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券被黄牛半价回收后流向哪?

日期: 2025-09-24 14:04:46|浏览: 4|编号: 14040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中秋佳节将至,购买月饼的欲望日益高涨。不仅大街小巷店铺门口,排队自购月饼的顾客络绎不绝,众多公司亦开始向职员派发月饼代金券。不少人为表达心意,更将代金券当作礼物送给家人朋友。

中秋临近时,众多品牌月饼券在市场上交易活跃,进入兑换高峰。“诚信收购元月饼券,即时发出并确认,售出后请私信联系”“2024年月饼券正在高价回购”“此刻××楼月饼券是否还有人愿意收购?”《法治日报》记者经过调查,发现社交平台和电商平台上有很多关于月饼券回收的信息,其中涉及元×、星××、美×等知名品牌,回收的价位通常是券面标价的四成到七成之间。

某个二手交易平台上,来自江苏苏州的票务账号既收票又出票,在收票信息里,该票务声称高价回收月饼票据,记者随机挑选了某品牌面额为318元的月饼券进行询问,该票务答复,此券的回收价格是150元

记者打开“售票”界面查看信息,发现上面写着“月饼券全国通用,假如您有企业渠道可以合作,价格谈妥便发货开票,全程为您服务,助您轻松获利中秋。”记者又用另一个账号冒充公司采购,向该票务询问了相同月饼券的“售票”费用,对方表示月饼券的标价是248元。

月饼券能够享受优惠,开票时可以按实际金额开具通用发票,纸质或电子发票均可提供。该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直接开具的是月饼生产商的发票,而非经销商的。如果客户进行大量订购,那么所获得的发票将是苏州某知名月饼品牌的官方发票,确保发票与月饼完全对应。

另外一种品牌的月饼,也有记者询问,票务人员还推荐了更优惠的选项,建议选择×××斯,因为价格更实惠。这种票券可以享受六折优惠,而开具的发票金额大约是原价的八成到九成。票务人员还特别说明,购买月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报销,选择×××斯品牌的月饼,开具的发票报销额度会更高一些。

记者询问了票券折扣差异的原因,票务人员解释说,价格较高的票券是从市场上回购的,而价格较低的则是从票券代理商那里大量采购的,因此我们的进货成本较低,所以售价也就更便宜了。

调查得知,部分个人账号于社交平台售卖零散票证,亦有人搭建“月饼券互通社区”。此类“售票”信息下方常有众多“购票者”报出价钱。评论区里,不乏自称“批量承接月饼券”“专收票券”等用户,他们向“售票者”购置相关票证。

采访中记者发现,月饼券有时会超出实际月饼数量,这种情况被称为“券比饼多”,也被视为月饼市场的一种暗箱操作。

业内专家透露说:月饼兑换券的流转情况,跟期货交易有些相似,基本上是制造商向购买者转手,或者是制造商卖给购买单位,再由购买单位的职工转卖,最后回到制造商手里,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好几年了。

调查期间,记者留意到,社交网络上有一篇热门文章,探讨了月饼券内里的经济现象,就是说食品生产商以优惠价格把券卖给中间商,中间商再抬高价格后,大量卖给需要送礼的企业单位。这些券有可能经由赠送或转手交易,最终落入票务投机商手里。那些囤积者以较低价格大量买入代理商的月饼兑换券和普通民众持有的兑换券之后,或许会以略高的价位将它们卖回给月饼制造商,又或者转售给其他购买者。

缺少月饼制造环节,相关企业包括生产商、销售商以及囤积居奇的中间商依然能够获利,这种现象被称作月饼的虚拟交易化。对于这个现象,一位来自上海的业内人士刘娟(化名)向记者剖析了月饼兑换券的运作方式,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如果食品公司发行一张价值100元的月饼兑换券,他们以65元的价格转卖给分销商,分销商接着以80元的价格卖给顾客A,顾客A又把这张券送给了顾客B,顾客B以40元的价格转手给了所谓的票贩子,而票贩子最终以50元的价格把这张券卖回了食品公司。在这个循环里,即便一个实体月饼也没生产出来,但月饼公司获得了十五元,分销商得到了十五元,“黄牛”赚了十元。

刘娟说明,月饼券的投机者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规模较大的投机者,他们能够大量收购价值数百万或上千万元的月饼券,类似分销商的身份。这些人通常在每年五六月与商家协商当年的订购额度,并争取一定比例的退款。另一类则是零散的投机者,他们从个人手中购买月饼券,不进行囤积,而是依据市场状况转手获利。

刘娟表示,月饼被当作一种投资品后,其代金券的市场价格开始出现不稳定的现象,商家难以准确预测每年市场的需求量,因此存在印刷过多或过少的可能。

媒体报道有人反映,其获得了编号为“玲珑心意”的月饼礼盒,然而,所在地的商店无法提供该礼品,必须去往其他地点领取,而且能否当天拿到不确定,只好把月饼券卖掉。

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常莎对此表示,月饼券以礼品卡形态替代实体月饼,确实能够缓解部分食品浪费现象,降低物流开销,并且理论上可以让厂商、经销商等各方获利,表面上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不过,实际上月饼券正变得越来越像一种凭证,消费者的利益可能会因此受损。

常莎认为,月饼券的售卖办法系商家所定,商家为逃避责任,设下了许多不受约束的条款,消费者却要承担许多责任。比如,要是购买者遇到月饼卡兑货麻烦,店家不承担后果;用月饼卡换购月饼,也未必能确保食品状态,譬如店家给购买者提供即将到期的产品,购买者通常只能认栽;月饼卡有使用时限,购买者若不按时兑货就会作废;部分月饼卡还规定了预约兑货、固定地点兑货之类的条件,让购买者感到繁琐;要是购买者碰上指定商品售罄,只能选择加价换购其他商品。

购买月饼券的人在与商家交涉时往往处于不利境地,他们的正当权益很难获得有效维护,常莎指出。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部分商家专门瞄准“馈赠领域”,负责“纸质月饼”的制作、售卖以及回收,形成完整流程。这类交易比较隐蔽,接受起来也方便,资金转换也很快,或许会为产生腐败创造机会。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提出,治理月饼券非正常流通问题,维护消费者正当权益,需要社会各界从不同角度共同发力。管理单位应加大市场管控,对囤积居奇行为和商家设置不合理优惠活动,触碰法律界限的必须依法处理,切实保障消费者正当权益。产业方面应建立行业规范机构,引导公司诚实经营。消费者需要保持警醒,在理智购物基础上,尽量选择官方途径购买,根据实际需要购买,防止资源浪费,使月饼回归其应有的商品属性,避免自身正当权益遭受侵害。

漫画/高岳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