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早晨,许多麦当劳顾客察觉到价格调整如期发生,根据网友提供的消息,商品提价幅度并非先前所说的统一增加五角钱,从四角到一元不等。
12月27日,关于价格上调问题,麦当劳通过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由于近期运营开销有所波动,麦当劳中国决定在2023年12月27日更改部分商品售价,整体增幅大约为3%,并且已经通过所有点餐途径清晰标注了新价格。
然而,与过去几次调整价格的情况不一样的是,麦当劳这次没有更改1+1随心搭配餐的售价,维持了原先的13.9元水平。麦当劳方面指出,他们致力于让顾客感受到超乎预期的商品与待遇,例如随心配1+1组合套餐、每周一特别折扣、六折早餐优惠卡、麦金会员专属福利等持续性促销方案,并且每月都会推出新的优惠举措来吸引顾客参与。
平均涨幅3%
这已经不是麦当劳中国第一次针对产品涨价。
二零二一年腊月尾,麦当劳国内把一份包含两份单品的中性套餐售价由十二块钱上调至十二块九毛钱,那个时间段里某些单独售卖的汉堡、点心价格也稍微有所增高,不过这些变动对整体市场的影响并不显著。
今年一月,麦当劳中国又一次调整了1+1随心配套餐的售价,把价格从十二块九毛钱涨到了十三块九毛钱,另外,麦当劳的一些单独售卖的食品也跟着涨了零点五到一块钱的价格。
麦当劳就以往几次提价的现象进行说明,指出涨价因素在于物资供应与日常运作开销的变动情况。
原材料及运营开销的波动所引发的提价现象,并非仅限于国内市场。麦当劳在国际市场上,2022年,美国地区的商品定价整体增长了大约十分之一。在今年的第三季度财务报告电话沟通会上,麦当劳表示,今年美国市场的价格上涨幅度可能会突破十个百分点。
而价格上涨,也是麦当劳增加营收的重要因素。在今年的第三季度财报沟通会上,麦当劳的相关负责人明确指出,美国市场业绩的增长,基本是由商品定价调高所推动的。
麦当劳此次提价,部分源于自身运营开销的增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新冠疫情过后,消费逐步回暖,带动了餐饮市场的需求增长,从而促使麦当劳中国调整了产品价格。
麦当劳公布的资料表明,其主打产品例如巨无霸、芝士汉堡、麦乐鸡及薯条,贡献了整体营业额的百分之六十五左右。价格上调不仅能够覆盖开支的增加,或许还能促进麦当劳的盈利能力提升。
寄予厚望的中国市场
在官宣涨价之前,麦当劳集团刚刚完成一大动作,加码中国市场。
十一月二十日,麦当劳国际与凯雷投资集团公布消息,麦当劳国际决定购置凯雷在麦当劳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合作企业里的部分股份。此番交易过后,麦当劳国际对麦当劳中国的股权占比将从百分之二十提升至百分之四十八,中信联合体则依旧持有百分之五十二的股份而维持主导权。
这项交易仍需相关监管机构审批,完成时间预计在2024年第一季度。然而交易背后,反映出麦当劳对中国市场抱有积极预期。说到这次股份交易,麦当劳国际总裁兼最高负责人克里斯·坎普钦斯基谈到,现阶段是调整持股构造的恰当时刻,中国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中国是麦当劳在全球范围内扩张最迅速的地区,这个国家未来发展的空间将使我们持续获利。
麦当劳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表明,当季麦当劳的整体营收达到66.92亿美元,相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4%;净利润为23.1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7%。在单一店面的销售额增长方面,涵盖中国和日本在内的海外特许经营市场取得了优异表现。相关统计信息显示,第三季度麦当劳在全球范围内单一店面的销售额增幅为8.8%。美国增长了8.1个百分点,国际运营部门实现了8.3%的增长,国际发展特许市场的同店销售额则维持了两位数的增幅,具体数值为10.5%。
就店铺数目而言,中国目前已是麦当劳全球的第二大业务区域,门店总数达到五千五百家以上,较2017年增长了一倍。如今增设资金拱门,将使麦当劳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大影响力,并且能从该市场的经营成果中获取更多收益。
