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味的“主力”是冬瓜

日期: 2025-09-09 06:05:20|浏览: 4|编号: 12841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中秋时节,人们习惯于观赏明月,品尝月饼,此乃我国一项古老的风尚。如今,月饼的口味设计愈发精巧,市场上涌现出众多风味别致的月饼。事实上,含水果成分的月饼与水果口感的月饼并不等同,不含糖分的月饼并非完全没有糖分,而掺有营养食材的月饼又该如何理解?

水果味的“主力”是冬瓜

月饼的种类和构成不尽相同,各自都有对应的加工规范,即便是月饼,也具备严谨的“国家规范”。

月饼属于一种传统节令食品,主要在中秋节食用,是以面粉等谷物粉或植物粉、油脂、糖分(或不含糖分)等为基本材料,制作出饼皮,再包入各式各样的内馅,经过加工制作而成。

依照规范,并非只要放入莲子,便可以称作莲蓉月饼。该标准对原料的占比有明确要求。举例来说,莲蓉类月饼中,莲子成分需占六成以上,而纯莲蓉月饼则要求全部由莲子构成;栗蓉月饼的馅料里,板栗成分应达到六成。若馅料里掺有火腿、香肠等肉类,其占比不能低于五成,这样才符合肉馅月饼的界定。

不妨学会看月饼的配料表。

市面上存在很多带有芒果、草莓、哈密瓜风味的月饼,但这些月饼并不符合水果月饼的规范,只能归类为水果风味的月饼。只有果肉比例达到25%以上,才能称作水果月饼。而水果风味的月饼,其核心成分并非水果,实际上是由冬瓜和食用香料构成的。若仔细查阅其成分表,不难发现多数水果风味的月饼都将冬瓜列在首位。在配料表里,某种食材排列越靠前,说明其占比越多。

冬瓜在水果馅月饼之外,还常见于云腿月饼、五仁月饼以及鲜花月饼等多种馅料之中。这主要是因为冬瓜的成本比较低,相比水果更容易储存,并且其纤维丰富、口感佳,颜色和味道都十分淡雅,易于塑形,因此经常被用于制作各式糕点。

含糖醇有些人不能多吃

如今,大家愈发关注营养均衡的食品,糕点行业也相应推出了不含糖分、脂肪含量低的月饼产品。然而,无糖月饼究竟是否完全不添加糖分呢?

月饼和其他一些点心,糖所占的比重很高,从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五十都有差异,糖不仅赋予食物甜度,还能调整面团性质,使烘烤后的点心变得松软或香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表示,无糖月饼并非完全没有糖分,只是没有添加常规的蔗糖例如选用麦芽糖浆、果葡糖浆等替代品,它们其实和蔗糖一样提供等量的能量,同样会导致血糖水平上升。

北京一家企业正在赶制中秋月饼。

部分不含蔗糖的月饼,同样没有掺入糖浆,大多采用糖醇类物质作为甜味来源,依据我国食品营养标签法规,若产品中糖分低于0.5%,则可以合法标识为“无糖产品”。传统月饼的糖分量十分丰富,以某个传统月饼配方为例,其中需要添加30克糖,假如采用一种甜度是白糖200倍的甜味补充品来代替,那么只需添加0.2克白糖即可,剩余的29.8克重量则由糖醇等甜味补充品填补。

糖醇类物质在小肠难以被身体吸收,所以它们具有低热量、不会快速升高血糖的特点。然而,当它们进入大肠时,会提高肠道内的渗透压,从而加快肠道蠕动,容易导致腹泻和腹痛的症状。不同的人对糖醇的承受能力存在差异,许多人一次摄入超过20克就可能会出现腹泻的情况。在美国等一些国家,食品标签上必须注明“过量食用可能引起肠道蠕动加快”的警示,以此提醒消费者注意。

专业人士提出忠告,对于胃肠功能欠佳者,以及有肠易激症状的人群,需要仔细审视食品包装上的成分说明,对添加了糖醇成分的月饼要严格控制食用量。

保健食材不必“神话”

现在,许多新的食物种类被纳入了月饼的制作中,例如肉类、鱼类、小龙虾以及巧克力制品等,同时也有部分月饼中添加了燕窝、海参、鲍鱼以及螺旋藻等具有营养价值的食材。

范志红认为,多数保健食材只是轻微掺入,月饼属于偶尔享用的时令食品,这些食材产生的效果并不显著。人们可以尝试品尝,但不必过分相信它的健康功效。即便馅料食材本身或许含有益健康成分,但与高糖、高脂、高热量的月饼结合后,其保健作用能否实现还有待商榷。

今年,上海德兴馆初次和广东老牌“广合腐乳”联手,研发了一款新颖风味的南乳鲜肉月饼,海沙尔拍摄。

医生建议,患有慢性病症的人挑选节日食品时需关注成分细节。血脂偏高、心脏有状况的人不宜大量食用油脂和糖分高的奶黄馅月饼、火腿馅月饼等;胆部有结石或炎症的人不宜食用含蛋黄的莲蓉月饼;尿酸代谢异常的人尽量避开含有海河产品的月饼;对坚果有不良反应的人也要小心挑选含有果仁的食品。

月饼含有的糖分较多,可以当作正餐和零食的替代品,从而相应降低米饭、馒头等主食的摄入量。此外,月饼还可以配合清茶一起食用,这样有助于缓解饱腹感,并且更加有益身体健康。

“五仁君”的另类口味

每到中秋佳节,一种别具风味的点心总会引起热议,一部分人对其情有独钟,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它口感不佳,好比某些人既爱又恨的香辛蔬菜和热带水果。这款点心就是五仁月饼。那么,植物研究领域的专家们又对五仁月饼有何看法呢?

按照2015年公布的新版国家标准要求:月饼内含果仁的比重须达到百分之二十以上,以核桃仁、杏仁、橄榄仁、瓜子仁、芝麻仁这五种核心材料制成的馅料,方可在名称中标注为五仁月饼,这些构成“五仁”的成分大多属于有益健康的食材。

五仁月饼大概是争议最大的月饼之一。

史军博士作为植物学领域的专家指出,五仁月饼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成分是芝麻油,这种油放在月饼里面能够提升食品的香味。橄榄仁则是一种比较特别的食材,它与市面上售卖的橄榄油并没有关联。橄榄油是由油橄榄这种植物提取的,油橄榄是生长在地中海地区的作物,榨取油分的主要来源是它的果实部分。橄榄仁源自我国产的乌榄和橄榄,食用时先去除橄榄果肉,再敲开类似枣核的橄榄核,其内部便藏有橄榄仁,这种仁的脂肪含量丰富,口感酥脆美味。

史军认为,五仁月饼之所以饱受非议,与其部分配料有关。青红丝加入其中便被视为“难以下咽”。这种食材取自橘皮或未成熟的木瓜。加工后,橘皮的气味发生显著转变,最终形成独特复杂的芬芳和风味。又如冬瓜糖,它的质地既非甜点,也非瓜类,反而类似脂肪丰厚的肉块。不少人品五仁月饼吃出“肥肉味”,大概和冬瓜糖有关。

(上观新闻)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