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与脸盆相似的“东北大板”在社交网络迅速流行,外形酷似鸡腿的冰淇淋制品成为市场热门商品……当前正值冰淇淋企业推出新品、寻求合作的时期,为了争夺2025年的市场份额,众多品牌显著提升了研发投入,将产品健康化、拓展即时销售等作为发展方向,已经形成行业普遍认知。
行业内人士透露,由于气候状况、产品储备、消费能力等综合作用,国内冰品行业从2023年开始显现增长乏力,迈入注重品质与价格平衡的阶段。受此影响,今年推出的冰品新品种定价大多不超过五元,主要分布在一元到三元之间。分销商和零售商也变得更加审慎,陆续减少订货量并调整销售预期,整个行业的库存负担比去年有所减轻。
即时零售渠道突起
每年十一月到次年一月,是冰淇淋行业推出新品、开展招商活动的关键时段。根据光明乳业的观察,2025年冰淇淋产品的主要消费特点包括健康化、品质化,以及口味和款式上的多样化。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低糖、低脂、无添加等健康概念逐渐成为冰淇淋市场的主流,企业将更加重视原料的天然与健康属性。当前,冰淇淋的品种不断推陈出新,开始采用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食材和风味,例如红薯、红豆、黑芝麻等,部分产品还与咖啡、茶水、酒类等不同风味的元素相互融合,创造出新的口感体验。除了常见的棒状和杯装类型,市面上出现了更多样化的产品形态,以及来自不同领域的定制化选项,让顾客能够享受到更加多元化的选择。
受当前态势驱动,光明乳业针对“国民雪糕”这一方向,重新打造了光明冷饮的代表性产品奶油棒冰和奶昔杯,同时与兄弟品牌合作推出了“大白兔”小型雪糕系列。认养一头牛则推出了十多种全新产品,着重强调“新鲜牛乳”的优势,将产品线延伸至5元到10元区间,儿童产品依旧以“纯净配方”为主要卖点。中街冰点运用独家研发的零下196度液氮保鲜技术,制作出含10%果肉的果汁雪糕,此外还采用了近两年行业内常见的立体造型设计。
产品革新并非唯一趋势,销售途径的调整同样迅速。光明乳业指出,即时销售网络成为冷饮售卖的新兴动力,其扩张速度明显领先整体市场。认养一头牛补充道,自2021年起,抖音借助爱好购物特性,推动冰淇淋整体销量稳步上升,为新兴品牌涉足该领域创造了有利条件。实体销售方面,冰淇淋在即时销售、便利店及批发零售点的增长速度显著加快。
美团闪购所发的《2023即时零售冰品冰饮消费走向报告》表明,人们对于冰品冰饮的需要持续增加,其消费特点表现为可以随时购买,当作小零食,以及成为生活必需品。此外,在即时零售平台上,冰品冰饮是顾客首次增加购买的主要商品种类,其关联购买的比例达到49%,比整个销售渠道高出8个百分点。接下来三年,冷饮在即时销售领域的发展速度估计能达到四成,市场交易总额可能会超过六十三亿元。
沈阳枫可祺食品冷饮研发机构的张宇峰担任项目咨询经理,他向新京报记者透露,目前冰淇淋产业正经历从生产主导到需求主导的转型,产品制造革新和营销策略创新已构成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近年来,冷饮公司对于消费情境的创设、短视频的引流效率等层面愈发精通,因此市场对这类服务的渴求持续增长。张宇峰的公司去年组建了一个网络小组,运用即时达、直播窗口、网红助力等手法,为商家带来客流。他们山东有位客户,在本地直播节目中亮相,单日销售额达40万多元。众多代理商目前正推广半径1.5公里内的即时配送业务,以此连接线上与线下市场。
渠道商调减备货量
品牌方积压产品、市场增长减慢等因素作用下,清空库存变成冰品领域最近一年里的核心工作。行业内部人士向新京报人员透露,2024年1月的上新时段,经销商的资金和渠道的冷柜都被积压货占用,导致新产品的铺货速度减慢,经销商进货的欲望降低。因此,经销商和渠道商今年普遍减少了进货量,也对销售情况不看好。
北京一家冷冻食品批发商向新京报表示,去年为了处理积压的货物,所有产品不论成本高低,最终都以十几元一件的价位出售,部分通过网络渠道售出,部分进入特价仓库,他是亏本处理,若不降价就无人问津,积压的货品会阻碍新品的销售,清理库存大约持续到四五月份才结束。借鉴去年的经验,他降低了今年冰爽饮料的预备数量,部分滞销货品的补货量仅是往昔同期的三分之一,下级分销商的采购量也在降低,不再囤积货物,多数是卖完再进货。
张宇峰透露,去年五月,一家知名冰品制造商突然关闭了数个生产基地,终止向分销商供货,并且等分销商手中的存货卖完就不再补充货品,部分销量突出的商家甚至遭遇缺货,只能从其他地区调货来满足需求。