十二月份的时候,麦当劳公布了全新的全球发展计划。对于2024年,公司给出的基本目标是整个销售体系提升将近两个百分点,折合固定汇率的话就是增加大约26亿美元。由此可以推算出,麦当劳今年全球所有门店的总销售额大概能达到一千三百亿美元左右。在这一年里面,公司的营业利润率预计会在四成到五成之间,属于比较高的水平;同时投入的资本大概有25亿美元。另外,单店的净增长数量超过了百分之四。
2024年往后,麦当劳定下了更高的业绩期望。公司透露,到2024年以后,它的平均长期财务规划是,整个体系里的销售额能够增长大概2.5个百分点。同时,经营利润率会不断进步。另外,资本开支计划从现在开始到2027年,每年会逐步增加三亿到五亿美元左右。
当前新一轮的发展规划里,中国市场依然是该公司重点推进的区域之一。12月7日,麦当劳全球发展研讨会上,企业负责人对中国市场表达了高度期待。
有三方面因素让我们对中国市场的前景充满期待,其一在于新增餐厅的巨大发展空间,目前麦当劳在中国开设的门店总数已将近六千家,公司计划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将中国的麦当劳餐厅数量扩充到一万家,完成这一目标的时间预计是在2028年。
麦当劳拓展在中国市场的目标远超万家分店的数量。克里斯·坎普钦斯基提出,依据麦当劳在其他地区的覆盖情况——具体来说,每十万人配有两家、三家或四家麦当劳门店——中国市场似乎具备开设两万到两万五千家分店的条件。如此一来,中国将成为麦当劳全球规模最大的市场。
内卷的国内快餐市场
张毅认为快餐品牌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快速提升品质并提高价格来增加利润,要么专注于提供实惠的产品以开拓低端市场。
从麦当劳的做法来看,两者或都有之。
今年第三季度的财报会议中,麦当劳的负责人在剖析各个地区分店收益提升状况时表示,美国市场收益的增加基本源于产品定价的上调。与此同时,在德国等区域,销售业绩的增长则得益于推出了更符合消费者预算的菜品搭配方案。
在国内市场,麦当劳的1+1随心配套餐提供了价格与价值之间的理想结合,这种套餐模式让企业在成本与收益间维持了恰当的平衡,1+1随心配套餐是麦当劳广受欢迎的固定组合之一,其中包括十二种不同的食品,顾客能够从指定的两个类别中各挑选一个食品来构成完整的套餐,其突出的经济实惠性,使得这款套餐成为众多学生和职场人士光顾麦当劳的重要动机之一。
不过在国内市场,麦当劳除了要应对肯德基、汉堡王、赛百味这些外来快餐品牌,还得面对华莱士和塔斯汀等本土快餐的挑战。
汉堡王大中华区负责人博涛在接受澎湃新闻采编人员访问时谈到,华莱士、塔斯汀等本土企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价位上
面对成本挑战,汉堡王、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品牌纷纷增设优惠措施。汉堡王实施每日特价9.9元、起步价6元的早餐项目,麦当劳近期推出买二件享半价等优惠活动,肯德基除常规周年及节庆促销外,增设售价仅19.9元的超值三件套套餐。这套包含三份单品的新组合,与麦当劳13.9元套餐相比,价格差距缩小至6元。
窄门餐眼统计,到11月28日,塔斯汀每客消费是19.18元,麦当劳每客消费是27.88元,肯德基每客消费是34.36元。虽然数据显示麦当劳和肯德基之间每客消费仍有大约6元的差距,但鉴于近期价格有所调整,这个差距正在慢慢缩小。
当前市场角逐异常激烈,并非只有麦当劳在奋力追赶。百胜中国近期于季度财报沟通时透露,未来两年该公司仍将着力提升门店扩张步伐。根据百胜中国为2024至2026年设定的增长蓝图,到2026年连锁店规模需扩充至20000家。汉堡王与赛百味同样在快速扩张,行业竞争态势白热化。
店铺扩张成为众多企业提升销售业绩的核心手段,基层市场将成为麦当劳等连锁品牌未来较量的关键区域。根据麦当劳今年第三季度的财报,得益于老店销售提升与新店开业带动,今年上半年麦当劳中国的营收和整体增幅均显著超越疫情爆发前的状况到6月30日,麦当劳中国的门店总数已经达到五千四百余家,较2017年增长了整整一倍,其中将近一半分布在三四线地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