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南京一位名叫吉的小姐购置了元祖品牌的雪月饼,完全未曾料到,当她在拆开包装审视时,包裹内层放置的固态二氧化碳意外接触到了她的身体,致使她大腿及臀部等部位遭受了极为严重的冻伤。
↓戳下面查看视频↓
当时臀部就被“烫”出两个小洞
21日上午,记者遇到了吉小姐,她于9月15日那天下午,在南京市集庆路上的元祖食品店,买到了一盒元祖星空雪月饼,每盒售价238元。
吉小姐表示,她当时正坐在车子的副驾,便伸手拿出了月饼盒子打算看看里面,谁知一打开,大量干冰突然掉了出来,正好落在她的腿上,由于她当时穿着短裤,部分干冰还从坐垫缝隙钻进了裤子里。
“那一刻如同被细针刺中! ”吉小姐表示,她匆忙甩掉脚踝上的小冰块,然而皮肤已经出现了水泡。另一处插入臀部的地方,因为动作稍缓,似乎立刻就固定在了组织中。
她立刻拨通了元祖食品门店的电话,询问干冰为何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店员回应说他们从未遇到过此类情形,建议她与店长取得联系,并催促她尽快着手解决。
吉小姐身上的伤口,灼伤很严重。
回到家里,吉小姐才察觉到,屁股上被干冰烫出了两个小窟窿!接着变成了两个大包,宽度差不多跟一元钱的硬币差不多。她马上赶到医院治疗,两天之后,大包就裂开了。
医院的病历。
到目前为止,她因为去医院处理伤口并更换敷料已经花掉了数百元人民币。她的臀部受伤情况比较严重,有部分肌肉组织从皮肤中露了出来。吉小姐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在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她只能用半边身体坐着,晚上也无法安稳入睡。
店方称对每个顾客都做了提示
21日中午,记者同吉小姐抵达集庆路215号的元祖食品店,店内正循环播放有关干冰的注意事项,同时,墙上也张贴着警示,告诫顾客切勿直接触碰干冰。
姜女士是那家店的负责人,她说明情况十分出乎意料。干冰的寒度很高,不能随便碰触身体。店员在店里和卖东西的时候,都告诉过顾客,收到干冰后要马上把它放进水池里,不能放进冰箱,也不能让小孩吃下去。包装上雪月饼的部分,也写明了这些注意事项。
吉小姐对商家的说法表示不同意见。她指出,月饼的整个包装盒上并未印有干冰的警示文字,尽管单个月饼的包装内附有说明,但需先拆开外盒才能看见,一旦出事,后果已经造成。倘若月饼被带回家,干冰尚未处理,若他人不小心碰倒盒子,干冰散落沾染人体,责任又该由谁承担?
元祖雪月饼包装盒里的干冰是散放着的。
她回想起来,当时售货员确实提了一句“包装里有固态二氧化碳”,但并未告知其潜在风险。她收到的月饼礼盒是现成的,并未目睹工作人员将块状干冰直接放置在月饼上。若事先明白干冰有滚落的可能性,她就不会那样贸然拆启包装了。
目前经过协商,双方已经达成谅解。
干冰伤人屡有发生,为何还在用?
近年来,冰淇淋月饼里干冰伤人的情况,多次被媒体报道。
工作人员说明,雪月饼冰淇淋需要在零下18度环境下储存,这样放置时保温才更佳。另外,她透露,会把这项意见转达给公司领导层。
2014年,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发布中秋消费提醒,指出储存冰淇淋月饼时需注意干冰,若置于完全密闭环境,比如冰箱,则可能引发爆炸,同时人体若直接触碰干冰,易导致皮肤冻伤。
什么是干冰?
二氧化碳加压后变为无色液体,减压时立刻变成气体,气体再遇冷形成雪花般的固体,这种物质叫做干冰,也就是固态二氧化碳,其温度达到零下78.6度。在一般温度下,干冰很容易直接从固态转为气态,转变成无毒无臭的二氧化碳,体积会膨胀到原来的六百到八百倍。
注意:安全接触干冰
务必注意,每次接触干冰都要格外谨慎,必须借助厚实的棉制手套或者其它防护物品进行操作!封闭的汽车内部、船舱空间等场所,严禁使用干冰,原因是气化的二氧化碳分子比氧气分子更重,会向下堆积,从而排挤空气中的氧气,可能导致人呼吸不顺畅,严重时甚至有窒息的危险!
•切勿让小朋友单独接触干冰!!
•干冰温度极低,请勿至于口中,严防冻伤!!
取用固态二氧化碳时,必须借助加厚的手套、镊子之类的防护工具,塑料手套无法起到隔绝作用。
•使用干冰请于通风良好处,切忌与干冰同处于密闭空间!!
•干冰不能与液体混装。
温馨提示:正确,安全操作使用干冰,避免其引起伤害。
雪月饼虽然好吃
但是大家一定要安全食用
切勿直接接触干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