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谣传将要更换所有者的三明治品牌赛百味,在中国境内发生了重大调整。
赛百味全球总部于6月6日晚上公布消息,已经和Fu-Rui-Shi Co., Ltd.(上海富瑞食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FRS)达成新的总特许经营合作,目的是快速增加其在中国大陆的经营范围,这项协议的资金来源于一个私人投资组合,该组合中包含Asia (AIC)成员。
赛百味表示,这份协议是该公司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特许经营总协议,同时也是整个连锁快餐行业内规模最大的特许经营协议之一。
FRS身份加入赛百味团队的投资者财团,拥有多年经营亚洲型大型国际快餐店的经验。同时,FRS在中国市场任命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快餐行业CEO。
小食代近日获知,诸多现象显示,赛百味正面临其进入中国市场后最为关键的转折。
4000店
先来看看赛百味的最新发布。
该公司今晚宣布,基于新的合作协定,FRS计划于未来二十年内在大陆地区建立将近四千家分店,让赛百味当前的国内市场体量激增至原有七倍以上。FRS同时被授予在中国大陆负责所有赛百味店铺运营及拓展的专有权力。
据了解,赛百味在持续推动自身多年变革进程,并且着力拓展海外市场的大背景下,此次达成的协议,是该公司在最近两年间,签下的第13份整体特许经营与合作开发合同。
赛百味全球最高负责人John称,该协议是公司国际业务拓展规划的关键节点,旨在持续增强市场覆盖范围,并巩固其作为全球顶尖餐饮企业之一的声誉。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公司将致力于将赛百味品牌服务提供给该区域更多顾客。
该公司还表示,在中国大陆地区,自疫病暴发之后,赛百味门店凭借“高效的线上布局”(涵盖第三方送餐服务以及与数字渠道的紧密协作),并且得益于新菜品的上架,整体销售额呈现积极态势。
赛百味表示,新版总特许经营合同将更快改善顾客感受,增强品牌在行业中的地位,同时为内地顾客带来更多利益。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企业今晚宣布,接下来将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超过九千家分店。在亚洲太平洋区域,品牌计划与具备本地市场专长的有力合作者展开合作。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品牌将着力拓展亚洲太平洋地区的业务,店铺数量将从三千五百家增长到六千家以上。
换帅
确实,在今晚正式公布之前,赛百味中国发生重要人事变动的消息已经在业内悄悄传开。尽管赛百味当天没有透露在华新担任CEO的具体人选,不过多位业内人士向小食代确认,汉堡王中国前CEO朱付强已经加入赛百味。他之前曾在汉堡王和麦当劳有多年的工作经历。
小食代发现,赛百味正式公布消息之前,其在中国运营的两家公司已在五月份下旬办理了诸多一致的注册事项。
股东情况首先发生变动。根据公开的工商信息,“赛百味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与“赛百味品牌管理顾问(上海)有限公司”的单一股东,其身份都已从“ B.V.”转变为“上海富瑞食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接下来,公司资本金的货币种类和数额同时发生了显著调整,"赛百味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的注册资金从"124万美元(注:折合882万人民币)"转变为"25052.5506万元人民币","赛百味品牌管理顾问(上海)有限公司"的注册本金也由"6.5675万美元(注:折合47万人民币)"转变为"736.8856万元人民币"。
公司近期高管层经历重大调整。部分核心职位人员发生更迭。BEN KENT WELLS与JOHN SCOTT不再担任原有职务。同时,张振宇、朱付强、丁道等被任命为新成员。另外两家企业的法人代表也完成更换。原由BEN KENT WELLS担任的职位,现已由朱付强接任。朱付强同时肩负总经理和董事的职责。
这也证实了业内专家的言论,就是说这个品牌在中国聘请了本土餐饮界的资深人士,他就是前汉堡王中国最高负责人朱付强,他现在负责领导公司。
朱付强
根据公开的注册信息,汉堡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原本是朱付强,在今年的5月份,这个职位已经换成了现任的汉堡王中国CEO。
朱付强在餐饮行业工作超过三十年,主要在汉堡王和麦当劳积累职业经历,成为赛百味之前,这些地方是他职业生涯的主要阵地。
根据社交平台披露的消息,他于1992年进入麦当劳,当时负责处理日常餐厅的管理事务,也参与策划了区域性的市场推广方案。2012年,朱付强以北方区域负责人的身份加盟汉堡王中国,随后又担任了汉堡王中国首席拓展负责人、汉堡王中国高级主管兼主要运营负责人等职位。
汉堡王早在2012年门店仅83家时便吸纳朱付强入伙,该品牌后来成为中国消费者偏爱的西式快餐,这与他的付出密不可分,汉堡王曾如此评价他。2020年4月,朱付强获任汉堡王中国掌门人,当时企业分店已扩展到1300余家。
朱付强掌管期间,中国餐饮业长期处于新冠疫情影响之下。今年汉堡王中国更换负责人前后,该公司旗下门店数量达到一千四百家左右,虽然比三年前有所增加,但与麦当劳、肯德基等竞争对手相比,其扩张速度明显滞后。
小食代提及过,根据公开资料可知,朱付强的领导方式与行事风格偏向于“计划先行再行动”。以开设店铺为例,他曾在2019年的一次公开场合表示,“不管是开一家店还是两家店,不论是一个小本经营还是跨国企业,在开店之际,我的做法不是先动手,而是先把这个计划彻底想明白。”
