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粥为何血糖升高明显?如何科学喝粥呢

日期: 2025-09-25 07:05:52|浏览: 1|编号: 14092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喝粥对糖友血糖有何影响

相同份量的大米做成的主食,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会产生不同的血糖反应效果。吃米饭时,血糖水平比较稳定,而吃粥时,血糖则会显著上升。这种现象和决定食物引起血糖变化的原因有关。

影响食物血糖反应的因素

食物的化学组成

食物里同时含有蛋白质和纤维的话,血糖增加会慢一些。白米蛋白质少,纤维几乎没有,所以血糖会很快升高。而黑米、糙米这类没有精加工的米,纤维含量高,血糖上升就慢很多。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存在形式

主食里的淀粉通常藏在植物种子里面,种子的外壳紧密度、淀粉颗粒的尺寸、颗粒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构成比例,这些都会改变食物让血糖升降的速度。比如红豆的种子很结实,加工时没破开,里面直链淀粉比较多,所以吃红豆粥时身体消化得比较慢。

食物的物理性状

淀粉质食物的微粒越细微,其形态越松软,就越容易被人体分解和吸收,血液中糖分增加的进程也越迅速。

食物中可消化碳水化合物含量

等量的米,里面含有的糖分远比稀饭多,吃下去之后身体里血糖的变化程度反而会更大。也有科学实验表明,喝稀饭时血糖的变化程度反而会小一些。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里的信息,煮成稀饭的大米的血糖影响程度是69,而直接吃的米饭是83。

食物中抗消化因素的存在

豆类含有多种延缓消化的物质,比如膳食纤维、单宁、植酸和胰蛋白酶抑制剂,所以它的消化过程比大米要慢得多。

糖友如何科学喝粥

掌握了那些决定食物对血糖影响的要素后,我们便知晓,糖尿病患者其实也能食用稀饭,稀饭的种类丰富,核心在于选择何种稀饭,怎样烹煮,怎样科学地吃好稀饭,以下几点值得糖尿病患者留意:

多饮杂粮粥,少饮精米白粥,建议在熬粥时增添一些杂豆、杂粮,比如赤小豆、玉米、燕麦等“添材”,煮成杂粮粥或杂豆粥,粗粮与杂豆熬煮的粥富含膳食纤维,显著降低血糖反应。调查发现,单纯食用白米粥,在身体健全者身上测试到的血糖反应值可达到102,而将红豆彻底煮熟后,这一数值仅有24;若将红豆与精制大米等量掺和熬煮,所得粥品的血糖反应值便会跌至73。由此看来,对于血糖水平需要管理的人群,更推荐他们选择豆类与谷物搭配制成的混合粥品。

粥煮得越软,糊化现象越明显,淀粉颗粒越细小就越容易被人体分解,越浓稠的粥分解速度越快,血糖就越难稳定。有调查指出,豆类和米类的完整性越高,分解过程越缓慢,血糖升高也越平稳。所以,各种混合豆类和粮食做的粥也要控制火候,不能煮得时间太长或者过于软烂。

大米糊糊容易使血糖水平上升,加入适量比例的青菜、肉块等,比如香菇、海带、芹菜这些富含纤维的食材,可以既降低糊糊的分量,又降低糖分的吸收量。青菜热量不高、含糖量低,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本身就有助于稳定餐后血糖,对于预防血压增高和血脂异常也非常有益。

流质食物无需咀嚼,因此饮用时通常很快完成。但饮用时间越长,血糖上升的幅度就越缓慢。不建议一口气全喝完,应该少量多次,搭配菜肴食用,尽量延长喝完一碗粥的过程。

粥消化起来比较快,如果在肚子空的时候吃,很容易让血糖忽高忽低,这对血糖控制不好。糖尿病患者喝粥前,最好先吃点消化慢的东西,比如面包、青菜,这样能让粥的消化速度慢一点。科学发现,半夜两点到中午十二点,血糖通常都比较大;到了中午和下午,血糖就会慢慢稳定下来。因此,早上吃粥容易让血糖大幅波动,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最好在正午或晚上时吃粥。

煮好的粥里淀粉会彻底崩解,导致血糖快速升高,但粥冷却到常温时,淀粉会发生陈化,转变成消化慢的抗性淀粉,即便再次加热,这种淀粉也不会大量消失,糖尿病患者可以等粥凉下来再吃,而消化功能较弱的患者则可以将粥冷却后重新加热来吃

只要挑选合适的粥品,控制好烹煮方法,并了解喝粥的要点,糖尿病患者依然能够愉快地享用粥这种有益健康的食物。

本文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蔡骏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