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标题是《老字号面包连锁店85度C,挤满了落寞的上海长者》的文章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阅读数迅速突破了十万。
这家历史悠久的老牌面包店,一直被许多新晋走红的企业团团围住,大概也没料到,会以这样的状况再次被众人瞩目。部分人认为,伴随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攀升,类似现象会愈发普遍;另有一些人反对用“失落”形容上海老年群体,认为这实则是“社区式照护”的体现;同时,相当数量的人注意到,老年人在85度C门店、星巴克分店、肯德基餐厅、麦当劳门店以及一鸣酸奶铺等场所的出没,情况远比85度C一家店更为广泛。
这些长者为何对85度C这样的店铺如此偏爱?带着疑问,《新闻晨报》记者在过年前后,屡次走访上海85度C的多个分店,并观察周边的其他商业地点。希望通过观察和交谈来探寻缘由。同时,记者也在思索,随着上海老龄化加剧,85度C的现象能否作为范例进行推广和借鉴。
春节后他们也要“打卡上班”
新春假期刚过完的最初一天,若去静安区彭浦新村地铁站旁的85度C闻喜店,打算购买些糕点或是咖啡提振精神,便会察觉到一件颇为奇特的事——在付账环节,店员的说话声调异常响亮。
此刻,你或许会疑惑,为何店员对你说话声音如此洪亮?可一旦你观察店内座位区,便一目了然。这家面积不足百平的店铺,摆放着六七张餐桌,此刻均已坐满长者。这也迫使忙碌的店员,不得不调高说话的分贝。
点单排队的基本上都是老年人
到这里的老年群体大致可以归纳为几类。有些成批前来自喝咖啡,他们谈论子女,也谈论健康,血糖和血压这些词几乎总会在对话中出现;另一些则选择独自坐桌,他们之中有的观看短视频,有的则默默翻阅书籍;偶尔也会见到带着婴儿车的妇女,那里不时传来几声婴儿的啼哭。
上海市民对咖啡的喜爱由来已久,然而在本地,冰冻柠檬茶、含珍珠奶茶以及甜筒冰淇淋等饮品同样广受欢迎。这些长者除了购买店内的饮品和点心外,还常带着保温瓶、砂糖橘、瓜子以及花生等随身物品,并将它们逐一从购物袋中取出,整齐地放置在餐桌上。
两位阿姨正在吃甜筒冰激凌
此地有很多老人是独居的。他们的各种心情,都在脸上显露无疑。只要有人先开始交谈,在场的老人大多乐意分享,并且会道出那些许久无人倾听的内心话。
朱月红现居彭浦新村930弄,现年六十七岁,她向晨报记者透露,老伴在世时每月退休金达七千多元,夫妻俩退休后的日子原本十分舒坦,然而去年九月三十日,老伴突然病逝,从那以后,她心情一直很低落,也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地方,便经常光顾这家店铺,生活的烦忧、命运的波折,都成了她在此诉说的心声。
刘慧今年五十六岁,她有两个孩子,每天下午都会到这儿歇一会儿,接着去菜市场采购食材,准备回家给孩子做晚饭。她觉得这个地方让她有机会从繁忙的生活中抽身片刻,对于她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最大的愿望就是不给孩子们带来任何负担,春节假期一过,孩子们就都去上班了,年轻人工作确实不容易,她心里清楚,要是他们不努力,工作就保不住了。
此处同样聚集着众多长时间注视屏幕的人。下午三点光景,七十三岁的李明刚在手机上读完一部小说,他每天下午都会来这里用手机阅读,并且几乎总是在相同的时间占据同一张椅子。李明表示,自己并不热衷与人交往,更享受独处时光。通常一个人在家时也不生火做饭,基本上都在社区食堂或小饭馆用餐,每餐花费二十多元,他的退休金完全可以负担得起。
老年人来的目的不尽相同
桑丽今年72岁,她每周都要乘坐1601路公交车,从宝山万达前往彭浦新村的那家店,因为她有很多闺蜜在那里,85度C已经成了她们聚会活动的常用地点。
我离开工作岗位已经二十余年,如今孩子们大多不在近处,闲暇时便和相仿年纪的伙伴们自行安排外出活动,彼此熟悉所以安排起来十分便利,一旦出现任何状况也容易处理。她话音刚落,桑丽阿姨就满脸喜悦地拽住采访者,一同观赏她在新春佳节与几位老友同游浙江某座古镇的影像记录。
桑丽拿着手机看之前去浙江旅游拍摄的短视频
被记者询问为何不常去社区活动中心时,桑丽解释说,其实社区也提供了很多供人放松娱乐的地方,只是基本上没有人策划活动,只要有人组织她就会参与。因此,她还是更愿意来咖啡馆,因为这里经常有活动。
