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调查|售价动辄30+,面包为何变“贵族”!揭开品牌面包店成本账,原料或非最大成本

日期: 2025-10-22 01:06:15|浏览: 1|编号: 15962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四十五元一个的吐司,三十二元一个的招牌吐司,当单个面包的标价接近双人简餐的价位,“新奇贵”逐渐成为品牌面包店的代名词,许多顾客感叹“已经很难找到个位数的面包价格了”。记者调查市场后发现,中高端面包市场更注重“核心品质、健康概念和社交感受”,相应地,价格越高的面包,市场上同类型的产品也越相似。最近,记者去很多地方了解情况,想弄清楚,这场从吃开始的钱包增加,到底哪些人付了钱,又是什么让他们愿意付钱。

超市内现做烘焙

消费理念两极分化

10月9日中午,记者抵达崂山金狮广场,实地查看后发现,仅此商场就设有八家制作烘焙食品的店铺,诸如西村叔叔、爸爸糖吐司面包、石头先生的烤炉、壹号面包房、佑禾以及盒马烘焙区,这些店铺的展示柜中,陈列着售价从12元到36元不等的各种口味的面包、软欧式面包和特色设计面包。报章上披露,每逢上班日,店铺里面总有不少年轻人光顾,也有不少家长领着孩子前来购物。

四片有机全麦吐司售价16.9元,猪肉脯吐司32元,招牌榴莲面包36元,核桃马里奥面包25元,招牌奶酥吐司35元等,都是当前热门产品。记者调查发现,与几年前相比,如今软欧包市场更偏爱各种夹馅吐司,不同品牌的同类产品价格区间在28至45元之间。店铺柜台持续有店员补充货品,佑禾面包的工作人员透露,店内特色吐司按每轮20个进行销售,每一轮都能全部卖完,会根据库存情况及时补货。

45元一个的生吐司

各种吐司

通常在进入店铺前都会先查看是否有可用优惠券,并且会对比不同商家的优惠程度。消费者陈女士向店员出示手机验证码,她表示自己基本上不用店内原价购买面包,而是通过平台获取团购优惠券或代金券,之后到店进行核销,这种方式也是她持续光顾的原因。

根据对多家面包店人流情况的汇总,可以知道,工作青年和有孩子的家庭是购买“新烘焙”产品的主要人群,购买者年龄大多分布在十六岁到五十岁之间,其中女性顾客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八十。

期盼物品价值与其价格相符,早些时候,面对售价超过20元的面包,人们感到难以置信,如今,面包价格大多稳定在25元上下,即便是价格最低的小型面包,也需要12元。王女士向记者表达了她的想法,对于"面包溢价"这个概念,她曾经有过迟疑,但最后还是愿意为了优质、健康的食材和非凡的体验而付钱,像王女士这样的年轻家庭购买面包的情况很常见,他们特别在意"不含色素、不含香精、不含防腐剂"的标语。

我十分在意商品的价值,花超过十元购买面包的情况几乎没有,两块五的面包味道同样出色。当被问及时,赵女士这样说明,她向记者列举了青岛本地知名的金麦园和顺兴食品等店铺,这些地方传统面包的售价普遍在三元左右,非常划算,常常出现购买困难。

超市内的平价面包

这就是那款面包,每样来一个单独品尝一下。尤其是90后和00后,他们借助社交平台上的推荐帖子和体验分享,把面包当作休闲小食、午后茶歇的互动媒介,甚至视作对生活品质的一种表达。

“贵族”面包贵在哪儿

面包行业竞争激烈,注重顾客现场感受,所以很多面包铺开辟了专门的试吃区域,吸引顾客排队品尝。调查中看到,像佑禾、西村叔叔、爸爸糖这些面包店都有试吃区,顾客可以大块品尝,吃一块就感觉有点饱。有时候甚至能排起三五个人的小队伍来试吃,一些品牌还根据人流量安排了特定的试吃时间。尝试品尝的人买的东西很少,光是品尝,吃饱了就离开了。记者在现场看到,10个尝试品尝的人里只有三成进了店购买,成交的多是“原本就打算买,品尝后更加确定”的顾客。

大量市民等待试吃

四分之一的大块蛋糕试吃

“你们家售卖特色奶酥面包”,我们家提供传统奶酥面包,你们家30元,我们家32元。新参与者不断涌现,持续推出改进产品,是市场内竞争激烈的主要原因。10月10日午后,记者抵达崂山丽达商业区,观察到巴黎贝甜、汉柏麦香德国面包坊、丽驰手作等店铺,以及超市里将近十个品牌面包,它们的产品惊人地相似,主要商品种类几乎完全相同,这种普遍的雷同现象,使得顾客的目光不再聚焦于新奇口味,而是转而更加注重产品的价格优势,记者注意到,超市里个头不大的小面包,似乎更受到买家的青睐。

