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金鸽瓜子从新疆采购原料,之后返回西安进行炒制,接着又将工厂设立在了安徽那位老板的故乡,这件事情确实非常奇特。
老陕们一听就明白,味道很正,地方也合适,感觉也到位。
拧巴的不只是瓜子。
那个装着冰峰的透明瓶子里的饮料,1948年冬季大雪导致火车无法通行,相关设施被留在西安,西安因此品尝到了最初带气泡的甘甜滋味。
谁能料到,七十年之后,它依然能卖出五千万个硬质玻璃容器,并赋予其特殊价值,相比之下,塑料容器却被认为不够地道。
本地人一句“冰峰变了”,比任何市场调研报告都管用。
再说米旗这个品牌。1994年,冯青山把西点柜引进了城根处的连锁店,顾客可以自行挑选商品,这种做法在当时并不常见,而在那个年代的西安,购买面包需要由工作人员亲手递送。
十年之后,米旗月饼跻身全国前十行列,这个数字看似诱人,但真正令人心动的,是中秋节凌晨两点依然排起的队伍,队伍之中,有拖着行李箱、赶着火车的年轻姑娘,也有抱着熟睡孙子、来购买月饼的慈祥老太太,品牌难道仅仅是图腾那么简单吗?
银桥的故事带点“部队味”。
刘华国最初从事炼乳销售,之后转而经营奶粉,进而带动了二十余万农户的养牛场。
将饲养者转变为股份持有者这种做法,读起来像是理论书籍上的内容,然而,当真正进入乡村地区考察时,那些印有“秦始皇兵马俑”宣传画的红墙,已经持续张贴了二十年之久
牛群规模日益扩大,乳制品容器多次更新换代,唯有墙壁上的“兵马俑”图案始终色泽如新。
锅巴算小众吧?
百吉猫偏把锅巴做成年产能1.5万吨的大块头。
孜然味、牛肉味、麻辣味,货架像调色盘。
董立军过去在库房时穿着军靴清点货物,如今在办公室里负责调整包装和色彩方案,口中依然念叨着同样的话语:气味不够纯正,陕西人不会购买。
红星软香酥以礼泉苹果渣制作酥皮,西凤酒借助柳林镇的老窖泥发酵酒曲,二者均源自乡土工艺,却绽放出非凡的价值。
差异在于,红星固守关中平原的苹果气息,西凤却已捧杯远销海外,老陕那句“我们这酒,唐代就已饮用”硬是让洋人眉头紧锁,连饮三杯。
这些牌子,没一个只靠技术,也没一个只靠情怀。
金鸽去掉了瓜子的外壳,不过它的声响依旧清晰可闻;冰峰更新了饮料的包装,不过旧式的玻璃瓶依然在回民街售卖;米旗的烘焙车间,法棍和红枣糕正在一起烘烤;银桥将牛奶的产地标注在宁夏,不过公司的本部仍旧位于西安北郊那座老旧的建筑。
最有趣的地方在于,他们都怕陕西人嫌“变味”。
最新产品发布,实际体验的最终环节通常不在科研场所,而是直接带到钟楼下,请散步的老人品尝一下——味道偏咸、偏甜、不如从前香吗
一句话就枪毙。
回望这些本土品牌至今仍屹立不倒,并非凭借宏伟的规划,而是源于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锁定目标市场,长期专注深耕。
你可以说它土,可土得扎实,土得带劲。
如今,预制食品制造车间一座座拔地而起,跨国饮品公司亦将生产线设在了咸阳地区。
机器一响,瓶子一溜,有人担心老味道会被冲散。
只要金鸽售卖的摊位依旧矗立在城墙旁,只要冰峰汽水在瓶中发出气泡的声响,那份不屈的劲头就不会消逝。
最后留个悬念:倘若某天清晨你尝了一口锅巴,猛然觉得“这并非往昔的滋味”,你会选择继续付款,还是立刻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