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观察 | 改制不改“味”,国营糕饼老字号找到香飘百年的“配方”

日期: 2025-09-26 15:07:42|浏览: 3|编号: 14185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薄如蝉翼的饼皮层层酥脆,里面盛放着酸甜适口又带咸味的内馅,吃上一口,仿佛穿越时空,仍能品尝到百年前的老味道,那是一种难以忘怀的醇香,如今从家庭式手工作坊发展到全民享用的品牌,再到企业体制革新寻求突破,借助改革浪潮,这个老品牌在新时代依然传承着它的百年美味。

六月份十四日,老鼎丰公布了它二十年来进行改革所取得的成果,二十年间总共缴纳了三亿三千万人民币的税款,它的品牌价值增加了超过一百倍,在中式糕点的销售领域,它在省内的市场占有率是最高的,在月饼的销量方面,它在东北地区的表现也最为突出。

月饼、桃酥、锅盔等点心,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既是传统佳肴,也是文明延续的重要体现。随着这种延续进入现代,逐渐形成了许多家喻户晓的点心老字号

例如,老鼎丰糕点作坊于1911年开张,系乾隆皇帝二次南巡期间特赐,曾作为宫廷御用食品,同时被商务部列为“中华老字号”品牌。稻香村在清光绪朝,是京城最早经营南方风味食品的店铺;另外,合香楼发端于清咸丰年间,堪称滇式云腿月饼的始祖;吉庆祥于1907年成立,首创了硬壳火腿月饼,这些都是业内知名的老牌企业。

不过,传承数百年的风味也遭遇了现代社会的冲击。九十年代起,个人经营的饼铺、面包坊、糕点作坊开始增多,私营糕点商家很快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如今广受关注的哈尔滨食品集团,为都市上班族提供早餐服务的北京好邻居,凭借鲜花饼走红市场的云南嘉华食品公司,都是那个时代的代表。老鼎丰、吉庆祥、稻香村等国有糕点品牌,由于体制存在弊端,加上市场角逐日益激烈,自身经营也陷入困境,因此纷纷决定转型为民营股份制糕点公司。

改革,不失本真。转型赋予老牌面点公司先进方法,让“先辈精挑细选”的风味得以传承。新机制下,公司坚守老字号精神,依据市场需求、视品质为根本,成长为行业规范的制定者、方向的开创者。老鼎丰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借助工业手段和现代商业理念,提升了传统糕饼的制作工艺,现在公司已经建成了九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工业园区,并且设有九个采用自动化设备的生产车间,另外公司还开设了自有品牌的零售店,并且开通了网上销售渠道。

依靠售卖糕点,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如今一口就能品尝百年风韵,在商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传统品牌糕点业已经形成体系,并且展现出新的活力。一方面,现代工业方法促进了传统手艺的革新与传播,这些老字号扮演着关键角色。周村烧饼制作手艺、功德林斋菜制作手艺、五芳斋角子制作手艺、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成为文化传承项目,老鼎丰还协助制定了《糕点通则》《糕点分类》的国家规范。另一面,当代商业提炼了传统糕点的文化内涵,使其转化为旅游吸引物。鲜花饼作为云南的代表性礼品,黄山烧饼、厦门馅饼、哈尔滨红肠这些地方特色小吃,都是游客购买的热门商品。

老字号品牌若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首先必须进行根本性变革,确保企业拥有充分的自主经营权。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商业研究所的赖阳所长提出,老字号通常具备一定的独立运作能力,可以通过引入战略投资方、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等途径,为企业注入充足资金,助力其实现规模扩张,并推动产品创新。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