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松面包上的肉松是棉花?安徽食药监局紧急辟谣

日期: 2025-10-16 06:09:04|浏览: 4|编号: 15547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最近,微信朋友圈里有个视频在疯传,拍摄这个视频的人说,他做了个实验,结果发现肉松面包和肉松蛋糕上面的肉松其实是棉花,这件事让很多人感到非常担忧。

肉松面包用棉花冒充肉松

视频里,一位女性打开一块肉松蛋糕,扯下蛋糕表面的肉条,弄毁外观后浸入水中,片刻后杯子里的液体变成黄色,她断言这种肉松被染色了,浸过水的肉条被她捡起,边撕边说这是棉花,接着她把肉松点燃,可见燃烧的部分焦黑发黑。该视频里,选用的肉松蛋糕出自合肥市肥东县光辉食品有限公司,品牌名称为“吉利人家”。

多方证实系谣言

5月18日获知这则消息,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迅速成立了调查小组,并邀请了安徽电视台的记者同行,前往相关公司实地核查情况。现场核查显示,该公司并没有任何购买或使用棉花的行为,其肉松产品主要采用本厂生产的鸡肉为原料制作,整个肉松制造流程均无任何问题。在媒体见证下,调查人员模仿视频中的方法清洗肉松,清洗后的肉松呈现白色絮状,能够被点燃,尝起来有鸡肉的味道,燃烧时会散发出肉类烧焦的气味,这和棉花完全不同,因为棉花的成分是纤维素,人们无法吞咽,燃烧时也不会产生异味,经过现场核实,基本可以确定面包上的肉松不是棉花做的。

为再次确认,检查人员前往合肥长江批发市场,选取了该单位制造的2种肉松面包样品,并将其送往安徽省食品药品检测研究院,检测其中的蛋白质成分等指标。19日中午13时前后,检测结果公布,分析显示,提交的肉松样品中蛋白质成分的比率为27.09%,符合肉松标准中关于含量方面的要求。从成品面包上取下的肉松,由于制作过程中混入了油脂、面包碎屑等成分,其蛋白质含量有所减少,但依然测定为14.24%。由于棉花本身不含蛋白质成分,结合现场观察和专业的检测手段,最终判定面包上的肉松并非棉花制成的。

企业形象受损

该企业因退货、下架、取消订单等问题,直接蒙受了约五十万元的经济损失,同时产品品牌和企业形象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最终结果核实完毕,省食药监局立刻在官方网站公布权威声明,同时借助端午食品专题发布会,迅速向媒体说明此次微信视频不实信息查证情况及结论,旨在让民众早日打消顾虑,协助企业降低虚假消息带来的影响,促使行业尽快恢复正常运营状态。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