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菜篮子”!看蔬菜大棚如何变身“绿色车间”→

日期: 2025-10-16 00:12:12|浏览: 2|编号: 15529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最新消息来自农业农村部,目前全国种植的蔬菜面积达到9435万公顷,与去年同期相比,面积增加了184万公顷;十月份前半月的产量为2409万吨,较去年同期多了71万吨。全国“菜篮子”产品生产保持稳定,供应量充足,市场运行平稳。

“西果东输 南菜北运”丰富百姓餐桌

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是华东规模最庞大的蔬菜集散地,每天有3万辆货车往返其间,每日接纳超过5万的访客,交易品类逾10万种,年成交量高达1100万吨以上。步入那片广阔达数万平方米的交易核心地带,仿佛置身于一个蔬菜的奇幻王国,琳琅满目,奇形怪状的新鲜蔬菜,样样俱全。

菜市场的特色蔬菜区汇集了二百多种来自高原和内地的菜品。这些蔬菜都经过长途运输才得以送达。

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市场经营户张玉利说,他们从农民那里购进货物,然后存放在冷藏库中进行冷冻处理,在运输途中全程保持冷链条件。

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众彩蔬菜市场客菜二部主任孙勤龙表示,从高速下来后,进行装卸和摆放工作,总共需要接近两个小时的时间,这些菜品很快就能出现在普通百姓的餐桌上。

采访期间,刚从外地调运来的高原蔬菜就持续进入市场供应。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是“西果东输、南菜北运”的关键枢纽,每日处理货物量大约三万吨。而像这些市场摊贩,他们每天交易的蔬菜就有几千斤重。

设施蔬菜挑大梁 蔬菜大棚变身“绿色车间”

市场中的蔬菜种类愈发繁多,这与高效的物流体系紧密相连,同时也得益于国内设施农业尤其是设施蔬菜的快速进步。根据农业农村部提供的信息,现阶段,我国设施蔬菜的产出量占据了主要蔬菜供应的30%,已经成为了蔬菜生产供应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设施农业种植的蔬菜,是借助人工技术调整光温环境而培育的,常见的设施包括温室和大棚等。根据农业农村部信息,像黄瓜、番茄、茄子这类的差不多三十种蔬菜,通过人工措施,已经大体上做到全年都可以生产了。

山东寿光作为国内关键蔬菜产区,其种植规模达60万亩,其中高科技设施农业占比高达95%。在寿光稻田镇的崔新中菜农的智能温室中,配备了将近十种先进农业装备,包括自动通风系统和专业植保机器人等。

山东省寿光市稻田镇崔岭西村村民崔新中表示,他的大棚全部采用手机进行管理。他可以通过手机开启补光灯,而且他还配备了新购置的智能植保飞行器进行巡检作业。

目前,寿光建成投已经建立了18个智能化的园区,这些园区占地面积达到2.3万亩,普遍配备了大型水肥一体化设备、智能温控系统以及自动补光装置等先进技术,并且全面覆盖。此外,还有超过5万个蔬菜大棚安装了物联网设施,使得这些大棚成功转型为“绿色车间”。

山东省寿光市稻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桑迎彬表示,采用现代化的设施农业设备,土地的利用程度比日光温室增强了三分之一以上,生产效能提升了五成以上。

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五大设施蔬菜发展重点区域,分别是黄淮海及环渤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以及华南地区,其中山东寿光也是这五大区域之一。

宁夏灵武地区,农作物种植总面积达6.18万亩,其中温室大棚种植面积有3.84万亩,当地气候条件十分适宜,昼夜温差显著,阳光资源丰富,非常有利于各类冷凉蔬菜的培育生长。

灵武县兴旺村的马萍,此刻正站在自家温棚之中,采摘那些已经完全成熟的红番茄。这些番茄原本在沙地中培育,果肉疏松,水分丰沛,因此非常受到购买者的欢迎。

“植物工厂”:让蔬菜达到最佳生长状态

现代农业技术持续进步,催生出一种无需土壤、无需光照的新型高效种植模式,即“植物工厂”。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共同探索这种奇特的植物工厂。

进入北京的这个植物生产设施时,所有人员必须先穿上洁净的服装,接着通过吹淋室进行清洁,这些步骤旨在确保蔬菜不受害虫等侵扰,得以在无污染的条件下发育。

某植物工厂负责人武仲生表示,诸如光照、湿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灌溉时间等要素,均由计算机进行调控,目的是为植物提供定制化的适宜条件,从而营造最适宜其生长的环境。

此处,蔬菜的根部不接触土壤,仅浸泡在水中,水中添加了特制的多种养分,同时富含充足的氧气,水温可依据作物生长状况进行调节,既为蔬菜创造了理想的生长环境,又有效减少了它们对水分的消耗。

该植物工厂的运营者武仲生表示:培育一棵蔬菜大约要消耗500毫升的液体肥料,这种液体肥料可以在内部循环使用,不会向外排放。

河南省有一处占地五万平方米的富碳蔬菜生产基地,里面种植着将近一万七千棵番茄,这些番茄每隔七天就会结出一轮新的成熟果实,与普通农田里栽种的番茄不同,它们的生长过程完全脱离了土壤环境,而是依靠热电厂排出的二氧化碳作为主要养分维持生命活动。

河南辉县富碳蔬菜工厂负责人王晓庆表示,该蔬菜生产基地紧邻发电站,通过接收发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为番茄提供生长要素,除阳光和热量外,还包括气体养分。

浙江平湖的这家全自动植物工厂,运用LED照明设备,复制出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类光波,针对不同作物,启动专门的光谱模式,促使蔬菜生长得最为理想,以此确保收成与品质。

国网平湖供电公司发展部副主任薛龙江表示,微电网里配备了一个氢能小型联动装置,还安装了部分分散式太阳能板,这些设施不仅能持续发电,也能输出可供使用的高温。

植物培育的独特优势,在于它为作物生长加速了进程,因为设施内部环境可精确控制,所以受外界自然因素干扰轻微,全年都能持续进行种植活动。这样一个面积相当于足球场的空间,每年能够收获蔬菜达300吨之多,其产量远超同等面积传统农田的几十倍。

发展设施农业 推动食物多元供给

农业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石。推进设施农业是打造农业强国、达成农业优质发展的关键路径。倡导全方位食物理念,依据各地实际情况拓展设施农业,有助于促进食物供应从单一模式向多样化方向演进,从而更好地适应民众不断升级的农产品消费期待。

央视记者张勤, 梁丽娟, 陈烨炜, 蒋树林, 杨滢, 巫俊达, 江苏台, 南京台, 山东台, 姚晓慧, 寿光台, 赵红伟, 任杰, 河南台, 纪玉芳, 卢家民, 汤森报道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