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有消息透露,一家知名的连锁面包店突然人去楼空。媒体于3月18日前往该品牌上海总部,发现现场仅有一位保安在岗。近期,不少顾客通过社交网络反映,克莉丝汀的部分门店已经停止营业,他们购买的几百元面值储值卡无法使用。
数日前,那家曾获外界誉为“烘焙业领头羊”的公司向港交所发布声明,披露其拖欠货款、薪资等款项高达五千七百万元,银行账户遭冻结,仅靠股东提供的资金来维持运作。自二零二二年十二月起,克莉丝汀旗下所有店铺均停止了经营。
克莉丝汀于2012年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开始交易,其股票价格一度上涨到1.7港元每单位,公司总价值最巅峰时期超过了200亿港元。但是,现在这家企业的股票价格跌落到了0.069港元每单位,整体市场资本缩水到大约8千万港元,价值缩减了高达96个百分点。
那么,昔日的“烘焙第一股”为何跌落神坛呢?
总部仅剩一位保安留守
根据第一财经消息,3月18日,记者前往金沙江路33号克莉丝汀上海总部探访,发现该地仅有一名保安在一楼值班。这名保安透露,这家店铺已经停业数月,据说预定在5月30日重新营业。他还表示,自己作为保安的薪水迟发了数月,但公司正在逐步补发。
保安表示,三楼和四楼原先为克莉丝汀的办事场所,目前也已人去楼空。该保安当前职责是看管店铺内剩余的物件。店铺外墙上张贴着徐汇区人民法院的通告。通告内容提到,作为被告的上海克莉丝汀食品有限公司,已经拖欠了约半年的房租,总额达到十二万一千六百元。
克莉丝汀上海金沙江路的旗舰店能够反映出企业当下的境况,旗下所有店铺自2022年12月起始,暂时停止了服务。去年7月的时候,克莉丝汀的部分店铺曾有过一段时间的歇业,到了8月,又有部分店铺重新开始了营业,但现在所有店铺再次全面停业了。
门店人去楼空,预付卡券无法消费
银柿财经披露,近期,一些顾客在社交网站上反映,克莉丝汀的部分店铺已经停止营业,他们手上的几百元面值的预付卡无法使用。银柿财经尝试联系杭州地区各个克莉丝汀店铺在大众点评上公布的联系电话,但多数情况下电话无人应答,或者系统提示该号码不存在。同时,拨打克莉丝汀官方网站上公布的客户服务热线,也未能接通。
店铺已经停业,负责接待的客户人员也无法取得联系,许多购买克莉丝汀预付卡券的顾客在网络上表达不满,"克莉丝汀突然消失,手里还握着大量代金券" "账户里尚有500元如何处置" "真是令人惋惜的遭遇" "恳请将我的账户余额先行退还"
3月13日午后,银柿财经抵达杭州湖畔大厦,克莉丝汀文一西路店坐落于底层,邻近区域多为六层以下旧式建筑。该店面积约莫数十平米,门头标识尚存,店中仅余数个陈列架与收银台,门扉上张贴着招租信息。
房租和物业开销合计,还拖欠我们将近20万!物业工作人员老柯(化名)谈及克莉丝汀时,语气变得激昂些。老柯表示,这家店铺经营了十余年,早些时候营业状况相当不错,周边小区的顾客经常光顾,甚至有顾客开车从很远的地方来购买,然而去年七八月份,该店就停业了。
克莉丝汀和美路分店也是大门紧锁,店门外摆放着几辆自行车和电动滑板车。透过透明门扉,望见里面地面散落着不少杂物,仅收银台和墙内安装的柜子,其余地方空荡荡的。
曾自爆欠款5700万元
克莉丝汀3月10日中午,于港交所公布官方声明,表示存在欠付货款、薪资等款项总额约5700万元,银行账户遭到冻结处理,公司运营目前依靠股东提供的资金支持来维持。
克莉丝汀表示,公司资金周转不灵,经营上遇到了难题,在支付店铺的房租、给供货商的货款以及员工的薪水这些方面都出现了拖延,到2023年2月28日为止,累计欠款大约有5700万元人民币。因为拖欠供货商的款项,一些供货商已经启动了法律行动,冻结了公司的银行账户,被冻结的金额大概在350万元到400万元之间,公司现在只能依靠股东的贷款来维持运作。
克莉丝汀指出,前述状况给公司经营带来了负面效应。公司从2022年12月开始已经暂时停业了所有销售网点。现阶段,公司正努力推动经营范围的多样化,打算借助恰当的融资渠道(例如变卖资产和增加股本),来处理周转金难题,并预定在2023年上半年度重新开张。
