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找工人成了私营公司的一大难题。每逢新春佳节之后,通常都是找工作和招工最忙碌的时候,今年青岛的私营公司招工活动,时间从往日的七天扩展到了三十天,招聘会数量也从原先的场次增加到了二百场,这些都能看出企业对工人的渴求程度。青岛的这些公司,目前的人员使用情况怎么样?在招工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困难?让我们看看记者的探访情况。
纺织企业熟练工月可入七八千 职工收入稳定
在即墨区蓝村镇一家纺织公司的缝纫部门,众多缝纫人员正在制作网眼款式的短袖上衣的包边工序,有上百位工人参与其中,其中80后王丹丹算是年龄较小的,从2008年她加入工厂开始,就一直从事缝纫工作
练习使人进步,王丹丹现在每分钟能完成两项任务。计件发放工资,她的报酬持续上涨。工作环境舒适,车间配备通风设备和制冷装置,生活区域有食堂和独立卫浴的宿舍,王丹丹对此感到十分满意。
纺织企业中90后屈指可数 招年轻职工变难
虽然薪水很优厚,办公场所也令人满意,不过最近两年公司招募员工时遇到不少阻碍。今年初定下的500人招聘目标,到现在才实现了十分之一。公司属于劳动密集型,目前多数基层员工都是七十年代出生的,能够吸引的九零后非常少,员工队伍老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
于瑞林 某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
三班倒和节假日上班 致使便利店招工难
同类型店铺中,工作条件较为优越的24小时超市,招聘门槛较低一些。在宁夏路一家大型连锁超市,25岁的孙宇自2017年开始,就在该店实践。凭借认真负责的态度,大学刚毕业他就被留用,并担任了店铺管理者。
孙宇 便利店店长
不过,便利店工作的一些特殊性,还是让一些应聘者望而却步。
孟杰 某便利生活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与行政法务部经理
观察这两家公司后发现,不论从事生产领域还是提供服务的行业,它们在招募员工时都面临一些困难。那么,这些招募方面的难题到底应该如何解决呢?企业们也尝试了多种应对措施。
企业主动“走出去” 破解招工难
今年,王丹丹供职的即墨纺织公司集团,打算招募500名员工,这些岗位主要涉及缝纫、熨烫以及织布等工种,为了招揽更多求职者,他们充分利用人社部门提供的招聘渠道,参加各种招聘会,并且亲自前往车站和乡镇举办现场招聘。
于瑞林 某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
每年提高工人薪金待遇 留住现有职工
要吸引并留住员工,除了增加招聘力度,薪酬福利也是核心要素。公司着力控制人力成本,员工薪资水平每年稳定提升五个百分点到十个百分点。
于瑞林 某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
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企业依靠薪资待遇吸引和留住员工,那么服务行业的便利店又凭借什么来招徕人才呢?孙宇所在的连锁便利店公司今年打算在青岛开设四十多家新分店,需要招聘一百五十多名新人,根据行业特性,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学生群体
孟杰 某便利生活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与行政法务部经理
便利店为员工提供“成长福利”
孟杰谈到,通常便利店的工作人员更替幅度为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不过他们单位仅有百分之五上下,这个情况得益于单位的许多帮助员工进步的举措,比如提供学习进修,设有迅速提升职位的途径,甚至允许职员低成本尝试自己做老板。
孟杰 某便利生活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与行政法务部经理
近年来,企业招聘困难是困扰民营领域的一个普遍问题,从前面的两家公司情况可以了解,除了政府部门持续利用平台支持企业招募员工,各个公司还根据自身行业特性,探索了多种方式来吸引并保留人才,比如改善薪酬条件,或者设置职业发展支持,这些措施都是企业经过研究应聘者期望后所做出的用心之举。
另一方面,求职者应当调整好面对困难的观念,没有哪个职业能够同时提供优厚待遇和轻松环境,应该注重前景,着眼未来,凭借个人努力,最终一定能开拓出更优越的人生,并且获得更多发展的可能。
(青岛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