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时间未曾动笔,这些年,迷上了制作糕点,因此萌生了传授一些切实方法,以及探讨些风趣内容的念头。
生日为何要借助糕点来庆祝?又为何要在糕点顶端放置烛火?这个习俗是如何产生的?
《你不懂蛋糕》一书指出,生日蛋糕的起源可上溯至古希腊,最初是献给古希腊众神的祭品,用以庆祝他们的诞辰。
古希腊有一位负责月亮和狩猎的女神,名叫阿尔忒弥斯。人们在她面前举行祭拜仪式时,会献上糕点并且点燃蜡烛,烛火被视为女神月光的体现,这一说法持续影响到现在,蜡烛因此成为月光与愿望的象征。
这种传统后来被用到生日庆祝活动中,点燃蜡烛表达心愿,成为了生日仪式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生日蛋糕来到咱们国家,大约是在清朝晚期到民国刚开始的时期,可能是通过传教人员或者生意人带进来的。不过,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生日那天有仪式感的东西,其实是一碗祝福长寿的面条。
大约在改革开放之后,烘焙行业逐渐兴起,生日蛋糕才逐渐变得普遍,并成为庆祝生日的固定选择。
但是,作为80后的我,童年里其实并没有蛋糕的记忆。
我在小县城长大,每到生日那天,妈妈总会安排丰盛的菜肴,但我唯独钟情于那蛋饺,在我看来,它的美味程度甚至超过了土鸡。
可能因为成长过程中家中从未有过庆祝生日的蛋糕传统,又或许是因为后来迷上制作甜点而做得多,但我却一次也没有为自己亲手制作过生日蛋糕,好像真的从没做过,这难道不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吗?
很多人认为,黑森林蛋糕是童年难忘的片段,如今,依然有众多伙伴在追寻儿时的那份感觉。然而,我的成长岁月里,却从未有过黑森林蛋糕啊!你的童年时光,是否也曾有黑森林蛋糕的印记呢?
我成年之后,才对奶油蛋糕,栗子蛋糕,有了些微的记得。热衷于制作面点之后,才慢慢知晓了众多水果蛋糕,奶油夹心,乳酪蛋糕之类的点心。
时光流逝,众多寿辰的祝福声此起彼伏,生日蛋糕记录了无数人的成长历程。然而近些年,我留意到人们对于奶油蛋糕的喜爱似乎有所减退。特别是成年人庆祝生日时,蛋糕的尺寸往往选择缩小,甚至干脆取消了蛋糕。
后来,也出现了汉堡、寿司蛋糕等各种不同的形态,不再局限于用奶油蛋糕来庆祝。
我很好奇,在你的生日那天,是不是总得有切蛋糕和吹蜡烛这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