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卖不完的月饼”需要提前监管

日期: 2025-09-14 07:03:15|浏览: 2|编号: 13203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九月份的最后一天,一些专门囤积哈根达斯月饼兑换券的人开始急于出手,以三成价格招揽买家,抱怨这些券卖不出去。他们手中持有的358元的提货凭证,现在仅以110元的价格转手。这一现象发生在9月26日,各大月饼兑换点附近都能见到这些黄牛。消息来源于9月27日的《北京晨报》。

九月二十五日临近中秋佳节。此时已显现“月饼滞销”的态势,可以预见的是,节期过后月饼销售将更加困难重重。月饼积压不仅是倒卖者的困扰,同样也是各大商超的难题,间接引发了民众的忧虑。每逢此际,人们总会好奇询问:那些未能售出的月饼最终会被怎样处理?

处理这些令人甜蜜又困扰的问题,民间同样有诸多巧妙的应对之策:部分有爱心的人士会发起倡议,鼓励民众将剩余的月饼捐赠出去,这些捐赠物会集中提供给生活困难的人们;另一些居民则别出心裁地制作了“月饼盛宴”,将月饼与青菜、番茄等食材搭配烹调;而各大超市也每年例行公事般地举办促销活动,场面热闹非凡。然而,即便采用这些措施,也依然无法彻底解决月饼过剩的难题。接下来,剩余的月饼变成了一种交易行为,在网络上输入“回收月饼”字样,可以搜索到许多相关的小广告,其中有些价格低至一块钱五分钱一个,在中秋节之后,不少地方会出现零散的收购者,他们会上门来收月饼和月饼券,同时也有厂家会去超市买回月饼进行再利用

这种情形下,回购月饼似乎是个不错的方法,毕竟这样就不会让月饼被白白扔掉。但是,对于回购月饼的行为,我们感到十分不解,这些回收的月饼最终会流向何方?月饼的回购并非为了食用,而是为了从中获利。当某些月饼生产商被揭露使用“陈年旧馅”制作月饼时,公众的困惑便难以消除。事实上,想要通过检测设备找出这种“陈年旧馅”的月饼相当困难,只有当馅料存在明显缺陷时才有可能被察觉。为了防止过时馅料的月饼反复出现,监管机构需要提前介入,关注滞销月饼和剩余月饼的情况。

提倡企业科学制造,月饼虽利润丰厚,却面临周期性、时限性的难题,生产不应混乱无序,竞争也不宜过度,食品协会需统计年度需求,为企业提供数据指引。

超市里剩余的月饼不能仅靠劝说商家处理,要在节后马上清点库存,弄清具体数量,以及被重新购买的情况。要监督重新购买的企业,将这些无法再售卖的月饼彻底处理掉。对于居民家中存放的月饼,应当引导当地机构组织公益性质的回收活动。月饼回收工作顺利完成后,要为这些月饼安排好后续的去向。若强制要求彻底处理,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并且显得缺乏人情味。月饼若无法妥善处置,将变成来年中秋的潜在问题,导致“陈年旧饼”、“滞销月饼”现象愈演愈烈。

方向何在?作者认为应当促使那些月饼进入饲料加工、宠物食品、有机肥料行业,借助科技手段,将其转化为牲畜饲料、宠物食品、有机肥料,这样不是更佳之策吗?

对“卖不完的月饼”,监管不能总是慢半拍,需要提前介入。

稿源:荆楚网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