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吃“梦龙雪动物奶油蛋糕”时发现了类似丝线的异物。(信息来自:受访者)
信网3月24日报导 那些声名显赫的牌子,依靠持续建立起来的声誉和产品特性,在购买者中获得了认可和喜爱。不过,时常有用心不良的售卖者,企图借助模仿著名商标、搞似是而非的营销,制造混乱,蒙蔽购买者,以谋取非法的利润。最近,信网(0532-)根据一位消费者的网络反映,注意到好几个蛋糕品牌名称里都包含“梦龙”这两个字,但在查访时,梦龙品牌官方客服向信网说明,梦龙公司从未生产过生日蛋糕,市场上消费者买到的那些相关蛋糕,都跟和路雪(中国)有限公司经营的梦龙产品没有关系。
“大品牌”遭投诉? 一根绳子牵出山寨迷局
最近,有个人在某个社交网站上,讲述了自己的购买过程。他花了118块钱,在一家叫“梦龙雪动物奶油生日蛋糕”的店里,购买了一个名为“猫和老鼠黑巧甜心脆皮巧克力蛋糕”的甜品,这个蛋糕是冷冻型的生日蛋糕。他十分高兴地拿到城阳区农业大学西苑利客来购物广场实体店买的蛋糕,打算和家人一起吃,结果在吃的时候,竟然在蛋糕里发现了一根线。
有顾客指出,蛋糕中藏有绳索,发现情况后,立即向相关机构进行了举报。不过,监管人员觉得证明材料不够充分,因此没有受理这起事件。接着,当事人决定通过互联网渠道维护自身权益,可是在着手操作时,发现出售该有问题的蛋糕的店铺已经歇业了。联系了该店负责人,其说明几天之前店铺就已歇业,不再能够处理先前积压的关联事务,导致本就复杂的买卖矛盾更加难以处理。
大量“李鬼”出现 商标近似消费者分辨难
这位消费者在维护自身权益期间,始终认为买到的产品属于和路雪(中国)有限公司旗下的“梦龙”品牌,他在某个视频的评论区里,@了三个官方账号,具体是“梦龙冰淇淋旗舰店直播间”、“梦龙雪动物奶油生日蛋糕总部号”还有“梦龙手作生日蛋糕。”
第一个回应是关于“梦龙手作动物奶油蛋糕”的,该产品表示它与“梦龙手作”品牌没有联系,而是属于“梦龙雪”品牌旗下。通过这个回复,网友们意识到,“梦龙雪”“梦龙纯”“梦龙手作”这些名称,虽然看起来和“梦龙”关系密切,实际上是在使用不正当的方式让人产生误解。根据这些账号的头像设计,带有“梦龙”字样的标识与该品牌标志性的棕金色调、字母“M”图案高度雷同,容易让购买者产生混淆,误以为是官方出品。就连那些寻求法律途径的消费者,也始终坚信自己买到的生日蛋糕出自这家声名显赫的冰淇淋公司之手。
信网打算深入掌握事情经过,并且动用了好几个手机,去进了梦龙雪的官方直播间。直播间里,信网反复向主播打探这个品牌同和路雪的“梦龙”之间有什么联系,可每当提到“和路雪”或者“梦龙”这些词,直播间里的文字就会自动被挡住。信网随后换用拼音输入,主播察觉到情况后,却总是答非所问。信网询问该产品是否属于和路雪旗下梦龙品牌时,主播回应称感谢某位顾客下了三单,并强调蛋糕使用的都是纯动物奶油,表示如果顾客喜欢就购买,以此回避关键问题。当记者提出相关疑问后,直播间内其他观众开始主动询问主播关于品牌的问题,随后直播间管理员将所有提问的账号移出并实施拉黑操作。
梦龙品牌方发声 将彻查侵权问题
信网接着联系了联合利华公司中国分部,电话转接给梦龙品牌客服小雪。小雪确认过情况后说明,带有梦龙字样的蛋糕店,包括“梦龙雪”、“梦龙纯”、“梦龙手”等,都不属于联合利华体系,和梦龙品牌没有关联。梦龙是专门做冰淇淋的牌子,主要产品就是冰淇淋,不卖生日蛋糕。这些仿冒品牌的举动或许构成商业侵权,企业方面将要加以关注,会指派专人搜集材料,运用法律途径捍卫自身合法权利。
根据调查,“梦龙雪”在全国已开设118家分店,遍布不少省份,青岛地区目前有3家分店在营业。“梦龙纯”拥有61家分店,“梦龙手”也有30多家分店。这些店铺在某个购物网站上遭遇过不少负面评价,部分顾客在未完全了解品牌背景时,就购买了标榜为“梦龙”的冰淇淋动物奶油生日蛋糕,他们原本以为能获得知名品牌的优质商品,结果却感到非常失望。有些顾客把“梦龙纯动物奶油蛋糕店”当作梦龙牌用纯动物奶油做的蛋糕,其实这个店名应该读作“梦龙纯·动物奶油蛋糕店”。李先生对此评论说:“店家搞这种文字把戏,让人想起‘千禾0’。”
工商信息查询显示,这些店铺都是个人经营主体,登记的字号也互有差异,店面招牌上没有出现任何与“梦龙”有关的内容。通过电话询问了城阳区一家名为“梦龙纯”的配送网点,对方透露,该烘焙店已经运营了很多年,与“梦龙纯”品牌合作的历史不到七天,对于是否构成侵权等问题并不清楚。一位业内专家对信网表示,相关企业会指派专人前往实体糕点铺进行联络。一旦合作成功,他们在视频网站直播时提供的糕点购买凭证,顾客便可在店铺内兑现,双方再依据约定进行利润分配,店家无需更改招牌,也无需办理商业登记手续。
山寨品牌涉嫌违法 消费者需擦亮眼睛
青岛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相关人员表示,此类仿冒品牌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对于购买者而言,他们可能被品牌表象欺骗,在未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购得品质不一的商品,从而损害了自身的正当购买权益。对于合法品牌方来说,仿冒品的出现削弱了其品牌形象,破坏了市场规范,最终造成消费者对其品牌的认可度降低。
遇到仿冒品牌时,顾客需要提高警觉,加强个人防范能力。选购物品时,务必认真核对品牌资料、商标图案,切莫被相近的名称和装帧所欺骗。此外,顾客还可以借助审核店铺信誉、参考商品评论等途径,探明物品的实际状况。若发现所购商品有侵权嫌疑,须尽快向市场监管单位反映情况,也可选择诉讼方式捍卫自身正当权利。
山东诚功律师事务所刘国建律师分析,从法律角度审视,这些仿冒品牌的做法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明确指出,若未获商标持有人授权,在同类型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似的标志,或在相类商品上使用相同或类同的注册商标,容易造成市场混淆,即构成可能侵犯注册商标权的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规不允许商家采用易混淆的方法,使人误以为其产品源自其他品牌或与其有特殊关联,借此谋取非法利润。(谷正原 耿润)
账号遭到“梦龙雪动物奶油生日蛋糕总部号”的屏蔽,原因是收到了有关品牌归属的询问。(依据: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