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会发胖的主食,第一名并非是馒头,这7种主食热量还要更高

日期: 2025-09-27 11:16:31|浏览: 2|编号: 14246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一谈到体重增加,许多人立刻想到“是不是面食吃得太频繁?”或者“必须减少主食摄入”。但实际情况或许出乎意料。

高卡主食中,馒头并非首要‘嫌疑犯’,甚至,它于众多主食行列堪称‘低调内敛,卡路里节制’。常被频繁选用的几种主食,其热量远超馒头,却从未遭人‘排斥’。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日常生活里的盲区。

有些人频繁食用“营养补充食品”,体重却持续增加;有些人极力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反而感到极度饥饿,血糖水平也急剧上升。这究竟是主食本身存在缺陷?还是我们对主食的理解产生了偏差?

以一个实际案例为例,一位36岁的男性,职业为公司职员,身体质量指数为28,患有轻度脂肪肝,声称每天都不再吃馒头,但血脂和血糖水平依然偏高,体重也没有减轻。

调查后发现,他每天吃早餐时搭配“全麦贝果”和“低脂奶”,午餐选择“红薯”与“藜麦沙拉”,晚餐则食用“玉米”和“鸡胸肉”。虽然这些食物听起来非常有益,但其中暗藏隐患,主要在于主食的卡路里含量异常高,特别是那些他自认为营养的食品。

很多人不清楚一个事实:食物热量大不代表它很油腻,糖分含量高不代表它味道很甜,血糖上升速度快不代表进食量很大。

诸如红薯、玉米、藜麦、燕麦片之类,被所谓的健康圈子捧得极高,它们果真能够让人体轻松无压力吗?

讲个让人警醒的情况:200克红薯的卡路里数是132,这个数值看起来并不高,不过你真的只会吃200克红薯吗?实际上,许多人一次就会吃掉两个,分量达到400克,这样一来,摄入的热量就足以当作餐后甜食了。

玉米的主要构成是碳水化合物,每100克含有106卡路里,一根大玉米大约重200克,相当于吃掉两碗米饭。

观察一下燕麦片,许多人称它为“富含纤维、脂肪少、有助于血糖稳定”,然而,关键在于——你所摄入的究竟是否为纯粹的燕麦?

市面上不少速食麦片内掺有甜味剂、香料及乳粉,每百克热量轻易超过四百卡路里,这个数值比一块蛋糕更为可观。你自以为正在控制体重,其实身体却在悄悄增重。

最易导致体重增加的谷物食品,并非馒头,而是那些“美味但难以产生饱腹感”的高卡路里主食。诸如米粉、炒饭、煎饼果子这类“混合型谷物”,不仅热量密度大,还容易让人吃得过多。

一碗米粉,卡路里超过六百,毫不夸张,再配上一个熟鸡蛋,几片油脂,相当于把一顿早晨的饭全部解决了。

部分主食的卡路里含量异常高,源于其中暗藏两种不良征兆,即热量单位密集且血糖反应迅速。血糖反应程度并非虚谈,而是衡量食物引发血糖急剧波动的客观标准。

譬如白面馍的升糖指数为88,大米饭是83,而用糯米做的食物指数超过90。换言之,你吃下一口糯米饭,血糖会急剧飙升到很高水平,接着又快速下降,导致很快感到饥饿,进而吃得更多。

再讲个更令人不安的:饭团、粽子、糍粑和年糕,这些节日常吃的食物,都属于高升糖指数食品。

糯米特性显著,质地极为浓厚,血糖上升迅猛异常,看似少量摄入,实则引发血糖剧烈起伏,如同乘坐过山车,迫使胰岛素急速分泌,最终导致两种后果,要么感到极度饥饿,要么造成脂肪大量囤积。

沿着这个思路继续分析,所谓的“复合型主食”实际上是隐蔽的误区。所谓复合型,就是指主食掺入油脂,并且经过深度加工。例如,炒饭、炒面、油条夹饼以及披萨、炸馒头片,这些都是复合型主食的典型代表。

食物原本也许没有大碍,可一旦经过油炸、调味、加酱这些步骤,热量就会急剧增加,甚至超过原来的很多倍。

难以置信,一份寻常锅贴,六块,卡路里就快到四百五十,你或许能吃上十块;一盘炒年糕,热量直接冲到七百以上。这些食物的热量,远超一个大馒头的含量。

一个100克的馒头大约含有230卡路里,它消化起来很舒服,吃的时候也不觉得腻。这样的食物值得被同情吗?

