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全谷物、粗粮、杂粮竟有这些不同,你吃对了吗?

日期: 2025-09-23 22:08:14|浏览: 3|编号: 13994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谈到“全谷物”,大家常会把它和“粗粮”“杂粮”混为一谈,但实际上它们之间还是存在差异的,现在就让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

01 基本定义与代表食物

全谷物

定义:未经精细加工,保留完整麸皮、胚芽和胚乳的谷物。

代表食物:燕麦、荞麦、藜麦、糙米、黑米、全麦面粉

粗粮

这个概念主要针对我们日常食用的精制谷物,例如白米和面粉,这类食物的加工步骤较少,因此能保存更多原始成分,它涵盖的范围不止于谷物,还包括各种杂豆以及块茎类食物。

代表食物:

• 谷物类:玉米、红米、黑米、大麦、燕麦、荞麦等

• 杂豆类:红豆、绿豆、豌豆等

• 块茎类:红薯、山药、马铃薯等

杂粮

定义:非水稻、小麦的主食作物,涵盖各类谷物及豆类。“杂”意指品种丰富,非单一作物,既含粗粮,也含全谷物。

作为食材包括小米、薏米、荞麦、黑米、红米、绿豆、鹰嘴豆、藜麦等等

02 为什么要摄入全谷物粗杂粮?

富含高纤维成分。能够有效提升人体对纤维的摄取量,刺激肠道活动,改善消化功能,减少发生便秘的可能性。

控制体脂,管理糖分摄入。这类食物的养分含量丰富,制作过程简便,营养元素均衡,其引发血糖波动的程度轻微,因此对于需要控制糖分和减少脂肪的人群更为适宜。

减少罹患疾病的可能性。科学调查指出,全谷物以及粗粮能够帮助降低心脏和血管方面的毛病、第二种糖尿病、超重以及一些癌症的发生率。

03 应该怎么吃?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日摄取谷物200至300克,其中须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到150克,另外每日还需补充薯类50至100克。

全谷物完整保留了谷粒原有的天然营养素,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维生素E、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植物固醇等成分;还包含植酸、酚类等植物化学物质。

赤豆、芸豆等非大豆类杂豆中,含有丰富的谷类蛋白所缺少的氨基酸,因此能够与谷物食品产生很好的蛋白质互补效果。

红薯马铃薯这类根茎类食物的糖分约占四分之一,蛋白质和油脂的比例不大,不过维他命C的含量却比大米白面要强,而且里面含有大量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果胶,可以推动消化系统活动,帮助避免排泄不畅的问题。

因此要实现营养均衡,必须合理搭配每日谷类、杂豆类和薯类食物。

另外,可以尝试调整主食构成,比如用马铃薯等代替部分米饭,并且熬制包含多种谷类和豆类的粥品,这样既能满足味觉需求,也能保证身体所需养分。

04 常见误区

Q1:减肥就要少吃含碳水化合物较高的主食和杂粮吗?

肥胖并非偶然现象,根本在于体内能量摄入超出消耗。相同重量的脂肪释放热量,比碳水化合物高出二点二倍。因此,脂肪比碳水化合物更容易导致能量失衡。

通常情况下,主要食物,尤其是那些粗粮类食物,更容易让人感到饱足,因此会降低对油脂和牲畜类食物的欲望;而富含脂肪的食物,味道更佳,更容易引发饥饿感。

必须留意的是,若长时间不摄取谷物类食物,那么人体内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的获取量会降低,这对身体机能维护是不利的。

要想体重下降,核心在于减少热量吸收,同时提升能量消耗,具体来说就是注意饮食,加强运动!

Q2:糖尿病患者应该不吃或少吃主食吗?

部分患有糖尿病的人会误以为罹患此病就必须减少或完全舍弃主食,因为担心摄入主食会导致血糖水平上升,但实际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主食吃得太少,很容易造成血糖偏低,同时也会让身体里酮体变多,酮体一多就可能得酮血症或者酮尿症,进而引发酮症酸中毒,轻微的时候会让人恶心想吐,重的时候会脱水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险。

不吃主食并非刻意避免,而是要确保谷物作为食物基础,同时细粮和粗粮要合理组合,成年人每日应摄取两百到三百分克,糖尿病患者则可以调整到一百五十到二百五十分克。

Q3:粗粮吃得越多越健康?越粗越健康吗?

过量食用粗粮,或者过于粗糙的粗粮,会损害健康,因为粗粮加工不彻底,外层坚硬,难以被人体消化,老年群体尤其容易受到影响,同时也会阻碍粮食中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比如钙、铁、锌)的吸收。

因此我们不宜随意食用全谷物,需将其作为精制食品的辅助,实施粗细粮组合,譬如每日摄取一到两餐全谷物,或每餐掺入部分全谷物,如此方能实现营养均衡。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