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面包外观看似全麦,实际上里面掺入了糖浆和焦糖色,才使其呈现出浅棕的颜色。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官方微信平台最近发布通告,指出纯正的全麦面包必须由全部小麦粉制成,不允许掺杂任何其他成分。因此,建议大家不要经常食用那些并非真正全麦的面包。
新京报的记者最近对市面上售卖的十个品牌十三款标示为“全麦”的面包进行了检查统计,结果显示,只有五种产品达到了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定义的“真全麦”要求,另外四种产品虽然以全麦粉为主要成分,但也掺入了小麦粉,桃李、义利以及天津贝儿食品科技公司出售的四种所谓的“全麦面包”根本是以小麦粉作为主要原料。
全麦面包以全麦粉为原料加工而成,其中融合了麦子的麸皮、胚芽以及胚乳这几个组成部分,然而在商店里售卖的一些标榜为全麦的面包,其成分表中排在首位并非全麦粉,而是小麦粉。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出提醒,名副其实的全麦面包不含小麦粉,务必是百分之百的全麦,并且成分表的开头必须是全麦粉,紧随其后的是水和其它添加剂。
根据这个标准,新京报的记者最近对网上和实体店售卖的十个品牌的十三种标有“全麦”字样的面包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只有五种产品达到了“真全麦”的要求,它们分别是曼可顿高纤维全麦特选切片面包、曼可顿超醇全麦切片面包、宾堡自然全麦切片面包、怡锦春全麦原味吐司以及七年五季黑麦全麦面包。这些产品的成分清单不含小麦粉,也不含任何含小麦的预混料,而且全部面粉在成分清单中位于首位。
这四种产品,包括曼可顿强化营养切片面包(全麦)、苏州稻香村全麦谷物面包、良品铺子无蔗糖全麦面包以及薄荷健康原味全麦面包片,它们的成分表里,全麦粉都是排在最前面的,不过同时,这些产品还额外添加了小麦粉,或者是含有小麦粉的预拌粉成分。
桃李的醇熟切片面包(全麦)、桃李的主食面包(全麦)、义利使用麦芽糖醇的全麦吐司面包,以及标称由贝儿(天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全麦奇亚籽厚切小土司,这四种产品都标榜自己是全麦面包,然而查看它们的成分表会发现,小麦粉总是排在最前面,全麦粉则被放在了第二位或者第三位。
新京报的记者还发现,那些产品里全麦的成分比例并不一样。具体来说,“曼可顿高纤维”注明它的“面包用全麦粉”比例至少有54%。桃李的两个面包种类,分别说明全麦粉的占比不低于12%和13%。良品铺子的产品,标明全麦粉的加入量不少于18%。薄荷健康的产品,则声称全麦粉的添加量超过了38%。而曼可顿增强营养全麦面包,还有义利、天津贝儿、怡锦春、苏州稻香村的部分商品,都没有标明全麦成分的含量。
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明确指出,所有成分需依据生产加工时投放比例的降序方式一一列出,若某成分添加量不超过百分之二,则无需遵循降序排列规则。通常情况下,首位成分即为食品原料中占比最高的成分,据此能够初步评估全麦成分在所列十三种面包中的投放比例。
另外,新京报的记者还去了一些面包店进行实地考察和人物访谈,包括好利来、面包新语、味多美等地方。在好利来店里,卖的全麦切片产品成分表上,小麦粉排在首位,全麦粉的比例显示是十个百分点以上;而在面包新语和味多美店里,售卖的全麦吐司或者面包都没有标明全麦的含量信息,店里的工作人员对于这些产品具体含有多少全麦也不了解情况。
北京地区一家连锁烘焙店的掌门人向新京报记者透露,所谓“全麦面包”其实只是掺了点全麦,甚至主要材料都是普通面粉,这种叫法确实容易让顾客产生误解。不过,那些主要卖现做现卖糕点的店铺,他们的产品通常既没有标签也没有成分说明,而且目前也没有法规规定必须标明各种原料的比例。
新京报记者 郭铁 摄影 郭铁 制图 李石阳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