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糖的风头,完全被宗馥莉和娃哈哈抢走了。
近期,宏盛公司高层人员被有关部门调查,宗馥莉再次提出离职申请,"娃小宗"品牌完成正式登记,而"娃小智"产品迅速引发关注,网络热搜接连不断。紧接着,娃哈哈体系内的一位代理商透露重要信息,表示收到指示停止销售"娃小宗"产品!
二度辞职,宗馥莉要推“娃小宗”
这波娃哈哈风暴的重头戏,无疑当属宗馥莉的辞职。
去年宗馥莉初次离开,被视作她策略性的让步,此举最终助她赢得更高位置;而今再次提出离职,起因在于娃哈哈品牌授权争议,她已决意全力支持自创的“娃小宗”品牌。据现有资料披露,宗馥莉已正式卸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及董事长等要职,相关离任手续在9月12日已获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批准同意。紧接着,娃哈哈的代理商们也接到了一份《关于启动2026销售周期代理商交流会议的文件》。
官方文件指出,娃哈哈计划于2026年销售年度开始启用全新品牌标识“娃小宗。文件同时说明,由于历史遗留的若干复杂问题短期内难以妥善处理,公司持续面临相关法律层面的潜在风险。鉴于此种情况,公司不得不决定实施上述举措。需要指出的是,这份文件系杭州娃哈哈宏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浙江娃哈哈食品饮料营销有限公司等七家企业联合签署而成。这些公司同属宏胜系,实际由宗馥莉直接管理。
首款产品曝光,制定年销300亿目标
宗馥莉的抉择,并非短暂冲动所致,而是源于她自身的自信和长远规划。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娃哈哈品牌在市场上流通的八种产品里,只有天然矿泉水与集团企业有股份上的联系,集团企业占股34.79%,其他三十三个制造单位基本都由宗馥莉的宏胜体系管理。去年以来,宗馥莉正式走马上任,关闭了娃哈哈非宏胜系统的所有工厂,同时把代工业务全部迁往宏胜智能工厂,借此重新调整了各方之间的利益格局,这些举措是她敢于不再使用“娃哈哈”品牌,全力推广“娃小宗”产品的重要支撑。
今年二月到五月期间,宏胜饮料陆续提交了数十个“娃小宗”商标的申请,这些商标覆盖了餐饮住宿、办公用具、服饰鞋履、教育文娱等多个行业,同时公司还为“娃小宗”建立了社交媒体平台。“娃小宗”的首款产品凝香乌龙专注于无糖茶市场,其售价为四元,其包装设计与娃哈哈的产品有明显的不同。早些时候有新闻报道,宗馥莉为“娃小宗”设定了年度销售指标三百亿元,这个数字几乎达到了娃哈哈现有经营总额的百分之八十。
娃哈哈or娃小宗,经销商被要求“二选一”
不过,宗馥莉的“如意算盘”,并不太容易实现。
最近,娃哈哈经销商遭遇“二选一封杀令”事件引发热议。娃哈哈资深经销商姓赵的(化名)是杭州人,从2009年左右起担任娃哈哈经销商,现在主要经营娃哈哈纯净水,兼营其他品牌产品。据赵先生讲,娃哈哈公司发来通知,表示如果他们继续代理“娃小宗”,将取消其经销资格。这一要求,得到了杭州、安徽、湖北等多地娃哈哈经销商的证实。
现阶段,“娃小宗”尚未实现所有渠道覆盖,销售商们还没有面临必须做出“二选一”的决定。但是,这一消息表明,娃哈哈已经意识到宗馥莉的巨大号召力,并且已经为与“娃小宗”展开竞争做好了准备。对于宗馥莉和“娃小宗”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消息。
利润决定忠诚度,经销商都是理智派
业内广泛忧虑,娃哈哈同“娃小宗”同时运作,或许会再现“王老吉-加多宝”昔日的局面。
这种顾虑并非空穴来风。有商家透露,2025年第三季度娃哈哈商品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0%,个别地方市场已经显现出“娃小宗”和“娃哈哈”彼此争夺价格优势的不良现象。娃哈哈的强项体现在,其成熟销售网络带来的业绩保持平稳,不过利润空间相对有限;宗小娃的弱点则更加突出,其首推商品凝香乌龙在2024年销售额仅为8.1万元,缺少了娃哈哈这个强大品牌的支持,其前景存在更多变数。
食品板块先前开展过一项调研活动,询问娃哈哈品牌更名为“娃小宗”后,销售商是否还会继续经营该品牌,调查数据表明,超过半数的销售商表示不愿意,有23%的销售商持等待观望态度,而选择继续合作的销售商仅占26%。这一结果清楚地说明,当前的销售商都表现得相当审慎。娃哈哈销售商赵先生用他的话形容销售商们的普遍想法,那就是“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