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民 币 数字大写转换
工具简介
四、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前面必须加上人民币记号“¥”,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要仔细书写,不能连写成难以辨认的样子。
票据的签发时间须采用汉字大写形式,为防止伪造票据的签发时间,在记录月份和日期时,月份若为一、二或十,日期需为壹至玖或壹拾、贰拾、叁拾,这些日期前应冠以“零”;日期若为拾壹至拾玖,则前需加“壹”;例如,一月十五日应表述为零壹月壹拾伍日,又如十月二十日应表述为零壹拾月零贰拾日。
票据的出票日期若以小写形式呈现,银行将不会接受;大写日期即便没有依照规定规范填写,银行仍然可以受理,不过因此产生的任何损失都需要由出票人自行负责。
人民币上的盲文介绍
盲文是为视障人士设计的书写和阅读系统,通过点状符号构成,也称作“点字”或“触字”。这种文字利用不同的点数和位置组合,代表世界各地的各种文字符号。在中国流通的货币上,盲文标记用于区分不同的面额,帮助视障人士辨认。盲文通常制作在带有凸起的特殊纸张上,视障人士借助手指触摸,能够准确识别文字内容。
中国人民币银行最早出版的三批人民币钞票上没有设置盲文标记,自1987年推出第四版人民币起,主面额纸币正面右下方或左下方采用凹版印刷了盲文数字,旨在辅助视障人士识别和区分。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币中,主币1元券正面左下角加印1个小黑点,2元券加印2个竖列小黑点,5元券加印2个斜列小黑点,10元券加印4个小黑点;50元券正面右下角加印5个小黑点,100元券加印7个小黑点。
第四版的人民币有1980年、1990年和1996年这三种版本,1元面值的纸币开始,所有更高面额的钱币,都在正面右下方或左下方用凹版技术印上盲文数字,盲人通过触摸这些盲文数字,能够辨认出钱币的数额,现在在市面上流通的第五版人民币,也继续使用盲文数字。
第四套人民币的纸币上,主币所用的盲文数字标记,是根据盲文六个圆点符号的合理搭配规则来制作的。1980年版本的纸币中,1元、2元、5元和10元面值的盲文标记位于正面左下角,而50元和100元面值的则位于右下角。第五套人民币的第一张100元纸币,是在1999年10月1日正式推出的,随后其他不同面值的纸币也陆续面市。
本站所有信息皆受版权保护,软件著作权同样有效,任何形式的剽窃或复制都将受到严惩,我们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湖南唯凡网络科技公司 · 拥有使用权至2025年 · 官方网址 · 提供JSON即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