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元祖股份官网
元祖股份(.SH)在2023年完成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同步提升,不过接下来遭遇了发展停滞的状况。
元祖股份公布了一份营收和净利润均下滑的财报,这是这家公司自2016年挂牌上市以来的第一次出现营收和净利润同时下降的情况。
2024年,元祖股份的整体营收为23.14亿元,与2023年相比削减了3.45亿元,同比降低了12.99%。该公司的净利润为2.49亿元,同样出现了9.98%的年度下滑。
年报里,公司解释称营收下滑,主要因为整体经济状况变动,致使经营成果不佳。
元祖股份最初在台湾以制作麻薯为主开始经营,这家公司成立于1981年;1993年,上海元祖食品有限公司设立在四川北路,标志着企业正式登陆中国大陆,由此踏上了品牌发展的扩张历程;2016年,元祖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成为首家在A股市场上市的中国台湾烘焙公司。
公司主要售卖蛋糕、包含月饼和粽子的中西式糕点礼盒等商品,品牌定位为高端礼品供应商。
公司年报透露,元祖股份分布四川、江苏、上海、湖北、湖南、浙江、辽宁等省份设有分支机构,旗下线下门店数量达到七百六十二家,到 2024 年 12 月 31 日为止,元祖的注册会员总人数已经超过一千二百八十八万。
2023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增长,但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则双双下滑,元祖股份的业绩受到月饼和蛋糕业务表现不佳,以及研发创新缺乏等因素的制约。
月饼市场“遇冷”
元祖股份刚到上海时,凭借一种名为“元祖雪月饼”的点心,让上海市民的味觉深受触动,之后慢慢发展成为中高端范围内中秋节送礼的热门选择。
根据官方网站信息,元祖股份当前供应的蛋糕品类涵盖鲜奶蛋糕、慕斯蛋糕以及冰淇淋蛋糕这三个类别;而糕点品类则包含中式点心、西式点心、糖巧类点心以及咖啡饮品;另外,公司还提供以月饼和粽子为代表的时令性食品。
不过烘焙领域呈现多样化趋势,人们购买月饼的偏好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这类糕点的兴趣慢慢减退了。
根据马上赢这一快消品线下零售监测机构所发布的信息,在2024年中秋前夕这段时间里,也就是从8月14日持续到9月13日,那些已经经营了24个月的连续门店,其月饼类产品的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5.17%,而月饼的销售数量也出现了40.67%的降幅。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通过《2024中国月饼行业市场趋势》表明,今年中秋节月饼市场将呈现出销售时段短暂、市场竞争集中、短期销量显著这三个普遍现象。
当前,元祖股份也遭遇了“应季商品销售不理想”的困境。第三季度正值中秋节月饼热销时节,元祖股份却未能从中得到预期收益。
2024年第三个月,公司总收入达到9.42亿元,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3.1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0亿元,环比去年降低了13.11%。
2024年,元祖股份的混合式点心礼盒创造了12.12亿元的销售业绩,较去年降低了16.41%。其利润率也下降了0.23个百分点。在“混合式点心/月供”产品方面,销售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5.20%,降至3416.83万个。与此同时,库存数量增长了29.82%,达到了125.49万个。
食品行业专家朱丹蓬指出,在当前消费形势下,应季食品市场或许会面临购买力下降的问题,市场观察显示,今年应季食品整体呈现旺季平淡的现象,这一状况可能对部分主营应季食品的企业造成冲击,长远来看,诸如粽子、月饼、青团这类应季食品依然具备基本需求属性,但总体将趋向经济实惠。
“押宝”蛋糕
月饼不好卖,元祖股份决定深耕蛋糕市场。
2023年,元祖股份确立了以成为蛋糕领域领先者为核心方向的发展蓝图,逐步减少对季节性产品的依赖,着力增强蛋糕类产品的市场号召力。
2024年,企业重申要成为糕点市场的标杆品牌,会推出时令特色产品,包括春天发售的樱花点心、秋天推出的栗子馅饼等;此外会调整产品布局,减少商品种类,集中力量制作经典糕点;注重产品的情感价值,营造富有仪式感和场景感的烘焙食品,满足顾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保持糕点领域的领先优势。
即便如此,蛋糕业务还是元祖的第二大营收来源,但在2024年出现了下滑,当年完成收入9.55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了8.35%。
元祖股份同样在积极行动,其官方网站披露,公司已经推出与Kiri合作的“巴斯克风味软心嫩芝士蛋糕”,并且还推出了与梦龙合作的“元梦丝巧冰淇淋蛋糕”。
元祖食品在天猫开设的专卖店透露,合作推出的两种蛋糕,销售量分别达到了两千余和四千余,远远超过店铺内其他糕点类商品的销售情况。
然而,要在糕点行业中获得一席之地,元祖股份将承受相当大的挑战。
艾媒咨询公司发布信息称,2024年中国的烘焙食品销售总额预计为6110.7亿元,同比增加8.8%。由于居民购买力提升以及餐饮消费格局变化,国内烘焙品零售市场将不断增长,到2029年整体规模预计能达到8595.6亿元。
当下,好利来、巴黎贝甜、味多美、米旗等品牌均售卖蛋糕,它们借助频繁的IP合作、打造主题感强的门店、运用网红IP宣传等手段,积极争夺市场份额。
重营销轻研发
元祖股份的业绩发展遇到瓶颈,除了受外部环境影响,公司内部的发展方针也可能有关。主要产品线表现不佳,可能与公司更注重市场推广而忽视技术创新有关。
2024年公司年度报告里,元祖股份反复提及革新理念,同时指出“今后的烘焙制品既要确保品质恒定,又必须在风味与品类上持续推陈出新,以此适应顾客多元化的选择偏好。”
创新的口号一直喊,却未见其增加研发投入。
记者查阅年报得知,元祖股份研发团队的人数虽在不断增加,2016年有67人,到2024年增至91人,但研发开支在营业收入中的比例几乎保持不变。
公司最新财报表明,2024年,元祖股份在研发方面的支出为1754.90万元,其研发投入占整体营业额的比例仅为0.76%,相比之下,该企业首次公开募股的2016年,这一比例是0.62%。
元祖股份自公开交易以来九年间,其研究开发开支在总营收中的比重仅提升了0.14个百分点。
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该公司2024年的销售开支达到了9.74亿元。
烘焙领域资深分析师杨怀玉向时代周报坦言,营销投入远超研发投入的情况在行业内确实可见一斑,不过并非所有公司都采取这种策略。部分大型连锁烘焙企业为了迅速扩大市场占有比例,倾向于将巨额资金用于市场宣传,从而对产品研发有所忽略。与此同时,另有品牌已认识到创新研发的关键作用,持续增加研发资源,通过推出新产品来迎合顾客的偏好。
时间久了,因为研发上不去,产品变得千篇一律,没法满足客户的各种要求,商品的竞争力慢慢变差。一直没什么新产品,品牌上也不求变,就会让顾客对品牌的兴趣和依赖减少,品牌的号召力也会慢慢衰弱。
朱丹蓬指出,元祖股份的革新步伐与品质水准,已无法满足消费群体对优质、新颖、品类丰富的根本期待。倘若该公司不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其经营状况将持续恶化,因为它缺乏形成竞争壁垒的关键能力。
关于销售不佳的缘由以及商品更新的情况,时代周报向元祖股份递送了询问事项,到文章发表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