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1月12日发布报道,内部人士表示,三明治品牌赛百味已经委托专家研究转让事宜,暂且称为“赛百味”。消息人士指出,当前仅是初步行动,目标锁定有实力的公司或私募基金作为接盘方,评估赛百味资产价值或达百亿美元以上。但最终能否成交,或是进行其他形式的合作,目前尚无定论。
界面新闻报道相关情况后,向赛百味提出询问,不过截至消息发布时,该公司尚未给予回应。
赛百味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该公司属于非上市公司,因此不会透露股权安排和经营方案等细节。企业将把精力放在品牌升级上,同时协助加盟商实现经营目标并增加收入。
赛百味成立于1965年,以售卖条状三明治为主打产品,在肯德基和麦当劳之间,赛百味展现出更优的性价比,并且更加注重健康和低热量。依据市场分析机构的统计,到2021年,赛百味在全球大约设有37000家分店,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美国地区。2012年是赛百味经营状况最为出色的年份,全球营收高达180亿美元,但在此之后,其经营表现逐渐走下坡路,并且不断有分店关闭。
根据行业媒体的数据,自2016年起,赛百味在美国境内关闭了300多家分店;到了2017年,该连锁品牌又关闭了909家门店;到了2018年,这家快餐企业更是关闭了超过1100家位于美国本土的店铺,目前在美国本土运营的门店数量不足25000家,创下8年来的最低纪录。
赛百味经营不善的缘由在于,其特许经营体系引发的食品品质难题,以及该企业仍旧陶醉于三明治曾带来的鼎盛时期,产品种类过于单调且陈旧,因而市场优势逐渐削弱。赛百味方面随后的声明提及,公司始终致力于“提升门店运营效率,通过选择更优越的店铺位置来增加收益,门店的关闭属于其调整策略的一部分。”
赛百味发展迟缓可能与它属于家族式管理有关。2015年公司迎来五十周年庆典,联合创始人Fred却不幸离世,他的妹妹Greco随后负责公司事务,并于2018年结束任职。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和最初的投资人Peter Buck也在2021年去世了。
后来,2019年,职业经理人John加入了这家企业。据《华尔街日报》披露,他一直致力于改变赛百味的现状。他关闭了一些门店,对公司运营进行了调整,并且着力提升赛百味的菜单和产品质量。他曾经公开表示,赛百味的美国业务将进入稳定期,同时会将更多业务拓展到海外市场。
确实让赛百味有所起色。
统计资料表明,2021年,赛百味在美国的差不多两万家分店重新站稳了脚跟,实现了94亿美元的营收,比前一年度提升了百分之十三,而公司方面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的同店销售额与2021年那个时段比,增长了百分之八点四。
而在中国市场,赛百味的发展也不太理想。
依据窄门资讯,到目前为止赛百味在国内的店铺总数为661个,这个数字明显少于该公司原先计划的3000个店铺。
进步迟缓的缘由之一在于产品研发能力欠缺,由于三明治的种类受到局限,其展现的潜力相当小,比如它近期推出的新品除了厚切牛排、金枪鱼等传统三明治,还会推出鳕鱼、牛油果等时令限定三明治。然而对照其他外国企业,不仅产品种类更加多样,在适应本地市场方面也更为深入。
另一方面原因是赛百味对加盟商的管理力度不足。
为了增加分店数量,赛百味放低了合作开店的难度,单家店面的建设费用压缩到八十万元。公司总部对合作方条件和铺面选择也变得比较随意。因此,食材品质,供货环节和经营服务水准出现很大差异,顾客经常抱怨“有些赛百味比另一些味道更佳”,这对品牌声誉造成很大损害。
但是,这次打算脱手或许并不是赛百味经营下滑的标志,更可能是这个家族式公司在创始人去世后寻找融资机会的表现。
实际上,在此次出售消息公开前,就已流言称汉堡王母公司RBI曾与Tim的母公司RBI非正式接触,意图收购赛百味,但双方在价格问题上存在分歧,最终RBI放弃赛百味,转而选择其对手Subs,收购价为10亿美元,这个数字远低于赛百味此次曝光的100亿美元估值。
后来,太平洋管理咨询集团的一名连锁餐饮研究专家在2020年向外界透露,RBI以及另外一家机构,在过去的十二个月到十八个月期间,都对赛百味公司展开了全面的审查工作。
这表明赛百味或许觉得,在创始人家族负责运营之后,聘请一家餐饮公司来处理事务,更有助于它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