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走过赛百味门店,十有八九里面空空荡荡。
这家跨国公司分店数量超越麦当劳的顶尖企业,在中国市场却显得非常低调。
今天咱们要谈谈:赛百味为什么在中国市场一直比不上肯德基和麦当劳?
硬伤一:产品“冷冰冰”,彻底败给中国胃
中国人对美食的最高赞美是什么?“趁热吃!”
赛百味主打商品是哪些?冷冻肉类、新鲜蔬菜、微凉的面包——完全都是凉掉的。
有网民尖锐批评:我花三十多块钱,不是用来购买一个豪华版的“冰面馍馍”!
比较一下肯德基和麦当劳,它们提供的食物种类繁多,包括煎炸的汉堡、新鲜出炉的薯条、冒着热气的咖啡,甚至早餐时段也供应着粥和油条。究竟哪个品牌更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口味,这一点显而易见。
硬伤二:性价比极低,毫无满足感
一个赛百味三明治均价35元,你得到的是:
一个透明包装的长条面包
几片薄到透光的肉
一堆生蔬菜
同样的价格,在肯德基你能得到:
香辣鸡腿堡+薯条+可乐,满满一盘,幸福感爆棚!
顾客用行动表达态度:外观显得简陋,味道平淡无奇,定价与价值不匹配,这些是多数人的直接评价。
硬伤三:本土化失败,创新总是慢半拍
肯德基麦当劳的本土化堪称“疯狂”:
️ 肯德基:老北京鸡肉卷、炸酱面、螺蛳粉、武汉热干面
️ 麦当劳:香菜新地、麻婆和牛堡、油泼辣子冰淇淋
而赛百味所谓的更新总是治标不治本,被网友嘲讽为“敷衍式的本地化”:
“火锅味三明治?还不如直接去吃火锅!”
“香菜卷?这是哪个策划想出来的黑暗料理?”
我的观察:
赛百味存在一个主要弊端,就是想借助其全球统一的产品去引导中国顾客的认知,相比之下,肯德基麦当劳则主动适应了中国的市场环境。
如果一个品牌既无法提供精神满足感(享用快餐的愉悦),又不能带来实际用途(满足饥饿、价格合理),甚至缺乏人际交往中的角色(朋友聚会时无人选择),那么它的衰落几乎是注定的。
网友神点评:
• “吃过一次,感觉像在吃减肥餐,还是又贵又难吃的那种”
• “店面灯光惨白,毫无食欲,路过都不想进去”
• “它家的三明治,让我想起了学校食堂的凉菜窗口”
• “赛百味的存在,完美衬托了肯德基麦当劳有多好吃”
赛百味在中国市场能否实现逆转?期待各位在留言区表达看法!
#赛百味 #肯德基 #麦当劳 #商业分析 #快餐 #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