朱付强当时提出的四个思考维度
在谈及汉堡王的发展前景时,他强调要把握假日销售的优势,利用科技创新带来的机会,比如借助第三方送餐渠道,关注健康饮食的趋势,同时也要留意消费者心态的微妙转变。
虽然公众目前还不知道,在朱付强主持下赛百味在中国发现了哪些商业契机,不过毫无疑问,这个三明治品牌需要投入巨大努力,才能向外界成功展示其扩张蓝图。
赛百味抵达中国的时间,比麦当劳早了数年,然而,在店铺规模、单个店面的经营效益以及品牌号召力这些方面,它都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
以门店扩张来看,赛百味原先说过打算在2020年于中国大陆建立3000个网点,可到前年岁末,他们实际拥有的铺面还不足700个。与此同时,麦当劳在中国的分店在2月份已经累计超过5000家。
一位有丰富快餐业管理经验的业内人士近日向小食代透露,鉴于汉堡、披萨及咖啡等外来食品在中国市场的广泛流行,三明治同样具备被国内消费者接受的可能性,然而赛百味却因先前对市场的忽视而发展滞后,该人士表示,赛百味在中国显得相当淡泊,过往鲜有广告宣传和促销举措,门店布局也极为有限,其品牌影响力与顾客辨识度均显薄弱。
管理幅度太大造成本土应对迟缓,这使赛百味无法跻身中国西式快餐行业的顶尖行列。
根据相关资料,赛百味公司的运营层级相当复杂,涉及多个层级,包括加盟商户、地方代理商、中国区运营中心、亚太区运营中心以及美国区运营中心。中国区运营中心所拥有的决策权并不大,实际上它只是亚太区运营中心在新加坡派驻的一个办事机构。所以,这个机构无法迅速应对市场动态和顾客偏好方面的变化。
不过,这一局面可能将得到扭转。
赛百味在中国本土的运营主体经历了重大调整,外国元素显著减少。其中,公司的控股股东已经从国际企业转变为本土的总特许经营者,并且原先核心团队里的两位赛百味世界级负责人 BEN KENT WELLS、JOHN SCOTT 均已离职。
小食代查询到,赛百味国际网站公布Ben Wells自2019年12月起担任首席财务官,并且一直任职至今。根据John C. Scott在社交平台发布的信息,他自2017年9月起开始担任赛百味首席转型官职务。
目前,赛百味中国的最新运营商已明确表示将进行深度变革和规模扩张。依据上海富瑞食在求职平台发布的资料,2023年,赛百味在中国的发展进入全新时期,计划重新设定品牌方向和店面风貌,改进并开发新式菜品,同时提升数字互动感受。
该公司同时公布了扩张计划,表示在新的投资方鼎力援助下,会迅速增加中国地区的直营网点布局,计划到2028年岁末,境内店铺数量要达到1500家以上。具体而言,赛百味中国的门店规模将在六年内实现至少一倍的增长。
应该指出的是,这家公司在谋求发展方面,其策略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再像过去那样主要依靠合作经营,而是转而注重直营店面的迅速开设。
目前,加盟店可以说是赛百味在中国的主要支柱力量。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三月份公布的《2023中国餐饮加盟品牌入围品牌公示》表明,截至2023年1月31日,赛百味在中国开设了535家分店,其中530家是由加盟商经营,仅有5家是直营店。
一位业内人士近日向小食代透露,在全新的总特许经营框架下,赛百味中国今后开设的店铺将全部为直营模式,不再设立加盟店。不过,这一信息尚未获得赛百味方面的官方证实。小食代当天曾两次拨打赛百味中国官网公布的加盟服务电话,但均在工作时段内无人应答。
事实上,赛百味并非唯一强调要加码直营的餐饮品牌。
在华负责Dairy Queen、棒约翰等品牌的餐饮企业CFB的最高负责人许惟抡向小食代透露过,该公司自今年起将经营方针由“以特许经营为主、直营为辅”调整为“直营与特许经营同等重要”。“我们的DQ和棒约翰店铺的赚钱模式都很出色,赚钱的店铺占比都高达九十以上。”当前公司盈利状况良好且资金流转顺畅,我们计划通过增设直属门店,以实现集团整体收益的显著提升,他这样表示。
卖身
在中国业务转型的同时,赛百味全球也酝酿着一场大变局。
小食代有所察觉,今年2月计划出售的消息已经公开,华尔街日报日前根据消息人士透露,赛百味有望在7月上旬确定收购方。
该人士表示,赛百味出售预计将进入决定性阶段,大约还有六家收购方参与角逐,其中涉及私募股权公司Roark Group、伦敦总部企业TDR,以及安宏资本(作为西式休闲餐饮Wagas集团主要持股方)和高盛集团资产管理部门组成的联合体,另外还有一家私募股权公司。有消息称,赛百味最初收到了大约20家竞标者的参与,随后经过筛选,大约有6家公司被淘汰出局。
另有一些消息指出,赛百味目前的交易估值已突破九十亿美元。该数字要小于先前流传的超过百亿美元的说法。
该报道还提到,赛百味是全球餐饮业规模最大的连锁企业之一,目前经营着大约3.7万家加盟店,分布在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国内,该品牌门店数量居所有餐饮品牌之首,其规模远超麦当劳和汉堡王等竞争对手。
颇为奇特的是,在公布脱手打算之后,非上市企业赛百味也开头时常公布经营状况了。
今年2月,该公司表示,2022年全球范围内同店销售额提升了9.2个百分点,并且销售记录已经连续两年达到峰值。今年4月,赛百味公布的季度业绩报告指出,报告期内全球可比销售额增长了12.1个百分点,顾客数量也有所增加,部分原因是门店进行了翻新改造。另外,该公司正在推动更多店铺与少数资本实力雄厚的大型加盟商进行合并。
可以感知到,前述方案已经进入国内市场。不过,要令中国顾客对三明治产生喜爱,赛百味依然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值得庆幸的是,在该特定领域,赛百味尚未遭遇实力相当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