多项措施促使该行业于2024年六七月间基本清除了积压产品,部分生产商及销售商因此蒙受了利润减损,不过“脱身”后的代理商在2025年进货意愿十分旺盛。我近期出席了数场新品发布活动,感受到制造商提供的条件相当优厚,今年销售环节的库存负担不大,商家购货态度也更为审慎。
行业媒体《中国冰淇淋》的主编祝宝威表示,今年冰淇淋的库存状况并不突出,关键因素是分销商调整了销售预期,减少了对货品的订购,这也导致一些冷饮制造企业提前结束了生产,并且降低了产量。另外,企业的经营策略也在转变,不再像产品畅销的时期那样单纯向分销商施加订货压力,整个行业正逐步走向更加稳健的发展路径。
进入“质价比”时代
由于气候状况、物料储备、消费能力等众多层面的作用,国内冰品行业从2023年开始显现发展迟缓的态势,步入了注重性价比的阶段。根据祝宝威的分析,过去两年里销量较好的冰品新品种主要分布在3元到5元的价格区间,这个价位低于早前的5元到8元定价,反映出“消费者削减单次购买数量,追求产品品质提升”的行业普遍趋势。
张宇峰透露,2024年整个冰淇淋行业销量持续减少,不过售价三块钱的商品销量在增加,以前多是卖一块钱的,这说明消费水平有所提高。到了2025年,新推出的冰淇淋主要还是集中在零元到三元这个价位,一些知名企业也跟着降价。经销商们普遍调低了赚钱的预期,更看重赚取小利润但卖得多,以及商品周转的速度。
那批冷冻食品的商号向新京报的记者透露,由于2024年消费市场状况不佳,他们的冷饮产品销量减少了20%到30%。自从“雪糕刺客”事件发生以来,顾客对于价格较高的雪糕的接受程度显著下降,以前每支10元或15元的新品很常见,如今每支3元或5元的新品都被视为价格偏高了,今年他们引进的3元以上价位的新品非常有限。
认养一头牛研究发现,去年冰淇淋市场增长速度减慢,主要原因在于天气状况影响明显,夏季来得晚且气温偏高,导致冰品销售情况未达目标;以成熟中产阶层、年轻都市白领、注重生活品质的妈妈群体为代表的冰淇淋购买者,更加看重产品性价比。与此同时,领先品牌在实体店的销售依然强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光明乳业也向新京报记者确认,我国预包装冷饮市场体量持续增长,但价格趋向稳定。冷饮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新竞争者及新产品不断面市,销售渠道趋于多元,原料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均对行业氛围产生影响。这些因素也致使部分冷饮品牌经营状况出现下滑。
受相关情况作用,冰品行业同样在积极变化。2024年,价格较高的雪糕品牌钟薛高出现经营困难,部分即将过期的商品以2.5元价格大幅降价处理,品牌创始人林盛曾尝试通过网络直播销售产品以偿还债务。同年三月,在华经营“梦龙”“和路雪”等品牌的联合利华公司决定分离其冰品部门,理由是购买者更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低的商品,从而加剧了市场内企业的竞争状况。2025年第二财政季度,由于市场状况不佳以及购买意愿不高,哈根达斯中国的实体店顾客数量大幅度减少,个位数百分比级别地下降,公司正努力拓宽非餐饮的售卖途径,包括在零售领域、餐饮服务行业以及网络销售平台,目的在于减轻当前不利的经营形势带来的压力。最近,关于“贵州茅台不再提供冰淇淋产品”的消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公司也清楚地阐述了酒类与旅游行业相结合的产品开发方向,将主要精力放在为茅台国际大酒店这类企业级客户提供服务上。
当前,冷饮行业持续吸引新企业加入,其中,以认养一头牛、新希望、海河、天友、菊乐等乳制品公司为代表的跨领域公司表现突出。
光明乳业研究指出,乳品公司在生产冰淇淋方面的有利条件包括原料供应、品质管理、成本控制等环节,这些因素有助于保障最终产品的品质和风味。此外,乳制品作为日常必需品,在各类零售网点,如大型超市、小型便利店以及社区商店中均有广泛的销售网络,部分企业还开设了自有品牌专卖店,这为冰淇淋产品提供了便捷的消费者接触途径,有利于迅速提升市场占有率。同时,乳品公司原有的品牌知名度能够有效延伸至冰淇淋市场,增强产品竞争力。新兴品牌的出现确实使得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同时它也为创新和跨界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和新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