一个单份面包的原料费用几乎是一元,面包卖价在三元到七元之间,整体花费被限定在三元到四元,面包标价达到三十二元,实际的总支出或许高达十几元。采访了四家独立面包房的工作人员,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饮食行业的常见利润率标准介于四成到七成之间,面包店售卖的吐司标价从二十八元到四十五元属于合理范围

市民选购面包

怎样在保证产品优质与节省开支之间寻得恰当结合点,是所有面包店都要面对的挑战。这位专家向记者大致估算,一个面包的整体花费=主要用料费用+附加开销,附加开销涵盖劳动力、场地租金、机器损耗以及其他杂项,这是面包店能否赚钱的核心要素,以450克重量的牛奶吐司为例,选用优质市场原料,高筋面粉、白砂糖、黄油、牛奶、鸡蛋、活性干酵母、盐等总计大约4.6元,而直接用料费用=基础材料 (4.60元) + 包装费用 (0.20元) + 各阶段用电费用 (0.40元) = 5.20元。各项费用合计:物料支出为5.20元,人力成本为5.00元,场地租赁费为4.00元,设备摊销为1.25元,其他开销为0.75元,总计达到16.20元。而制作全麦面包,或者添加坚果、肉松、奶酪等成分的面包,其原料费用将大幅度增加。不过那些规模庞大的连锁企业会借助批量制造、统一进货以及自动化技术,显著削减劳动力、场地费用和物料开销,使得成本范围被压缩到三到五元,所以一个450克的牛奶吐司面包售价大概在十到十六元。

消费者排队等待结账

这种价位的面包多为小型调理面包,比如豆沙包、肉松包,也有重量在60到80克的单个基础款餐包,它们主要依靠‘薄利多销’的经营理念,顾客常能碰到‘买三赠一’之类的促销活动,以此吸引购买。这个专家进行对比,以单个店铺里一种60克的红豆餐包为例,面包材料费是0.54元,包装费是0.10元,能源费是0.08元,合计为0.72元,若按夫妻店方式核算人工成本,月租金是3000元,那么直接开销(0.72元)加上人工(0.27元),再加上租金(0.20元),再加上设备折旧(0.09元),再加上其他杂项(0.05元),总计达到1.33元,由于原料的等级差异,成本浮动范围在0.3元到0.5元之间,所以一个60克的红豆餐包实际成本介于1元到1.8元之间。为了降低材料费用,或许会选用价格更低的替代品,比如肉松,可能会掺入豆粉混合肉松,而不是只用纯肉松,热狗则可能采用鸡肉肠,或者将几种肠类混合使用。

卖口感更卖“仪式感”

根据调查发现,青岛面包市场现在有三种类型店铺并存。首先,大型商场里常见的是全国知名的连锁企业,它们品牌影响力大,供货体系完善。其次,像丹香、笑蕾这样的本地品牌,在青岛经营多年,深受居民信赖,社区网点分布广泛。最后,还有许多独立经营的烘焙店,它们多隐藏在居民区或者菜市场附近。许多面包商品开始偏向礼品化和拍照分享的趋势,青岛一些历史悠久的面包点心店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拍照,例如金麦园、宏发红、红宝石、老沧口等,人们还用极低的价钱就能买齐各种面包,这个现象成为网络照片的热门话题。

在青岛万象城,黄油与面包的店铺外常常聚集着众多顾客。与一般面包店侧重食物本身的价值不同,这家店的面包更注重其作为拍照背景的展示效果。这种商品定位正好迎合了游客们热衷于拍照留念的消费心理。记者前往现场看到,入口处设有专门的摄影体验区,顾客购买面包后通常不会立刻打开外包装,而是手持面包与特色牌匾、商业区建筑合影留念;该产品在外观设计上极具吸引力,随便一拍就能展现出诱人的质感和场景的韵味。

“买它主要是为了发朋友圈,朋友圈已经收获200多个赞。陈女士向笔者透露,她等了二十多分钟购得了草莓开心果车轮泡芙,随后用了十分钟时间拍照,尝了一口便放进了包中,这种“为拍照而消费”的心态在旅行者中相当常见,笔者注意到,许多顾客会在店铺附近或景区拍完照,再开始食用,有些人甚至只拍照不吃,把面包当作“旅行纪念品”带给家人朋友,关键在于体验过,吃不吃并不关键。

38元一个的招牌面包,由百年老店的第五代掌门人匠心打造,将德式硬欧转化为符合国人喜好的改良中式硬欧,广受好评,同样,膨胀教主1903面包坊推出的“啤酒酵母面包”系列,成为游客到访青岛必尝的点心,巧妙融合啤酒与面包,借助青岛特有的啤酒文化底蕴,这款面包成为游客们钟爱的特色赠品。面包的内在特质,核心在于契合了外出游玩时对“特殊体验”的向往。对于旅行者来说,面包已经超越了普通饮食能力的范畴,它和海滨景点明信片、著名景区影像一样,都转化成了一种社交凭证,用以向他人展示自己曾经到访的经历。也许,在旅行环境中,面包所承载的分享意义,其价值要高于直接食用的功能。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钟迎雪 王涛  实习生 杨彦)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