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突然不打了。
与巴基斯坦在边界问题上争执多时,却突然选择退让,达成了一项为期半日的休战协议。这些人先前甚至敢于对抗美军,为何转瞬间就变得软弱了?
答案很简单,被人从天上往死里揍了,打到怀疑人生。
这根本就不是一场战争,就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停火协定正式生效之前,巴基斯坦的军用飞机已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空中盘旋多次。当地居民对此感到极度恐慌,因为他们一生中从未经历过如此情景。城市里接连发生了四次威力巨大的爆炸,每一次爆炸都伴随着一朵巨大的云团升腾。建筑物上的玻璃纷纷震动,人们惊恐地认为大地要崩塌,纷纷躲进地下避难所。
首都都被人当靶子打了,这脸丢得够大。
那边,于靠近边界的坎大哈省,有个叫斯平博尔达克的地域,堪称炼狱。此地是塔利班的要塞中心,构筑了诸多防御工事和岗哨,然而面对来自巴基斯坦的炸弹袭击,其坚固程度犹如纸糊。
巴基斯坦方面毫不隐瞒战况,直接公布了最新成果。斯平博尔达克一处目标,消灭了将近二十名塔利班武装人员。库拉姆地区另外一处,也击毙了二十至三十名敌人。
暴力手段尚显不足,必须深入打击思想根源。八个边境哨站,彻底从地图上消失,连同六辆坦克,完全损毁成为废铁。巴基斯坦军方将此事件定性为必要之举。
这个“适当”,翻译过来就是:别惹我,再惹我下次炸你老家。
其实刚开始干仗的时候,塔利班觉得自己还行,挺横的。
他们把珍藏多年的珍藏悉数搬了出来。那些前苏联遗留下来的老旧坦克,T-55、T-62,艰难地行驶到了作战区域。另外,还有更令人畏惧的,将“飞毛腿”导弹和“蛙7”火箭都部署了过来。
从视觉上观察,各种战车和远程武器,规模庞大,显得相当威慑力强。塔利班大概也认为,凭借这些装备,应该能够与巴基斯坦进行对抗。
问题是,他们拿出来的这些东西,全是博物馆里的淘汰货。
那个号称“飞毛腿”的导弹,名称听着十分威风,实际有效打击距离仅三百公里,连巴基斯坦境内的一些主要城市都难以覆盖。更严重的是,每次发射后,落点偏差可能达到三百米左右。用它来攻击军事设施,效果等同于用石子去击中月亮,基本上只是为了制造声响而发射。
那些老式装甲车辆就更加不用提了,在空中巡逻的军用飞机和遥控飞行器看来,它们个个都是笨重的钢铁罐头,而且移动起来相当缓慢。
塔利班仍然滞留在底层,盘算着如何近身肉搏,然而巴基斯坦径直跃升至高层,完全无视地面交锋的打算。
巴基斯坦空军派出了“枭龙”机型、F-16战机,以及购自中国的翼龙-2无人飞行器,这些装备组合在一起,在阿富汗上空展现出强大能力,如同在自己境内般自由行动。
他们的打法简单粗暴,极其有效。
翼龙-2无人机率先升空,如同隐形的影子盘旋于空中,地面人员完全无法察觉它的存在。它静静地停留在高空,持续监视着,明确识别出塔利班的弹药库位于何处,指挥中心设在哪个位置,以及士兵们藏匿的具体地点,整个过程都看得非常透彻。
随后,它向紧随其后的“枭龙”与F-16传递了目标位置信息。这两架战机收到坐标后,立刻投下制导炸弹,完成打击立刻撤离。整个行动一气呵成,塔利班甚至没发现敌人踪迹,便直接从空中被消灭了。
塔利班最窝囊的地方,就是他们对天上的东西,一点办法都没有。
他们目前最有效的防空装备,是先前从敌方获取的“毒刺”式导弹系统。该武器在数十年前对付苏联制造的直升机尚有作用力,但在当今用来对抗超音速飞行器,则显得力不从心。由于战斗机通常巡航的高度远超其射程极限,因此这种导弹无法构成有效威胁。
他们仅存武器是高射机枪,并非“毒刺”。用机枪弹药去攻击高空战机,这并非防空作战,简直是在向上天发泄怒火。
最致命的,是塔利管全都是睁眼瞎。
他们缺少探测设备。缺少探测设备,就无从知晓敌机来自何方,何时抵达。这就像敌人已经将武器对准了你,而你却对对方的情况一无所知。
现有的防空装备,由于无法确定敌人位置,只能盲目地随意配置,基本上起不到作用。
这场战斗让塔利班猛然警醒。他们终于意识到,单纯依靠数量,单纯凭借勇猛,在明显的技术劣势下,完全无法发挥作用。巴基斯坦的空军给了他们深刻教训:只有拥有雷达和战斗机,才能真正掌控天空。
若继续战斗,便等于白白送敌有生力量。一旦喀布尔遭袭,便可能再次遭受攻击。倘若巴基斯坦被逼入绝境,或许所有塔利班核心领导人都得躲藏于某个隐秘的洞穴中碰头。
而且,兵器会随着战斗逐渐损耗殆尽。巴基斯坦境内设有制造设施,可以生产飞行器和远程武器。至于塔利班方面,装甲车辆被摧毁后便无法复原,弹药消耗掉就再也剩不下了,完全没有后续补给。
这个为期两天的休战安排,并非出自什么高明策略,纯粹是被逼无奈选择了妥协,因为对方实在太强。他们必须获得喘息之机,首先需要弄清楚一个关键问题:下一次面对威胁时,应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