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调查|售价动辄30+,面包为何变“贵族”!揭开品牌面包店成本账,原料或非最大成本

日期: 2025-10-22 01:10:01|浏览: 1|编号: 15963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四十五元钱的吐司,三十二元钱的特色吐司,当单个面包的标价接近两份普通套餐,“独特高值”成为连锁烘焙的新印象,许多顾客感叹“难以寻觅个位数的面点标价”。调查人员考察市面得知,中档偏上吐司市场注重“核心品质、营养价值和互动感受”,伴随价位提升,相似产品间的同质化现象愈发普遍。最近,记者到很多地方去了解情况,想弄清楚这场从吃开始的消费提高,到底哪些人在付钱,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愿意付钱。

超市内现做烘焙

消费理念两极分化

10月9日中午,记者抵达崂山金狮广场,考察后发现仅此商场就设有八家售卖烘焙食品的店铺,涵盖西村叔叔、爸爸糖吐司面包、石头先生的烤炉、壹号面包房、佑禾、盒马烘焙区等,各家店铺的展示柜里陈列着售价从12元到36元不等的各式面包,既有咸味也有甜味,包含软欧包以及一些设计独特的面包。媒体观察到,即使在上班日,店铺里也常有年轻人光顾,还有不少家长推着孩子前来购物。

四片有机全麦吐司售价16.9元,猪肉脯吐司32元,招牌榴莲面包36元,核桃马里奥面包25元,招牌奶酥吐司35元等,记者调查发现,与往年软欧包市场相比,目前各种夹馅吐司非常受欢迎,各品牌同类吐司价格区间在28至45元,店铺柜台持续补货,佑禾面包工作人员表示,店内特色吐司通常分四次销售,每次提供20个,且每次都能全部卖完,会根据库存情况及时补充。

45元一个的生吐司

各种吐司

通常进入店铺之前都会先查看是否有可用优惠,并且会去比较不同店铺的折扣力度。陈女士向店员出示手机验证码,她表示自己基本上很少直接支付面包的原价,而是通过平台购买团购券或代金券,之后到店里进行核销,这种方式也是她持续光顾的原因。

根据多家面包店客流情况汇总,可以知道,上班的年轻人和带孩子的家庭,以及二十岁出头的群体,是购买“新烘焙”产品的主要人群,购买者年龄大多分布在十六岁到五十岁之间,其中女性顾客比例高达百分之八十。

期待物有所值,早些时候,面包售价超过两元便令人咋舌,如今大致稳定在两块五左右,即便是最低价的小面包,也要卖到一块二。王女士向记者表达了她的看法,关于“面包溢价”的问题,她曾经有过迟疑,但最终选择了为优质的原料和独特的口感支付更高的价格,像王女士这样的年轻家庭,在购买面包时对“不含色素、不含香精、不含防腐剂”的标语十分关注,这样的消费群体并不少见

我对划算的东西很感兴趣,十元以上的面包我从不考虑,两块五的面包同样美味。面对记者的询问,赵女士这样表示。赵女士向记者举例说明,青岛著名金麦园、顺兴食品等店铺,传统面包的价格大约在三元,既经济又实惠,需求量很大。

超市内的平价面包

这款面包就是,每样都取一点分别品尝一下。年轻人借助网络上的推荐帖和体验分享,逐渐将面包从单纯的早餐或果腹之物,转变为享受闲暇时光的零食、午后聚会的话题,甚至成了追求生活水准的标志。

“贵族”面包贵在哪儿

面包行业竞争激烈,注重现场感受,许多面包铺开辟了专门的试吃区域,顾客排队品尝。记者调查发现,佑禾、西村叔叔、爸爸糖等面包铺都设有试吃区,改为整块提供,很多人尝一块就感觉吃多了,有时甚至能排起三五个人的小长队,有些品牌还根据客流量安排了试吃时间。体验过的人买的东西很少,只尝了尝,吃饱了就离开了。记者亲眼所见,十位体验者中只有三成进了店购买,成交的多是“原本就打算买,体验后更坚定”的客人。

大量市民等待试吃

四分之一的大块蛋糕试吃

“你们那有特色奶酥面包”,我们这就有传统奶酥面包,你们卖三十元,我们卖三十二元。新玩家不断加入,持续推出改进产品,是市场激烈竞争的主要原因。10月10日午后,记者抵达崂山丽达商业区,观察到巴黎贝甜、汉柏麦香德国面包坊、丽驰手作等店铺,以及超市里将近十个品牌面包,它们的产品存在显著相似性,主要商品种类也十分接近,这种趋同现象,使得顾客的注意力从探索新奇口味,转变为更加注重价格优势,记者注意到,超市里单价较低的小个面包,似乎更受顾客青睐。

一个单份面包的物料费用约为1元,面包卖价在3至7元时,其整体花费被限定在3到4元之间,面包标价32元的情况下,实际的总支出或许达到十几元。采访了四家独立面包房的工作人员,有位不愿透露身份的从业者表示,饮食行业的常规利润率通常介于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七十,面包店售卖的吐司标价在二十八元到四十五元属于合理范围