据可查资料,克莉丝汀为经营烘焙商品的连锁企业,从1993年开始制造并售卖烘焙食品,是中国市场首批外资涉足烘焙行业者之一。该集团主要在长三角核心区域及主要都市开展业务,覆盖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构建了多元化的零售体系,包含好邻居门店、地铁站网点、中心店以及欧式即时烘焙店,以此满足各类顾客需求。
上海民众普遍认为,克莉丝汀是见证许多人成长历程的烘焙店。有网友在网络上留言称,该店制作的蛋挞堪称全市最顶级的冷式蛋挞,至今无人能出其右。
2012年,克莉丝汀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开始交易,当时被外界称作“烘焙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这一年,也是克莉丝汀发展最为顺利的时期,当年完成营收13.9亿元,创下了公司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但从上市的第二年开始,克莉丝汀连续九年出现亏损,营业收入也持续减少。
2021年度的财务报告表明,克莉丝汀那一年实现的销售额大约是29000万元,与上一年相比减少了百分之二十七;公司录得的净亏损约为17000万元,亏损的幅度较去年增加了大约百分之五十四。另外,在2022年的前六个月里,克莉丝汀的营业收入大约为4651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度下滑了百分之七十一点三,而净亏损则达到了7251万元。
此外,该机构的实体店数目持续缩减,2019年、2020年、2021年,克莉丝汀先后关闭了117家、99家、55家分店。
克莉丝汀于2022年中期报告里进一步说明,公司店铺数目从2021年6月底的340家,下降到2022年上半年末的246家,期间有94家店铺停止经营,其中57家在上海,23家在江苏,14家在浙江。
到3月17日收盘时,克莉丝汀在香港股市的股票价格是0.069港元一个,公司的总价值仅剩8364万港元。反观它刚开始上市的那年2012年,克莉丝汀的股价曾经涨到过1.7港元一个,当时公司的总价值最高超过了20亿港元。换句话说,这家公司的股票价格从最高点算起,已经跌掉了高达96%。
为何跌落神坛?
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让昔日的“烘焙第一股”跌落神坛呢?
鲁网发布消息,2022年7月,克莉丝汀的部分店铺暂停经营,到了8月,这些店铺又重新开始营业了。有网民指出,店铺重新开张之后,克莉丝汀的蛋挞价格从4元一个上涨到了6.5元一个,而且提供的品种也变少了。
即使商品提价有助于提升收益,但经营仅半年多,克里斯汀的部分店铺又停止营业了。如今停业的情况,已无法单纯归咎于疫情带来的影响。有网民在同年的十二月份发帖指出,“店员透露总部无法供应原材料,导致蛋糕无法制作。顾客可以购买些面包,等面包售罄,由于缺少原料也无法继续生产了。”
和君咨询的连锁经营专家文志宏曾经分析过,克莉丝汀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烘焙连锁公司,如今面临困境,新冠疫情只是加速了其衰败,核心症结在于经营策略失误,错失了烘焙行业的发展良机。从财务报表来看,克莉丝汀每股资产净值呈现负值,处置股份或资产是一种应急手段,关键还是要看能否重振品牌影响力,以及在经营决策上是否能够做出正确调整。
随着经济水平提升,民众的消费模式也发生了转变。当前年轻一代更加关注身体健康和体型控制,“低糖食品”这一理念获得了普遍欢迎,克莉丝汀的衰落主要因为其没能顺应整体环境的变迁而调整经营策略。
烘焙领域角逐态势显著,近年新兴消费品牌持续增加,这些品牌也在此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艾媒咨询信息显示,2021年中国烘焙食品市场体量约为2600.8亿元,年度增幅为19.9%,并且预测到2023年,中国烘焙食品市场体量还将持续上升,达到3069.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