有人或许会疑惑:“难道我的食物选项就仅限于馒头吗?”这当然不是实情。真正决定主食问题的关键,在于选择何种方式进食,控制摄入的量,以及搭配哪些其他食物。

只摄入谷物类食物,不补充肉类和蔬菜,会很快感到饥饿,并且血液中糖分含量会剧烈波动。然而,将主食作为热量管理的手段,反而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同时控制身体重量。

比如早上半个主食,再配一个水煮蛋和一杯不含糖的豆奶,能够使身体获得持续的能量供给;中午吃一餐全谷物饭,再搭配一条清蒸的鱼和新鲜的青菜,既不会很快感到饥饿,也不会轻易过量进食。限制食量,比限制食物的种类更为关键。

还存在一个错误观念:许多人认为“全麦食品、杂粮制品”就必然热量少。实际上,全麦面包、杂粮点心往往掺杂了糖分和油脂。

一种标榜为“健康全麦面包”的食品,其卡路里含量常常超出白米饭一碗。而且,这种面包没有饱腹感,吃完之后很快就会产生再次进食的欲望。

必须说明“热量浓度”的含义,它表示每100克食物中蕴含的卡路里数量。

含水量大、纤维丰富的食物,其能量集中度小,例如各类青菜;相反,含水量低、经过深度处理的食品,能量集中度高,诸如干果、糕点、煎炸面食等。摄入能量高度集中的主食过量时,只需少量便可能超过每日所需。

提及此事,常有人疑惑:“我能否借助代餐来限制摄入的卡路里?”坦白讲,多数代餐粉制品和代餐饼干,其热量含量并不少,产生的饱腹效应也不理想,吃完之后容易产生饥饿感,结果反而导致下一餐吃得更多。

与其吃这些“伪健康食物”,不如好好吃一顿搭配合理的饭。

医学观点表明,经常食用高升糖指数食物,会加重胰腺负担,提升胰岛素抵抗几率,这是引发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早期信号。对于糖尿病前期患者或家族病史人群,更需谨慎选择并合理搭配主食种类。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2年一项调查指出,我国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饮食问题,主食在其膳食中所占比例高达65%以上,相比之下,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则明显不足。这种长期以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为特点的饮食模式,为糖尿病的频繁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另有一组统计,2019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发布的结果显示,我国民众每日主食摄取量,普遍高于健康指导的量值大约十五个百分点,这些超出标准的“主食部分”,其实正是造成体重增加、血糖偏高等问题以及肝部脂肪堆积的“潜在诱因”。

若要有效管理体重、平衡血糖水平,无需再纠结是否要食用馒头。重点在于严格控制摄入量、关注食物的升糖反应、注重膳食组合。切莫被那些看似营养的主食所迷惑。

某些粗粮热量并不低,部分代餐产品无效于瘦身。理想的食物方案,应当具备长期可行性,能提供满足感,并且不会引发精神负担。

说实话,体重增加,并非因为某个特定食物,而是因为摄入过量,同时活动量严重不足。

别再只盯着馒头计算卡路里了,真正需要留意的,是那些自认为营养均衡却热量很高的主食,是那些让人感觉没吃饱却吃超量的食物,是那些吃完后没有负罪感但实际热量加倍的圈套。

最怕你不明白自己吃了什么,却还自以为吃得营养均衡。身体会毫不留情地揭示营养状况,不会欺骗你。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