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红宝石是首批实现工业化制造的宝石品种,制造过程普遍运用了火焰熔化技术进行加工。
中文名:合成红宝石
中文名: ruby
颜色:红色
质地:坚硬
透明度:透明至半透明
光泽:亮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1什么是合成红宝石
合成红宝石往往呈现出明艳的赤色,和天然红宝石的差别并不显著,两者的物理属性也毫无二致。它既可以像天然红宝石那样,被雕琢成椭圆形、圆形或者梨形的混合刻面宝石,也能够形成腰圆形的款式。此外,它偶尔还会被打造出一些别致的造型,例如顶部是拱起的弧形表面,底部则是刻面的长方形或椭圆形混合宝石;又或者顶部同时拥有拱起的弧形表面和刻面,而底部则呈现刻面的长方形混合宝石的模样。这种特殊切割方式是人工培育红宝石独有的,单个宝石的重量通常介于五到十五克拉之间。市面上也存在采用人工培育红宝石制作成的珠状项链和腕饰,此类饰品绝对无法通过天然红宝石来打造。
人工悉心打造的合成红宝石非常纯净透亮,部分样品中甚至找不到任何杂质颗粒。然而通过火焰熔融技术制备的合成红宝石多数情况下会留下该方法特有的形成痕迹:只要调整观察角度,借助放大镜就能观察到这种制品中存在的细密弧形纹理,而使用显微镜观察则能看得更加真切。偶尔也能发现细小的气泡,以及大量聚集的微弱不透明颗粒体(是未完全熔解的原料碎屑)。部分人造红宝石里或许会存在网状结构的裂纹,这是为了模仿某些含有大量包裹物的天然红宝石,借助温度的剧烈波动而形成。只要仔细审视,这种“以假乱真”的伎俩反而会变成识别人工制品的一个标记。
人工培育红宝石的价格十分便宜,远不及天然红宝石的市场价值。通常情况下,一般人工红宝石的造价主要来自打磨环节的开销。然而,借助助熔剂法和水热法制作的红宝石价格依然居高不下,大致与中等档次的天然宝石价格持平,因此这类产品在市场上并不常见。需要特别留意的是,部分不法宝石商贩会将这两种技术生成的合成红宝石当作天然宝石售卖,借此获取高额利润。
2红宝石合成方法
助熔剂法
1963年,美国查塔姆公司运用助熔剂技术制造出一种新型合成红宝石,命名为查塔姆红宝石。这种通过助熔剂法生成的红宝石,其视觉表象与天然红宝石更为相似,因此更具迷惑性。识别伪造红宝石和真红宝石的细微差别,对一般投资者购买红宝石饰品来说非常不容易,所以,建议还是找专业的评估机构,对红宝石饰品做深入的分析。
水热法
水热法制取的红宝石,其真伪判定要比助熔剂法制取的更为复杂。最关键的判断依据,是能否观察到籽晶;偶尔还能发现类似面包屑形态的包裹物;部分样品表面带有细微的波状纹理。若无法识别这些红宝石戒指的独特征兆,就必须借助精密的大型设备,比如红外光谱仪和电子探针仪,进行深入分析。
威纽易法
在人工改进红宝石方面,合成红宝石才是真正棘手的问题。最早的合成红宝石是由法国化学家威纽易通过一种名为威纽易炉的装置发明的,该装置以氧化铝粉末为原料。如今,这种合成红宝石已经充斥着市场。人们不仅用它来打造一些价格低廉的装饰性红宝石戒指,还有人利用它来假冒天然红宝石。
3合成红宝石如何辨别
从外表来看,人造宝石通常没有瑕疵,色彩鲜明,分布十分一致。而能达到这种水准的天然宝石一般非常少见。假如把许多红宝石和蓝宝石并置,人造宝石中每颗的颜色纯净度基本一样,天然宝石则每颗之间差异很大。
二色镜可以用来观察合成宝石,它们大多采用维尔纳叶法制造,这种工艺产生的晶体在释放内能后,会沿着某个主要方向产生裂纹,因此加工成的宝石,其台面大多与光轴平行,从台面方向容易看到二色现象;相比之下,天然宝石在切割时,台面通常垂直于光轴,一般从台面方向很难察觉到二色性。
红宝石在紫外荧光检测下表现不同,人工制品的荧光反应比天然制品更为显著,且多颗样品会呈现出一致的荧光特征,而天然样品的个体间荧光表现则存在差异。
放大审视最为关键,天然物质包含多样的矿物包裹体和气液包裹体;人造物质则呈现特定的内部构造,比如,采用维尔纳叶工艺制造的人造物质具有弯曲的生长纹路,纹路形态类似唱片上的螺旋凹槽,并且伴有气泡等显著标志;借助助熔剂工艺生产的人造物质则含有铂金薄片、羽状结构和熔剂残留液滴等包裹体,不过这些特征较难察见;通过水热法合成的人造物质含有金属合金包裹体,钉形包裹体,以及锯齿形、波纹形、树枝形等形态的包裹体;许多人造物质内部十分纯净,没有瑕疵。
大型设备包括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等,能够分析宝石的构成,借此可以把天然宝石和人工宝石分辨清楚。
如今科技发展迅速,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工厂,制造人造红宝石已非难事,而且科技不断进步,部分人造红宝石的逼真度极高,几乎可以乱真,真假之间难以分辨。
市面上普遍存在的一种人造红宝石是通过焰熔工艺制造而成,这种红宝石的结晶体晶莹剔透,色泽鲜明,而且块头比较可观。单凭肉眼进行分辨时,必须关注三个关键要素:
红宝石的裂理通常很显著,因此大多数中低档的天然红宝石都存在裂理现象,红宝石属于三方晶系,偶尔可以观察到120度夹角的两组或三组生长纹或裂理,焰熔法合成的红宝石几乎不出现裂理,即便存在,也是人工加热冷却后形成的裂理,这种裂理没有固定模式,显得杂乱无章,也看不到120度夹角的生长纹。
其次,天然红宝石的色彩通常深浅不一,源于其自然生长过程中环境复杂多变的影响,相比之下,通过焰熔法制造的红宝石则呈现出明亮且分布均匀的色泽。
第三,天然红宝石里常能发现固体矿物夹杂物,或者呈线状分布的夹杂物,那是经过加热后,原本的气态和液态夹杂物破裂所留下的痕迹,这些夹杂物都是鉴定天然红宝石的关键依据。而用焰熔法制造的红宝石内部比较纯净,几乎看不到固体矿物夹杂物。观察宝石中的夹杂物时,最好使用十倍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