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转换,网上涌现出大量展示自制蒸品的图文,有蒸野菜,也有蒸面食……这类菜肴不仅口感宜人,而且制作过程不复杂,它们具备哪些营养成分?如何食用才能发挥最大效用?让我们共同探究
01 蒸菜的营养素保留相对完整
蒸菜的制作方式,决定了它是一种以水为热源的低温(对比炒、煎炸、烤等手法)烹调方式。低温能够帮助保护食物中不耐热的营养成分。相关研究指出,蒸制食物的维C留存程度能达到九成以上,明显超过水煮(大概只有六成)。
蒸制菜肴与水煮方式不同,通常在封闭的蒸屉内进行,即使食物中的有益成分在加热时渗出,也不会全部流入汤汁中而被浪费掉。北方地区在蒸食物时,会将面糊包裹住食材,这样连渗出的少量汤汁里的营养成分都能被面糊充分利用。
水溶性营养素例如维生素C在蒸制过程中损耗较少,脂溶性营养素如胡萝卜素采用蒸的方法也比用油炒的胡萝卜丝保留得更好。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在于蒸胡萝卜丝时外面包裹的粉末,这种粉末能够有效抵御高温和氧气对胡萝卜素造成的损害。
02 蒸菜无油少盐,降脂降压
蒸菜彻底排除了煎炸和爆炒时大量用油的情况。即便是为蒸菜配制的蘸料,其中含有的油脂一般也比炒菜用的油要少。不过,如果蒸好之后再进行爆炒的话,用油量就有可能上升。所以,希望管理血脂或防止发胖的朋友,最好直接选择凉拌蒸菜。
蒸菜能更好地保留食材的原有味道,所以即使不用或少用盐和酱油这类调料,吃起来依然很美味。这种方式降低了盐、鸡精、味精、酱油、蚝油等含盐食材的用量,对稳定血压有好处。
03 蒸菜“翻车”了?可能是这几个原因
制作蒸菜十分便捷,只需将蔬菜与面粉或杂粮粉混合,然后上锅蒸熟,再搭配醋蒜调味汁食用即可。然而,对于初学者而言,偶尔也会遇到失败的情形:
有些东西经过蒸制后味道更佳,但并非所有食材都适合这种烹饪方式。挑选蔬菜时,最好只取叶子部分,舍弃茎干,例如应该选用芹菜叶而非芹菜梗,选择茼蒿而非蒿子秆。此外,含水量过多的瓜类也不宜蒸煮,因为蒸制时容易变得软烂,像冬瓜、黄瓜、甜椒、西葫芦这类食材就属于这种情况。
防止水汽过多导致菜肴软烂,在裹粉之前,务必要把菜叶上的水汽完全拭去。这是为了防止水汽过多导致菜肴软烂。
要留意裹粉的多少。裹粉过多,会导致蒸制后的食物相互粘连,味道变差;裹粉不足,食材会直接承受蒸汽,变得发黄且失去弹性。因此,在裹粉环节必须坚持“少量多次”的准则,借助翻动的动作,确保菜叶和菜丝都能裹上一层均匀的薄薄麦粉或玉米粉。
把调好的菜放到蒸屉里,注意要摊开,而且最好是摊成薄薄一层,不要堆得太厚,那样不容易蒸熟。蒸东西必须一整段时间用猛火,绿叶菜一般猛火冒气之后蒸四到五分钟就足够了,胡萝卜丝、土豆丝这类食材可以多加一分钟到两分钟。
点完时间立刻熄灭炉火端出蒸盘,以免火熄后蒸汽倒流弄湿食物;取出后尽快用筷子将蒸品松开,让它自然散开降温,这样就能避免冷却时粘连成块。
资料: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