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有个品牌的肉松饼非常流行,孩子因此沉迷其中,天天都闹着要吃,不过,在市面上售卖的肉松饼,我一眼就能看出问题——里面的肉松分量微乎其微,几乎全是用豌豆粉填充,虽然口感松脆,却因为过于油腻,吃完之后打嗝都十分难受,因此,我决定让孩子戒掉这种“伪零食”。
肉松饼是苏州地区的传统糕点,制作时无需发酵面团,主要依靠油皮和油酥的多次交替堆叠形成理想的层次感。虽然普遍认为制作面点必须借助烤箱,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即便家里只有电饼铛或者平底锅也完全能够胜任,更不需要使用猪油或黄油,改用植物油不仅更符合健康理念,而且孩子食用时也更让人安心。
我今早吃的早餐是这种肉松饼,为了节省时间,前晚已经把饼皮和酥皮预备好了,早上一个钟头就制作了十个,做法非常简便。先讲讲饼皮:用普通面粉150克、玉米油40克、糖20克、水50克,和成光滑面团后静置15分钟;而酥皮的制作更为简单,只需低筋面粉100克和玉米油40克,搅拌均匀即可。
趁面还没变硬时先调馅料,我选了海苔肉松,又加了50克沙拉酱搅拌,这样馅料特别饱满,远胜过外面卖的“劣质肉松”。面皮和酥皮都擀成小片,每片分成十块,先取一块面皮包住一块酥皮,卷成细长条,再压扁,再卷,如此反复两次,这样层次才会丰富。最后把面团压平,塞进肉松馅,把口捏紧,做成圆饼形。
电饼铛先加热,无需涂抹油类,将肉松饼置入其中,等到一面呈现金黄色时,再翻过来继续加热,两面各煎五至六分钟即可完成烹制。倘若配备烤箱,需将温度调整至190度,烘烤二十至二十五分钟,只要表层呈现金黄色即可;倘若缺少烤箱,可借助平底锅,采用微火进行慢煎,同时盖上锅盖焖制三至五分钟,使饼皮变得松软,这样比较适宜咀嚼功能较弱者食用。
外面售卖的肉松饼备受非议,一方面是因为肉松分量不足,另一方面是大量运用猪油或黄油,食用过多容易感到油腻。自制时采用植物油,不仅更加健康,而且可以根据个人喜好灵活调整——喜爱绿豆沙的可以添加绿豆沙,偏爱海苔的可以放入海苔,孩子喜欢什么就加入什么,食材充足且让人安心。
制作时需留意,面糊和油皮必须充分发酵,否则容易开裂;包裹时边缘要压实,防止馅料外露;烘烤时温度不宜过高,以免外层焦糊而中心未熟。只要掌握这些关键步骤,成品定会香脆可口,里面装满香浓肉松,品尝时滋味十足。
其实制作点心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困难,只要熟练了油皮和油酥的做法,即便没有烤箱也能做出美味的肉松饼来。我家孩子现在不再想着外面的食物了,每天都在期待着我做,他说比外面的更加香浓。毕竟自己亲手做的,食材真实可靠,既健康又能满足口味,这才是给孩子最好的小点心。
概括来说,制作肉松饼的要点在于油皮和油酥的层次分明,无需发酵面团,也不必使用烤箱,采用植物油更加有益健康。虽然制作过程需要投入一些时间,但若提前一天备好面团,次日清晨就能迅速完成,非常适合作为早餐或点心食用。不妨试试看,你会发现自制肉松饼的口感远胜于市售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