最后一次发布信息是在2022年9月2日。该企业对外公布的联系电话也早已无法接通。

至此,曾经风光一时的食品巨头彻底跌落。

曾尝试“自救”无果

克莉丝汀也曾尝试“自救”,想通过卖楼缓解危机。

二零二三年六月,该公司卖掉了上海的两处房产,成交金额达一千六百八十八万九千元,卖得的钱准备支付工人的报酬、原料和辅料费用,以及房租、水电费和其他杂费,不过最终还是没能挽救局面。

我亲手建立的克莉丝汀如今变成这般模样,我感到非常难过。罗田安去年六月向媒体透露,他已向香港警方正式提出指控,并对克莉丝汀经营者的账本情况提出质疑。倘若相关机构经过一番深入调查,最终能使克莉丝汀实施破产重组,那么我极盼望能找到既有能力又有意愿来接手克莉丝汀的人选。

克莉丝汀本应是烘焙行业的领头羊,具有光明的发展潜力,然而,一些唯利是图的基金介入后,公司内部产生了严重分歧,甚至爆发了内部冲突,许多重要的发展计划因此无法推进,公司最终被市场远远抛下,罗田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评价这一情况。

克里斯汀的情况并非孤例,近些年,豪华烘焙领域经历了剧烈变动,众多曾风靡一时的品牌,比如昂司蛋糕,都未能经受住考验,最终黯然退出了市场。

餐宝典研究院院长、餐饮分析师汪洪栋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高端烘焙品牌接连停业,存在两个层面的缘由:其一源于整体市场环境的变动,其二在于烘焙产品的高档特性不易被顾客所识别。部分高端餐饮业者借助场所氛围、服务品质等彰显其尊贵定位,然而这对烘焙行业而言却显得力不从心。

中国烘焙行业历经三十余年演进,当前已面临高度同质化困境,一旦企业品牌革新与进步的节奏、水准有所迟缓,又或者无法契合年轻消费群体的核心诉求,品牌将迅速显现陈旧迹象。特别是大规模铺设实体店面的做法,极易导致企业自身陷入经营困境。朱丹蓬对此表示了看法。

鲍师傅的发起人鲍才胜还曾提及:焙烤领域存在一个奇特说法,五年更新一次格局,若毫无进展,就会出局。

朱丹蓬认为,烘焙业突破瓶颈的要点在于产品革新和版本更新的水准与节奏,新一代顾客对商品改进的期待极为迫切。要想在行业里拔得头筹,生产环节需增设核心制造基地,销售方面则要着力开发定制化、高阶化、健康化的新品。国内众多速消品的爆款商品都极容易被模仿复制。做烘焙的商家必须不断创造出受欢迎的商品,否则很快就会衰落。

做精烘焙行业确实不易,因为产品和服务很难做出显著不同点。市场潜力是存在的,不过不容易形成大规模发展。汪洪栋指出,要想让高端品牌长久发展,关键在于产品与价格对顾客有足够吸引力,同时要明确服务对象,这样才能促使顾客不断回购。品牌建设方面同样重要。如果仅仅依靠花哨的宣传或推广手段,肯定是无法长久维持的。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