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靓丽
湖北省工商联近期携手省地方金融管理局、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等金融机构,共同召开会议,旨在改善民企的金融服务,着力缓解它们的资金困难问题。
武汉佰钧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同工商银行湖北分行达成了流动资金贷款5000万元的协议,湖北晨科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就禽蛋产业延链补链项目达成了3000万元的融资方案……武汉的主会场和各个市州的分会场一共促成了50个银企签约,涉及的总融资金额达到了29.3亿余元。
湖北融资覆盖面稳步扩大
民营经济体是实体构造的根本支撑。今年前六个月,湖北省新增长期借款431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17亿元,所有借款总额达到7.1万亿元,年度增幅为12.6%。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继续开展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首次贷款推广行动,促使武汉、宜昌、咸宁、恩施设立专门的首贷服务点,全省总共提供了736.8亿元的小微企业初次贷款,同时增加了8.6万户小微企业获得首贷的机会。湖北省资金覆盖范围逐步增加,私营企业资金获取机会持续增强,金融支持私营企业水平显著提高,不过融资难题依然是私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普遍关心的核心问题。会议研究构建各地区商会与金融机构长期协作体系,为私营企业提供更优更好服务,促进湖北私营经济稳健发展。
在湖北省促进民营企业融资会议上,五十个企业获得资金支持,达成交易总额达二十九亿三千三百五十六万元。省工商联同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签署了合作协议,旨在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涉及九项具体支持措施。
依据《优化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合作协议》,省工商联同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将合作研究并交换信息,对企业金融政策进行宣讲和培训,拓宽线上线下的银企交流途径,实施首贷拓展计划,合力进行信用培育,强化对产业链供应链的金融扶持,开展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活动,完善民营企业信用架构,联合宣传优秀案例,双方将充分发挥组织与职能优势,为民营企业提供引导和服务,尝试构建支持民营经济进步的金融服务框架。
多方促成融资项目签约
近些年,湖北省工商联主动联系多家金融机构,着力提升金融支持水平。和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订立全方位合作契约,设立“八个平台”给予整体性服务;与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联手推行“扶持民营企业科技革新”专项活动,援助民营企业科技革新和专精特新进步;同农业银行协作实施“万家企业助万村”计划,一起推行“帮企促村贷”定制化金融方案,针对参与乡村复兴的民营企业给予精确支持。
湖北省工商联率先于全国建立起一个覆盖全省、延伸到基层的非公有制企业诉求处理系统,该系统拥有超过72.7万名注册用户,同时有67.6万家企业完成了身份验证。今年五月开始,建设银行、光大银行、湖北银行等九家金融机构在联企e站上建立了网络金融商城,推出了二十种特色信贷项目,总共完成了一百七十七笔融资对接,累计授信金额达到七千八百九十三万三千元,发放贷款总额为四千一百九十三万三千元。
湖北省各地市商会主动向私营企业讲解经济支持措施,介绍经济服务项目,推动经济合作达成协议。武汉市商会大力宣传推广“汉融通”“众商贷”等经济服务,协助中小微私营企业获得资金支持。襄阳市商会举办“百日千企万里行”活动,集中为上千家重点私营企业解决资金难题。黄石市工商联今年春季启动了“双推双传”项目,已经为八家商业机构提供了直接融资支持。荆州市工商联在三年内促成了1380家企业的首笔贷款,贷款总额达到1664亿元。孝感市工商联今年建立了首批37家执委企业的信用档案,助力民营企业征信系统和信用评估机制的建设。鄂州市工商联会同人行鄂州支行等机构,积极推广“楚天贷款码”业务,今年前六个月,累计受理1249家企业的融资需求,完成991笔审批,提供贷款29.45亿元支持。宜昌市工商联设立直属商会的“金融专项服务”机制,要求金融机构为商会及企业设计专属金融方案,并提供现场咨询服务。三峡物流园市场商会争取到银行批准的信贷额度达三十亿元,去年众多金融组织为园区四百六十家商业主体提供了贷款共计二点三亿元,并为二百零七家商业主体发放了信贷额度为一点四亿元的授信。十堰市工商联引导全市二十三家商会与邮储银行建立联系,实地考察了会员企业一百三十七家,成功推动了五十七笔贷款业务,总额为三千五百一十万。
当前,各种不同层级的商会都在主动为会员公司提供金融支持。湖北省中小企业联合会联合金融机构推出了楚星融资服务项目,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宣传信用贷款业务;湖北省激光产业联合会设立了金融工作小组,与招商银行武汉分行紧密配合,为会员单位输送政府与企业对接项目、银行与企业合作方案、资本市场对接机会、企业管理咨询以及市场拓展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