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消息,4月27日,记者佟晓群、张欣瑜报道,前日,网上出现信息称上海金山某乳制品企业被卫生部门查获,该企业生产的奶油疑似采用下水道油脂和工业用油加工而成,并且这家乳制品企业是克里斯汀等知名品牌蛋糕的主要原料提供方。该传闻流传仅六小时,克莉丝汀立刻在官方网站上公布说明文件,文件指出公司从未向上海区域的任何金山奶油制造企业采购物料,双方之间不存在任何业务往来,经由微博平台传播的该消息属于虚假信息。
克莉丝汀通过官方网站发布说明,表示企业没有向上海市境内任何一家生产奶油的工厂采购原料,双方不存在任何业务往来,网络上传言内容并不真实可靠。该说明指出,公司建立了严谨的品控流程,并且非常重视食品卫生安全状况。
另有一些网友@ 表示:人造奶油绝不可能是地沟油与工业油混合而成的,因为地沟油和工业油通常都不含有脂类成分,地沟油主要是由饱和脂肪酸构成,并不具备提纯及再催化的条件。
中国经济网记者立即通过电话联系了克莉丝汀的公关主管孙娟,孙娟表示,这一情况对克莉丝汀的品牌声誉造成了重大损害,她补充说:现在所有的生产点都在接受质量监督部门和卫生监管机构进行的常规全面审查。公司作为一家公开上市的实体,股价因此已经下挫了将近三个百分点。孙娟还着重指出:公司制作奶油所用的原料,其唯一来源是南侨进出口公司。此刻我们正努力尝试联系微博的源头,务必会追究诽谤者的法律责任。
孙娟接着用电话联系了来自中国经济网的记者,表示已经联系上了那条微博的发布者,发布者是一位叫杨沁的微博用户。孙娟还把这位用户对克莉丝汀所作微博的说明,以截图方式发送给了记者。记者在发稿前,又接到孙娟的电话,她把克莉丝汀公司要求微博发起者删除帖子并致歉的回应,以图片方式发给中国经济网,她并且指出“这是克莉丝汀公司当晚对这起事件的最终处理和回复”。
附:克莉丝汀澄清公告原文
克莉丝汀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注意到网络上传播的一则涉及个人微博用户名为小兵曹文艺的消息,该消息声称公司向一家已被查封的金山乳品厂采购原料,此内容纯属捏造,公司对此表示高度关切,现特此发布声明,旨在说明事实真相,消除外界误解。
本公司从未向上海地区的任何金山奶油制造企业采购原料,并且没有任何形式的合作往来。
制造虚假消息的人声称这些消息是从人人网转发的,但是经过核实,在这个网站上并没有找到原始帖子。
本公司持续投入大量资源,严格把控食品品质,用心维护顾客健康,在市场上建立了良好的食品安全形象,这份声誉来之不易,对于那些不顾公司多年付出,没有事实依据就恶意诋毁公司声誉的造谣者,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追究其责任,以保护公司的名誉不受侵犯。
企业建立了严谨的检测规范,十分重视食品的卫生状况。公司始终追求“安全提供”,品质管理流程贯穿整个制造环节,从挑选供应商、购买原料、总部加工制作、物流配送商品,到直营店铺售卖,全方位保障物品的可靠性与优良程度。
受董事会委派 克莉丝汀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主席罗田安 于2012年4月26日宣布
关于克莉丝汀
克莉丝汀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从1993年开始制造和售卖烘焙食品,是率先来到中国市场的外资烘焙公司之一。到2011年12月31日为止,旗下有898家零售店,售卖超过2200种面包、蛋糕、月饼等烘焙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