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将至,月饼成为社交“硬通货”。
月饼的较量如今已不单是口感的比拼,众多品牌开始注重包装的选材、设计的构思、流行元素的融合等层面。不仅有传统的月饼厂家,许多其他行业的企业也借助跨界合作来抢占月饼市场。盒马工坊推出了“冷锅串串即时烤制的月饼”;以螺蛳粉闻名的螺霸王品牌也推出了螺蛳粉口味的月饼;杏花楼则与雀巢品牌携手,推出了植物肉五仁口味的月饼。
月饼的销售时间非常有限,总共只有不到两月,却担当起某些餐饮食品公司收入的重要来源。根据财务报表,2020年,广州酒家(.SH)的月饼商品创造了大约13.78亿元的销售额,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27.54%,在公司整体收入中占比达到42.39%,其月饼产品的利润率也达到了58.37%。
中秋佳节属于关键民俗庆典,期间月饼所承载的交际功能愈发显著,随之出现了月饼凭证这一现象,该凭证会经由制造方与分销方传递,最终抵达市场层面,经过反复流转,多数情况下会被票贩子掌握,随后月饼制造企业会从票贩子处购回月饼凭证,从而开启新的循环
倒卖之间,貌似所有参与者都成为赢家,月饼经济学就此成型。
毛利率超50%
月饼的盈利能力超过粽子、年糕这类节日食品。东吴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月饼在制作过程中,直接材料成本大约占30%。其中,构成这30%的原料费用大约是15%。头部月饼生产商借助大规模生产,达成了成本的有效分摊和利润率的良好管理。
ST麦趣(.SZ)在其2021年半年报告里说明,企业实行分期集中的生产方式。月饼的制造时间每年大概在45到60天左右,基本都安排在中秋节前的一个月到两个月期间。公司会依据当年的销售状况,同时参考销售方案以及经销商的订单,来制定次年的生产安排。生产环节一旦启动,若销售方提交的订单数目持续增长,制造方将相应修正生产安排,并着手进行排程及相关准备事宜。
根据公开财务信息,2020年,*ST麦趣的节日食品业务板块销售收入为7048.2万元,与上一年相比出现了7.93%的下滑,而该类产品的利润率则高达53.16%,在所有产品中保持领先地位。
元祖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年度报告里说明,中秋月饼因为售价昂贵且销售量多,使得它在销售收入中的占比很高,所以多数面包店在下半年创造的营收要比上半年好。
以月饼和粽子为代表的融合中外风味的甜点礼盒是元祖企业核心的商品种类。二零二零年,元祖企业这类甜点礼盒创造了十三亿八千八百万元的销售额,较上一年度增长了百分之三点二四,其销售利润率高达百分之五十五点九六。
桃李面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2020年售卖月饼的收入达1.1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1.19%。该公司打算持续地推进月饼这类传统节令食品的发展,并且会不断增加产品的种类。
月饼的上游产业环节不多,制造费用不高,制作工艺要求不高,因此容易招致其他餐饮行业的知名店铺产生羡慕心理。
全聚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的2020年年度报告里面说明,在农历八月十五那天,公司一共准备了三十多个礼盒,六十多种口味的月饼,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全新设计的款式,整体销量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二点一三。
月饼行业的整体体量持续增长。根据艾媒咨询的研究,2020年,国内月饼行业的销售额突破两百亿元大关,同时考虑到疫情防控进入稳定阶段以及民众互相拜访的传统习惯逐渐恢复,预计2021年该行业的销售总额能够增长到218亿元。
随之而来的是,市场份额向头部市场集中,大量中小企业出清。
天眼查统计,当前国内经营或存续的以“月饼”为业务的企业总计2.3万家。2020年,此类企业的新增注册数量为2522家,与上一年相比减少了11.5%。今年前八个月份的注册数据为783家,较去年同期降低了51.3%。
月饼的购买力在增强,但人们的消费态度正慢慢转向注重实用和价格合理性。9月18日,艾媒咨询的负责人张毅在回答时代周刊记者的问题时说明,随着行业迅速扩张,市场消费行为也出现了新的变化。2021年,国内月饼主要用于自己吃,用来送礼的减少。产品的质量是月饼品牌能够不断进步的基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