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酸奶界这么多年,
稠的稀的酸的甜的,
也可谓是尝尽酸奶百态了。
那么造成口感上的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酸奶的酸度和发酵时间的关系比较大——
发酵时间如果过长,酸奶就会变的非常酸并且析出乳清。
酸奶的黏稠程度和奶源之间的关系比较大——
牛奶里蛋白质和乳脂肪的多少,决定了做出来的酸奶会不会又浓又稠。
酸奶的黏稠度与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特别是脂肪,含量密切相关,含量越高,酸奶就越黏稠,质地会变得像豆腐块一样,吃起来非常顺滑,几乎能立刻融化在口中。
通常国内酸奶的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大约是百分之三,蛋白质部分相对较少,为了提升稠密感会掺合明胶和果胶。
国外的酸奶,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介于6%到8%之间,味道自然十分醇厚。
而自制酸奶显然有更多选择——
用蒙牛或者伊利品牌的袋装牛奶,用特仑苏或者金典品牌的全脂以及低脂奶,用三元或者万得妙的巴氏杀菌奶,用多种进口的全脂低脂脱脂牛奶,来制作酸奶。
最让人不满意的是那种用袋子装的酸奶,虽然乳脂的比例并不低,可就是显得很稀,无法凝固,吃起来除了酸味,完全感受不到奶的香味,而且偶尔还会出现一些难以形容的怪味。
还有酸奶是用巴氏杀菌的牛奶制作的,装在块状容器里,质感并不浓厚,放入冰箱冷藏后用工具翻动时会变成碎裂状态,假如掺入甜味剂,其风味就十分接近家庭订购的常见酸奶,那种装在透明玻璃瓶或者陶瓷瓶里的产品。
进口牛奶制成的酸奶质地十分浓厚,用工具翻动不会散开,不同于那些像块状豆腐,显得如同粘稠的胶体,随着脂肪含量的降低,其粘性逐渐减弱,味道同样十分令人满意。
特仑苏这类产品,其实与国外的牛奶很相似,就是稠度稍低,饮后乳糖的甜味不突出。
发酵时长很关键,控制得当,酸奶就不会过酸,即使不添加糖分,也能品尝到乳糖带来的微微甜味,这种感觉十分美妙。
希望大家都能做出美好的酸奶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