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式三种主要食品包括汉堡,披萨,三明治。汉堡与披萨在国内已形成成功的商业运作,但三明治无论在顾客的喜爱程度还是品牌形象方面,都与前两者存在明显差距。
作为全球三明治的领军品牌,赛百味在中国的发展确实有些问题。
赛百味最初在中国市场仅设加盟网点,特许经营领域通常先开设直营点实现盈利,再拓展加盟商建立加盟网点。这种战略布局存在根本性缺陷,难以与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品牌抗衡。此外,加盟商配合度不高,也导致新菜品推广效果不佳。
宣传费用非常有限。从前提到过,赛百味几乎不设直营网点,全由加盟商经营。因此,赛百味不会把钱花在商品宣传上,而是会用在拓展加盟商的广告上。
赛百味用于制作和发布产品宣传的财力支持,源自一个独立的广告专项账户,该账户的资金,由各分店营业额的按比例提取构成,广告事务的负责人,是从众多合作商中推选出来的广告事务专员。在中国市场,运作方式是,每个区域均设有独立的广告专项账户,账户内的资金,完全由该区域所有门店的经营收入转化而来。在区域广告基金之外,还存在全国范围的广告资金,该资金来源于区域广告资金按一定比例的提取,近年来,由于对全国广告的重视程度提高,全国广告资金的提取比例也从20%提升至60%。
即便如此,能够动用的资金也是数量有限的,因此全国范围内的广告宣传更倾向于精准推送,例如在CCTV5播放的NBA相关广告,以及视频平台上的片头广告,都不可能实现大规模覆盖式传播。经过全国广告资金池的分配后,剩余的区域性广告预算已经捉襟见肘,导致地方层面的广告活动显得尤为拮据。这就形成了不良循环:店铺稀疏的区域,当地销售额不高,可支配的广告预算也有限,推广活动不力,区域成长迟缓,销售额难以大幅增长,可用于宣传的财力更加匮乏。
培养目标群体尚未成熟,与麦当劳肯德基相比,对市场的开拓也不够投入,首先,赛百味作为美式快餐,在中国市场是汉堡、披萨、三明治类食品中入驻最晚的,本身就需要数年光阴让顾客逐渐适应其口味;总部对中国区域缺乏关注,与其他品牌不同,中国总部仅是新加坡亚太总部的派出机构,作用有限。
本地化工作进展缓慢,新产品的市场拓展也遭遇阻碍。所有产品都严格遵循美式传统标准,赛百味公司并未针对中国市场进行任何调整或开发新产品。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三明治本身属于典型的西式食品,中国人对冷食的接受度较低,大部分三明治都是常温的,若再搭配一杯标准的冰镇可乐,更与中国人偏爱热食的饮食习惯相悖。
赛百味对自己品牌的设定,导致其无法轻易适应各地口味。三明治中包含丰富蔬菜,因此面包必须冷藏后才能制作,因为温热面包缺乏韧性,风味不佳,还会破坏蔬菜的爽脆口感。
全部商品制作均完全依照美国传统方式,赛百味公司,并未针对中国市场进行任何改良或开发新品。
赛百味点餐方式是一把作用复杂的工具:许多人难以适应自行决定。刚开始挑选面包、蔬菜、沙拉酱等选项时,会感到十分为难,相比之下,肯德基麦当劳的预设套餐让人更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