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师正在包装糕点。
近期,鲍师傅与kumo等网络知名烘焙品牌在厦门设立首个门店。国庆假期里,不仅本地居民纷纷等候购买,众多外地游客也慕名而来。现场出现了代购排队现象,同时带动了跨城市寄送服务。据记者实地探访,店铺门前依旧人龙盘绕,部分顾客认为产品美味,也有观点指出其属于短暂流行。网红点心非常受欢迎,本土烘焙公司从中发现了转型的路径,现场加工并销售的商业模式正逐步成为市场的主流。
现象
外卖跨城送 跑腿业务忙
泉州市区、石狮、晋江、惠安,鲍师傅需要的产品请提前报备。昨日上午,老陈赶往店铺排队帮忙购买,并在社交平台宣传推广。近期,网络知名的面包店接连到厦门开店,正好碰上国庆节,老陈“跨城寄送”的订单接连不断,其中最受喜爱的是芝士蛋糕、肉松小圆子等,老陈每次排队都能买上将近二十个。
哪里商品热销,就优先帮客户购买哪种商品。老陈说明情况,采用“跨城快递”模式通常需要先发起“集单”行动,等订购数量累积到一定规模,他会亲自前往店铺集中提货,随后驾车穿越城市将商品送到客户指定的自取位置。效率高的情况下,从顾客提交订单到商品抵达,全程不超过三个小时。老陈透露,他每天要完成两次这样的跨城运输任务。老陈补充道,通常代理购买网络流行的小吃或饮品,因为单价较低且能即时制作,所以容易吸引大量顾客下单。
实际上,“跨城送”与本地跑腿服务相似,运作方式都是收取中介费用进行商品代购。新店开张初期,通过跑腿平台订购本地食品的顾客数量不少。兼职美团跑腿的苏先生表示,他每天都能在平台上看到十几笔代购鲍师傅产品的订单。有同事承接代购任务,配送时间超过一个小时,客户依然坚持要送达。在苏先生看来,网红糕点店走红是短暂的潮流,一旦热度消退,就会有其他品牌崭露头角。
现场
有人点赞 有人质疑同质化
上午10点左右,记者抵达现场,发现鲍师傅店铺刚刚开张。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十分热闹。透过玻璃门,能看见几位工作人员戴着厨师帽,穿着工作服,忙着处理和包装商品。店铺不大,只有一个收银台,现场有两组顾客在排队等候购物。
大家都买了,我试着尝尝味道怎么样。黄小姐第一次来,主要是想拍照发朋友圈,她买了榜单上受欢迎的几种点心。店里正好有活动,转发朋友圈就能免费拿蛋挞,她也马上拍了照片发出去。
还有不少常来的顾客光顾那里,孙女士家就在附近,店铺开张时就特意去排队了,她表示食物确实美味,现场制作的点心口感十分酥松,刚出炉的点心风味很棒,很值得到处排长队,她还买了许多分送给朋友们。
有人认为,当前网红面包房的商品高度相似。据喜爱甜食的李女士介绍,除了肉松小贝,其余的商品彼此之间相去不远。展销会上陈列的各式点心,与别家品牌的产品并无太大区别。经过查阅数家烘焙店提供的商品信息,记者确认其中大部分商品在其他品牌的铺货点也能寻得对应款型。
发现
本地烘焙业向现场加工转变
新潮糕点店铺登陆厦门,凭借现做现卖、热气腾腾的特色招徕食客。此举引发热议,促使本地糕点行业进行深度反思。十多年前风靡厦门的传统点心铺,如今正遭遇转型难题。厦门烘焙行业现状如何?记者采访了业内资深人士黄则和以及企业主蔡菲菲,请他们剖析市场动态。
最主要的不同在于逐步从集中配送转向本地现场制作售卖。蔡菲菲指出,像向阳坊、安德鲁森、黄则和这些早期本土品牌,其配送的糕点之所以广受欢迎,是因为糕点由工厂集中生产,采用真空包装,再运到店铺进行销售。这种做法不仅保证了包装的洁净卫生,同时也让顾客能够方便地携带带走。
而在十年期间,由于外卖行业的兴起以及消费者对店铺风味期待的提升,烘焙领域经历了持续演变,如今店家在店内现场制作并售卖糕点,使顾客能够即时享用到新鲜出炉的烘焙食品,这种模式已成为市场的主流。
蔡菲菲认为,网红首店表面的喧嚣之中,也反映出市场的倾向性。许多网红糕点铺子都用玻璃做装修,让顾客能够目睹制作流程,从而让商品与购买者之间的距离缩短。刚出炉的糕点,在味道上更为松软,一些网红烘焙店铺的主打商品,在这点上下了很大功夫。
听说国庆期间黄则和中山路店提供了类似的现场制作烘焙食品,特别是对主打产品椰子饼进行了现场烘烤。从产品角度出发,其根本优势在于更加安全,更加健康,更加透明,我们必须持续调整以顺应市场的发展变化,这是蔡菲菲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