老年人谈论时,经常提及“划算”一词。晨报记者观察,在空间有限的店内,随处可见“第二份切片面包减半”、“9杯咖啡券仅售99元”等优惠信息。
85度C上海闻喜店外观
我尝试过哈根达斯的咖啡,但觉得85度C更划算,因此经常光顾那里,刘慧这样说道,她补充说,星巴克年轻人居多,而这家店一杯咖啡不过十几块钱,我们这些年纪大的人更懂得节省开支,靠窗位置戴着豹纹眼镜的徐芸这样向记者透露,片刻之后,一位佩戴金饰穿着黑色皮衣的时髦男士朝她走来,两人随即开始享受下午茶时光
进入85度C店后可见,前方来的多数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房屋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不少房屋的年龄已经超过七十载,相关资料表明,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的老年人口比例已经高达46.3%,彭浦新村街道作为上海知名的工人聚居区,如今已是典型的老年化社区。
这就容易理解了,在附近那家麦当劳店里,工作日午后,二楼的座位上,也有许多老年人在,而且,在离闻喜店仅两公里远的另一家85度C阳曲店里,虽然店里座位不多,但那仅有的两个座位上,坐着的也都是老年人。
商业场所如何与老年人更好地共处?
85度C这类店铺里挤满了上了年纪的人,引来了许多议论,他们把店堂占满了,会不会妨碍店铺的正常经营?同时,那些有购物需求的人找不到空位又该如何是好?
晨报记者经过几日走访和观察后发现,以85度C闻喜店为例,那里早就暗自产生了老年顾客和店家之间的某种心照不宣的互动。
张月每次光顾,都只点一杯柠檬茶,她坦言咖啡让她难以入眠,张月称,不少上了年纪的顾客和她一样办了年卡,单杯饮品费用大约在十元附近。“我们每次都会主动买单,毕竟店家也需要经营,我们不想给他们造成负担,幸好这里消费不高,在我们可接受的程度之内。”
一位手捧暖水瓶、未曾购物的老者安坐椅上,一边看着手机里的视频节目,一边又时常转动目光观察四周。就在那时,他望见一位刚买了东西的年轻人,手捧着糕点和饮品正朝里面走来,便立刻站起身来招呼他,那小伙子显得有些犹豫,老者却仍旧劝说他,声称自己还要去别处走一走。
这家85度C的店里,等候购物的顾客遇见正在点餐的顾客,会主动提供座位,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因此,用餐的顾客基本上不必担忧端着餐盘却找不到位置,也无需向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有人提出疑问,长者自带的餐点是否会制造大量无谓的废弃物,从而让店家承担额外的负担?不过,在85度C这家店,工作人员几乎不必为清理这些杂物而烦恼。
下午四点左右,两位女士的聚会刚告一段落,其中一位女士朝正在整理货物的员工使了个眼色,那员工立刻领会了意图,去打开了存放垃圾箱的储藏室,两位女士甚至亲自端着盘子进去处理了废弃物随后离开,一分钟之后,这张餐桌就变得干净整洁,准备迎接下一位用餐的顾客。
老年人主动帮助店员收拾垃圾
一位做点心的师傅刚从厨房里干完活出来,就和大家伙儿拉起了话匣子。这位工作人员对早报的记者说,这家铺子里不少常客都是他的熟面孔,很多人他都能叫出名字来。这些人退休后的兴趣,家里过得怎么样,他都门儿清。
另有一位刚入职的临时工作人员表示,看到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就联想到自己寄居他乡的父母,店里照常营业,能给予他们一个歇脚的场所,也算是一件不错的事。
傍晚五点左右,老人们完成了当天的“上班任务”,站起身来,把各自的椅子放回原位,把桌面上的废弃物清理得一干二净,并且还到别的桌子上和人们告别,接着,他们缓缓地走出了85度C的店门,最终隐没在落日余晖里。
一位店员凝视着老人们的离去,同时向记者表示:倘若次日,那些常来的老顾客未能按时光临,她反而会感到些许不适应。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本文均使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