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里钟爱的唯品会,是国内第三大网络零售平台,如今也涉足了互联网金融领域。前天,唯品会公布了未经核实的2017年第一季度经营数据,数据显示该公司已经连续18个季度实现盈利,此外,唯品会宣布会将互联网金融业务独立出来,并对物流体系进行整合调整。
连续18个季度盈利
唯品会的“财路”可谓是一片欣欣向荣。
5月16日,唯品会发布了其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该季度唯品会实现总净营收159.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21.7亿元增加了31.1%。
第一季度,唯品会毛利达36.9亿元,净赚5.519亿元,已经连续18个季度保持盈利,这表现相当出色。
持续盈利的经营成果确实为唯品会的后续发展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参照其他同类企业的情况,例如乐视。公司于发布财务报告之际,正式宣告将独立运营网络金融服务,并对物流体系进行整合调整,此举表明唯品会致力于构建一个包含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以及物流配送三大核心领域的业务架构体系。
提及唯品会与网络借贷行业,许多人或许会感到困惑不解,事实上,在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这三大巨头完成布局之后,目前,众多企业纷纷拓展金融信息服务领域,唯品金融已发展成为零售商业体系中网络借贷平台的重要构成部分。
唯品会与金融领域的合作,时间起点是2013年。从那年开始,唯品会便着手规划金融业务,设立了专门的服务部门。2013年11月之后,公司启动了供应链金融项目,通过平台为合作商家提供资金支持。2014至2015年间,唯品会获取了保理资质和小贷资质,并且建立了商业保理组织与网络小贷组织,由此着手为商业伙伴及个人顾客提供相应服务。2015年,公司推出的消费信贷服务“唯品花”正式面向社会开放。2016年9月,唯品会完成了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浙江贝付的全资并购,成功取得了支付许可。
唯品金融产品新体系
唯品会的金融业务主要依托唯品金融板块展开,包含理财、保险、唯品花、分期购、唯品信用等五个子项目,这些服务共同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金融服务网络,主要面向个人消费者提供支持。
让我们先来看看理财产品方面:
听说唯品宝能够随时提取,七天的历史预期年化收益率大约是8.00%;计算方法为,当天的预期年化收益等于唯品宝已确认份额的资金除以一万,再乘以每万份的日预期年化收益。
观察下来好像收益还可以,不过近期像绿能宝这些原本宣扬高回报的平台纷纷出事,九点半君提醒大家,投资前务必谨慎对待。
然而,唯品金融在网络借贷领域的尝试堪称行业先驱,毕竟唯品会的消费者中女性比例高达八成以上,她们更偏好即时购物而非财富增值。至于唯品宝等产品的持续用户增长策略,确实引人关注。
下面再来看所谓的特色产品唯品花。
唯品会官方网站有相关说明,唯品花属于唯品金融旗下的一种消费信贷业务,现阶段允许消费者在唯品会特卖平台赊账购买商品,其功能与京东白条类似。
唯品花购物分期期限及收费情况:
然而,谈及保险领域,唯品金融似乎曾卷入违规事件之中。这一情况始于去年,当时唯品会推出网络保险商品之际,在保险业务链条里,保险公司、广州唯品会信息科技信息有限公司以及广东品诺保险代理有限公司,这三家机构虽然各自拥有保险代理资质,但所具备的必要条件却均不齐全。因此,这三方便形成了所谓的互相补充关系,共同构建了互联网保险销售的完整流程“过河”。
然而,拥有经纪人和代理人的业务资格,并不等于拥有在互联网销售保险的资格,在唯品会的保险业务流程里,出现了互联网业务经营者与保险产品代理销售者合作的情况,这显然是违反规定的,因为这两个经营主体并不相同,消费者对此并不清楚。
希望唯品金融的互金新体系中不再有混淆投资人视听的情况发生。
唯品金融的未来?
稍稍盘点下来,唯品金融产品总体来说无功无过,特色稍欠。
其次,唯品金融当前缺少具备广泛认知度且具备优势的金融商品,这限制了其规模扩张,其经营模式创新不足,要超越行业先行者存在挑战。并且其业务活动基本围绕自身电商平台交易环境进行,现阶段并未显现出向外部市场渗透的潜力。
最终,唯品会的网络零售业务体量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对手相比,存在明显不足。这一情况决定了唯品金融可以借助的网络零售场景范围并非特别突出。即便将自身的交易环境全部利用,能够实现的金融业务规模也不会太大。
然而,即便支付牌照的身价十分昂贵,唯品会仍旧选择购买,这至少表明了该公司拓展金融领域的坚定意志。
知名企业拓展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上,负面消息已十分普遍,希望唯品会的出资者能够不再承受挫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