市民选购面包

怎样在保证产品优质的同时又兼顾费用节省,是所有烘焙店铺都面临的一大挑战。这位专家向记者大致估算,一个面包的整体花费=主要用料费用+其他相关开销,其他相关开销涵盖劳动力、场地租金、机器损耗以及各项杂项支出,这是面包铺能否赚钱的核心要素,以450克重量的牛奶吐司为例,选用优质市场原料,高筋面粉、白砂糖、黄油、牛奶、鸡蛋、活性干酵母、盐等合计约4.6元,而直接用料开销=基础材料 (4.60元) + 包装费用 (0.20元) + 各阶段用电 (0.40元) = 5.20元。各项费用合计:物料花费5.20元,劳动力支出5.00元,场地租赁4.00元,设备摊销1.25元,其他开支0.75元,总计为16.20元。若选用全麦、含坚果、肉松、奶酪等成分的面包,其原料费用将大幅度增加。但是规模化的企业凭借批量制造、统一进货以及自动化技术,能够显著削减劳动力、场地费用和物料开销,使成本范围控制在三到五元之内,所以450克牛奶吐司面包的制造成本大致介于十元到十六元之间。

消费者排队等待结账

这种售价为三元的面包多为小型的加工面点,例如红豆馅的小包子、肉松馅的小馒头,或者是每只重约六十到八十克的标准款主食面包,它的市场策略核心是依靠“低价大量销售”来维持运营,顾客时常能遇到“买三件送一件”之类的促销活动。以某独立店铺售卖的60克红豆餐包为例进行核算,面包成本为0.54元,包装费用为0.10元,能源开销为0.08元,合计为0.72元。若按夫妻经营方式核算人力成本,月租金为3000元,则直接成本0.72元需加上人工费0.27元,租金分摊0.20元,设备折旧0.09元,其他杂项0.05元,总计为1.33元。根据原料等级差异,成本浮动范围介于3角至5角,所以一个60克红豆餐包的最终成本大概在1元到1元8角之间。为了降低材料的花费,可能会选用价格更低的替代品,比如肉松,会掺和豆粉来制作,而不是只用肉松,热狗也会采用鸡肉肠,或者将几种肠类混合搭配。

卖口感更卖“仪式感”

根据调查发现,青岛面包行业现在包含三种类型店铺,分别是全国性大品牌,本地发展好的老品牌,以及社区里的独立小店,这些店铺分布在不同地方。大型商场里常见国内连锁品牌,它们名气响亮,供货系统完善。丹香和笑蕾这类在青岛经营多年的品牌,在本地人中有很高声望,社区里到处都能看到它们的门店。还有不少独立烘焙店,它们通常藏在居民区或者农贸市场附近。一些面包制品开始追求“礼品化”和“拍照打卡”的功能,青岛的知名面包店尤其受到游客的青睐,包括金麦园、宏发红、红宝石、老沧口等,而以极低的成本购买多种面包也成为网络用户分享照片的常见主题。

在青岛万象城,黄油与面包店铺外总是挤满了等候的人潮。这种场面与普通面包铺“花钱买饱”的购物方式截然不同,这里的面包更像是用来摆拍的道具,其视觉效果远比满足口腹之欲的功能重要,正好迎合了游客们热衷于拍照留念的偏好。记者前往现场观察到,入口处设有专门的摄影品鉴区,顾客购买面包后首要动作不是拆封,而是手持面包与拍照牌、商业区标志合影留念;商品本身极富视觉吸引力,随意拍摄即可展现诱人色泽和场景氛围。

“买它主要是为了发朋友圈,朋友圈已经收获200多个赞。陈女士向笔者透露,她排队二十多分钟购得了草莓开心果车轮泡芙,拍摄了十分钟照片,尝了一口便装入包中,这种“为拍照而消费”的心态在游客间相当常见,笔者注意到,许多顾客会在店铺附近或景点完成拍照,再开始享用,有些人甚至只拍照不吃,把面包当作“旅行纪念品”带给亲友,关键在于体验过,吃不吃并不重要。

38元一个的招牌面包,由百年老店的第五代后裔匠心打造,将德式硬欧进行本土化创新,调制成更符合中国人喜好的风味,同样,膨胀教主1903面包坊推出的“啤酒酵母面包”系列,赢得了游客的青睐,成为青岛的必尝点心,将啤酒与面包巧妙结合,借助青岛特有的啤酒文化底蕴,成为游客们争相购买的特色纪念品。面包的售卖特点,核心在于迎合了旅行者对“特殊体验”的向往。对于观光客来说,面包已非普通饮食,而是和海滨明信片、名胜照片一样,充当了证明“亲身到访”的社交凭证。也许在旅行情境中,面包的流通意义要胜过它的口味作用。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钟迎雪 王涛 实习生 杨彦)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